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一雪前耻二(1 / 2)
孔颖达,孔子后人,自幼就有大儒教诲,为人谦和,但是不盲从。
他在读书人中的地位,那是相当高。从汉高祖时期开始,每个帝王都给孔子直系嫡亲后代封爵位,世袭的爵位。到了宋朝时期还直接有了名号,衍圣公。
孔颖达就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孙!
做臣子,他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是着名的十八学士之一,还是名声最大、文化程度最高的那个。
做文章,他主持编订了《五经正义》,将唐朝以前儒经五花八门的文字,整理,且注解,从官方上,结束了以前经义师说繁杂而且见解多的状态,他将儒经统一、分类起来。
可以说,这套书统一儒学,也发展了儒学。
因为统一了儒家经典的文字和注释,等于是给唐朝及其以后的学子一份正规的教材,对以后科举制度的发展也起到很大作用。
毕竟给普通学子指明了学习的内容与方向,让他们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
从这点来说,孔颖达就不愧是儒学大家,不愧是大唐第一大儒。
做徒弟,他尊重他的老师大儒刘焯、刘炫等人,但是在编订《五经正义》的时候,对这二人他也不盲崇,甚至是批评,说他们“非险而更为险,无义而更生义”。
就是说他们不按照古人的意思来,为了显得自己见解独到,就胡乱插入自己的想法。
他并不是固守成规,但是他不喜欢故意标新立异的人。
但是做老师,他骂李承乾,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只要李承乾哪里做的不好了,他就骂。骂到李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都说过孔颖达,“太子成长,何屡次面折。”
连李承乾的乳母都看不下去了,太子都长这么大了,为什么每次都要这么骂人,不给太子一点点面子。
想到这些,李承乾心中又开始愤愤不平,以前的李承乾八岁做太子,一直是个乖宝宝,因为太乖没人在意他有没有情感需求。
因为是太子,没有人再把他当成一个孩子,他看一朵花就是浪费时间,他看一只猫就是玩物丧志。
我·的猫,我必须要炫耀一下
穿件漂亮喜欢就是奢侈浪费,跟宫女们玩会就是贪恋美色。
都说现在小孩苦逼,他觉得以前的李承乾更苦逼,十几个人老师盯着他,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每个都认为骂自己就是正义。
每个都以骂自己自豪,还向李世民炫耀:“陛下,你看看,我今天又发现太子一个不好的地方,我骂了他教育他,他改正了,我解决了一个大唐的隐患,陛下不用感激我,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世民一边夸奖,一边窝火,觉得儿子有点不争气。
这一切的祸首都在李世民啊,李承乾偷偷瞪了李世民一眼,这个爹真是不想要了。
其实李世民也有苦衷。
大唐建立之初,结束了乱世,但是人心也不是很稳定。前面是只延续了两代的隋朝,强大无比的隋朝啊。所以整个大唐上下,都怕唐朝短命。
李世民尤其怕,尤其是他还是以不光彩的方式上位。
为了给自己争口气,他自己努力,鼓励大臣直言进谏。他还担心李承乾不争气,支持鼓励大臣们给李承乾挑刺,挑出李承乾毛病的,都有赏赐。
可人又不是真是小树苗,修修剪剪长得更好,李承乾就被修剪歪了,变态了。
他曾经这样说,“卿等辅导太子、长须为说百姓间厉害事。 ……每见有不是事,宜极言切谏,令有所裨益也。”
看看,他鼓励人家去骂自己孩子,骂孩子是对我孩子好!他不仅仅鼓励,他还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