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决之道(1 / 2)
么田地,进城干活又要不了这么多人。我们没办法,才走上这条路了。
要是有活路,我们也不会干这要命的买卖啊!”
朱瞻基听了有些不忍,他说:“我们是不是要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陈渊问道:“难不成他们以后贩私盐,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我们训练士兵的意义又在哪里?”
“可是我们走了之后,他们没有活路,还是要铤而走险啊!”
陈渊沉默了,他说:“这事其实我有想法,可是做决定的却不是我,而是皇上。”
“哦,你又有什么想法?快和我说说。”
“这里不是地方,回去再说吧。”
陈渊对浮洋村的百姓说:“反正本官把话放在这里,你们以后安份守法,那就没事。可是要是再干贩私盐的活,那就别怪本官不客气。”
说完,他带着兵走了。
同时带走的还有肖铁柱兄弟俩,还有肖家这些年积累下来的财富。
不得不说这贩私盐就是来钱快,这肖家兄弟居然有几万两银子,当然,这里面有一小半是货款,是要上交给他们的上级盐商的。
不过这钱被陈渊给拿到了,当然不可能交出去了。
回到了营地,陈渊让人把肖家兄弟关起来了。
朱瞻基迫不及待地说:“你说说你到底有什么办法?”
陈渊说:“我们进帐说。张横,你也来。”
张家人里,也就张横有点脑子,至于他的几个儿子,全是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货。
三人坐下了,朱九也拿出了纸和笔准备记录。
陈渊对此也见怪不怪,他早就知道他说的话,会被锦衣卫记下来,然后交到朱棣手上。
陈渊说:“这盐是要从开中制说起……”
所谓的开中制,就是商人把粮食运到缺粮的边地,换来盐引,然后再拿盐引去买盐。
这看上去是一举三得的事,边地不再缺粮,商人可以买到盐,朝廷也省了钱,多好的事啊。
可是这坏就坏在聪明人实在是太多了,等到了明中期,开中制就被人给毁得差不多了。
首先就是皇帝发现这盐引和钱差不多,于是就会滥发盐引。
然后商人发现,从产粮地千里运粮到边地,成本太高了。
我为什么不就在边地种粮,这样不就省了运费了嘛。
可是这地从哪里来呢?
于是商人就勾结边地的武将,用各种手段从军户手中弄到地。
最后商人和武将赚了钱,吃亏的只有军户。
军户没有了地,成为了上司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