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归心似箭(1 / 2)
南阳变乱,烽火军情写于竹简上,由黄门侍郎呈入未央宫宣室殿,王莽此时刚把来自沘水前线的军令送出去,就遇到这痛心疾首的消息。
他招来一些心腹大臣共商前线战事,王莽本以为绿林军并不是心腹之患,就等闲视之,可如今看来绿林军的威胁已经甚于赤眉军。
最终王莽诏令甄阜与梁丘赐在沘水一带不惜一切消灭绿林军,王莽此时已经难有缜密的计划,对于叛军的壮大他日益感到这是将帅不用命的结果,因此严令将帅不成功便成仁,这无疑只会有更多无谓的牺牲。
此时的长安城虽然一片凄景,但各处坊间的生意依然不停业,特别是西市东市,客流依然不衰。太学生邓禹也身置其中,近日邓禹也听闻南阳动乱,只是朝廷掩盖南阳局势,身不在其中又无法构想,唯一可见的是不断有出城进城后又抵达宫城的快马。
这便让邓禹怀疑官军应该是在南阳陆续失利,此时天下纷纷扰扰,新莽君臣心思貌合神离,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从长安出来,邓禹也准备反乡,不过听闻从长安到南阳的路途,也是盗贼蜂起,甚至军粮也时常被抢。刚出长安不久,便途径一个驿站,这本是军用驿站,但只要旅客出高价也可以入住。
邓禹也不惜钱财,随即进去,交付了钱,走到法曹面前直问道:“大人可知南阳乱贼中领头者是谁?”
法曹笑道:“兄弟是从京城来的吧,这南阳的舂陵军此时与官军势成水火,正在鏖战中,为首的便是南阳宗室刘縯,此人不仅爱民厚生,其军队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也杀了不少南阳贪吏,赈济灾民无数。此时要说也就是南阳安定,所以有不少人都纷纷逃往南阳避难。”
邓禹其实多半也意料到刘縯要起兵,不过没想到会这么快南阳几县就沦于舂陵军的控制下,刘縯打出的旗号也颇得人心,其实邓禹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不敢猜测刘縯起兵的战况如此迅速。
邓禹谢过法曹,并询问道:“大人可知这哪条路距南阳更近一些?”
法曹直说道:“客官若是从官道走更近一些,但是途中恐遭遇不测,这几日都知道官军向南阳附近的军营不断运送物资,因此沿途匪患拦截者甚多,我还是劝你不要去南阳。”
南阳还是要去,邓禹心中已经作出定论,就走官道,官道虽然危险颇多,但对于邓禹来说:虽千万人拒之,吾独往也。这是一种弥天大勇。
邓禹在驿站刚落下脚,就从窗户前看见此时从长安来的一批运粮车队经过驿站,监运的校尉便与法曹说:“上面发话,因战事需要,驿站要囤积物资,法曹大人谋利之举还是早日打消吧,这年头还是保命要紧。”
法曹也叹息道:“最近生意不错,也见了不少南下的人,这许多难民都听说南阳义军善待百姓,都打算逃奔南阳。”
校尉提醒到:“这里面未必都是难民,说不定有些是为了加入义军,咱们作为新朝官吏,也要清楚这利害。”
法曹说:“大人是要我排查那些可疑人?”法曹转念一想,又说:“这可疑人要说也真有,刚才来了一个书生询问叛军的首领,还询问去南阳最近的路。”
校尉说:“那个人何在?”
“已经安排住下了。”法曹与校尉派人便把邓禹叫了下来,邓禹已经听了两人刚才密谈的一番话,胸有成竹地缓缓说道:“不知大人唤我何意?”
校尉说:“南阳如此险境你孤身一人前去无异于送死,而你还是要去,这是为何?”
邓禹答道:“将军去南阳一定是送粮,而我也恰好去探亲,我们各为己谋。既然将军是公务在身,我也是重于亲情,将军不畏艰险,我自然也不畏。”
校尉无语,旁边的法曹却说:“我们只是觉得你有可疑之处,既然是探亲,本官就不再过问。”
法曹拉着校尉出了驿站,解释道:“校尉大人不必再盘问了,这个人的确是南阳人,也确实去探亲的,上头虽然交代要彻查心怀不轨之人,但是也要有理有据。”
校尉与法曹口说无凭只得作罢,而邓禹却虚惊一场,自己的确是去南阳找刘縯定夺大事的。
而此时南阳城外绿林军大营里,舂陵军的各位将领已经都赶赴此处,在军帐中一起议事。王凤首先说道:“我军数日连挫敌军,此时必定军心大振,着令我军迅速整装待发,准备克敌。”
王凤此时因为绿林军与舂陵军合并,实力添增,便图谋更大的计划。然而甄阜大军也自从上次失利后,进军稳重,甄阜自己开始了反思,那日沘水一战,太过轻敌便导致了敌军乘筏渡江,进行突袭,本就应该在江中投放障碍物,阻挡敌军的行为。再者,敌军已经接近岸边却无人察觉,这是军纪之坏,应该责罚一些不称职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