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有文化看珠算》(1 / 2)
考生拨打算盘声,珠子碰撞落玉盘。
俗话说:“有无文化看你珠算。”
很显然,清代珠算是计算货物的一种重要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它是衡量一个人在交往买卖中是否有文化的一个标志。
财主下乡收佃租,箩筐里挑着大算盘,货郎担的货筐中基本都有一算盘。各行商铺柜台上也都摆着算盘,进店买卖不分贫穷富贵,高贵低贱,都用它来计算,以公平、公正来见证数字。
省城女子学堂规定:十岁启蒙读书到十六岁,学习六年毕业。这个年龄,也是到了国家法定结婚年龄了。所以,很多优秀的女子,从女子学堂一毕业,就被公子哥们盯上了。也就是说,一毕业就嫁人了,比如刘曼小姐。
在清朝年间,每个人的花名册年龄,是按照你姓氏祠堂族谱定的岁数,通过乡镇保长监督的。无论男孩女孩,上了十六岁必须去祠堂行成人礼,民间把这叫“上斤两成大人”。
无论什么行业都得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来办事。古代十六两为一斤,也就是说,上了十六岁,才正式列入国家档案花名册的名单。
所以古代可以捡女孩或买男童烟来续香火。
香火是指后辈烧香燃火祭祖,故断了香火就指无子嗣。延续后代也叫延续香火,那么超过十六岁就禁止买卖了,否则算作违法。
当年杨柳实际才九岁,是刘曼小姐把杨柳多保上了一岁。因为受过农村的历练,长得高大,体格也比较好。
再者,牧童杨柳是刘曼带到她儿时的母校,通过私塾先生开证明推荐保送的。
能被省城这所女子学堂录取,她是很荣幸的。该校的招生年龄在十岁至十二岁之间,期限六年毕业。
在那个年代,有些家庭男丁薄弱,那么,又有一点资产需要管账,这类家长会花九块大洋把自己满十来岁的女儿,送到省城女子学堂就读,要经过三个月的正规培训,也相当于现代的中学生。但必须是十岁之前,在当地私塾读过,也相当于有小学文化基础,才能够来女子学堂培训。一个家庭里能够培养出又识字又会珠算的女儿,也是做父母的骄傲。
有人不禁会问,为什么乡下私塾老师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中学水平的学生呢?
现在的高考,只要你是高中生就可以参加高考,而古代很多人都是不能参加高考的。比如:女人、冷籍、捕快、戏子、乞丐、奴隶等。那为什么这些人不能参加古代的高考呢?这其实在古代大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