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1 / 2)
分班以后,古馨儿和陈雪都住校了。
古馨儿也算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她曾爷爷那一辈开始,比较亲的家人大多数是老师,她爷爷是大学老师,她奶奶当时小有名气的作家。
可能受家庭环境影响,她父母特别看重教育,在古馨儿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有意识的给她启蒙。得知古馨儿考上重点班,爸妈就建议古馨儿住校,这样可以多出很多时间学习。古馨儿也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陈雪爸爸为了公司能渡过难关,加班和出差的频率更高了。因为上次奶奶的事情,她也不愿跟后妈单独生活在一起。
留在这里继续上学,最好的方式就是住校。对她来讲,不论是跟后妈一起生活,还是去跟妈妈一家一起生活,都是一种负担。
在爸爸把她从奶奶家接回城里上高中的那一刻开始,她就知道,以后的路得靠她自己去走了。
爸妈刚离婚的时候她还是个孩子,她还不是很懂得离婚的意思。她也曾哭闹过一阵子要爸爸妈妈,过了段时间也就习惯了。
大一点,因为身边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她也没觉得自己跟别人有多大的不同。随着年龄增长,上了小学,她才慢慢了解父母离婚的真正含义。只是那个时候,她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她也曾怨恨过:在别的同学都有爸爸妈妈去参加家长会的时候;在初一报名,别的同学都有人陪着去报名的时候;在暮色里看到年迈的奶奶拖着佝偻的身子在大雪里,站在村口等她的时候……在无数个这样的时候。
整个初中她都是迷惘和拧巴的,内在的自我越是矛盾,她越是怨恨父母。只是这种怨恨,在与父亲同住的这一年里,慢慢减退了。倒不是爸爸给了她很多的爱,融化了她的怨恨。她只是突然发现其实他们也过得不容易。不管跟了哪一方,她的日子可能都没有在奶奶那里那么自在。她很庆幸奶奶和姑姑给了她满满的爱。
在与古馨儿成为朋友的这一年多,她也渐渐的看到了另外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相比对于陈牧影的爱慕,古馨儿积极的态度给了她更多的感触和鼓舞。
她已经十七岁了,完全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比起陈牧影和唐子沫,至少跟唐子沫比起来,她还是幸运的,她从小都不曾为经济问题烦恼过。
和古馨儿分到不同班级后,陈雪经常会想起和她在一起的情景。也是分开后,她才意识到,和古馨儿的友谊对她来说是很特殊的。
“馨儿,馨儿!”陈雪提着一个大袋子战战兢兢的站在古馨儿的教室后门喊着。
说一点不自卑是假的,同是青春年华,这个班级里面的同学注定与他们是不一样的。虽然这一刻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以后的整个人生,也没法综合的代表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但那几年,他们就是有普通班学生没有的优越感。
即使是同一个老师,看待他们的眼光和对待他们的态度肯定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公平、平等,可真正说起平等,却总让人有点啼笑皆非。
不过相比普通班,重点班的学习氛围确实要浓烈很多。普通班永远是只有那么部分学生在努力,至于其他部分学生可能是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也可能感觉自己被抛弃了,也在自暴自弃。
听到陈雪在外面叫她,古馨儿放下书本,往门口走去。
虽然去找过古馨儿很多次了,古馨儿班的很多同学也认识了她,但当被重点班的同学撞见,陈雪还是有些不自在。
“这是我奶奶周末做的雪花糕,这次做的特别成功,带给你尝尝。”陈雪一边说着,一边递过手中的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