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先看外御强敌,后看反贪治贪!!(1 / 2)
苏晨二步踏上,迎着朱元璋的目光丝毫不惧。
他方才所言的,乃是后世之治国之策,完全不会虚给朱元璋。
“晚辈倒是没有什么高见”
苏晨微微拱手。
“我不是帝王,不是臣,不是将来,不是兵”
“只是后世之中平凡的一个人。”
“令日我便以后世治国之策,来驳一驳皇上的治世之道。”
朱元璋原本就强行的压抑着自己心中的不快。
毕竟他作为君王二十余年,每且每夜就在这殿中苦思冥想。
朱元璋每日光是批改奏折就有两百多章,外加还要平均处理四百多条上下国事。
在这种强压之工他的所有思考都是扎扎实实的建立在实际,上的。
所以,他现在倒是真的想要听之听。
后世治国和自己究竟有哪些区别。
只见苏晨几乎没有犹豫的说道……
“为国之道政在先”
苏晨知道朱元璋的疑惑,所以他 边解释。
“为君者如果不先定国策那么为民者何以饱食?”
“若马夫不践缰绳,那马怎么要往何处而行之”
朱元璋心理咯噔一下。
苏晨说的固然有理,可是,他还有很多不明。但是朱元璋暂且记着,他耐着心思继续往下听。
说到这里。
苏晨忽然抬头问了一句不相关的话。
“敢问陛下,大明农户一家,一亩地可产多,少粮食。”
朱元璋想都没有多想“南北方各不相同约估计三石。”
他说出来的。乃是收成较好的年份。
明朝的大约是五十七公斤 也就是114斤
三石换算下来,大约三百五十斤左右。
这已经是自隋唐到大明这期间。产值最高的时期了。
所以朱元璋才如此得意。
苏晨笑道:“后世二亩地可产稻米千斤。”
朱元璋闻声而惊。
他震撼的看着苏晨。
朱元璋太了解了这些民生间题了 能收如此多的庄稼难道六百年后 就能在一颗稻米变成三颗?
“产麦七百斤。”
“玉米土百斤到九百斤。”
“白薯一千五百斤。”
“按照陛下所知分别的力石”
苏晨看着朱元璋的表情说道:“有些南方可以一年两熟。可——年三熟。”
朱元璋且瞪口呆儿
区区六百年为何居然有如此变化?
他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玉米和白薯为何物。
要知道,自秦皇开始,每亩粮食最多也就是石
宋代也只有一石甚是一石都不足。
太明产粮三石虽然是太丰收之年, 可是也已经算的上是前无古人了。
朱元璋自认为无法再突破。
就比如一人跑百米,这是规定范围之内。
百米就是规定。
每一代人想要跑进百米,那都是精英中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