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焚气丹(1 / 2)
炼药第一步,乃是调药,药不调则真种不生。
合和凝聚,决定成就。
合和者,合神气二者归一。
神栖于心,气寓于肾,不能自相和合;必神入气穴,始能神气相抱为一,而后始有真种发生。
故一忌念动,念动则神驰;一忌昏睡,昏睡则气散。
我主于静,彼必愈动;彼愈动,我愈静,动气为神吸收,自与神混合,久而阳气充足,自有真种发现,产药景至。
是以赵沐阳并未立即处理药材,故而席地而坐放下心身,静沐片刻。
待得身心状态调整至最巅峰,他知道该第二步了。
炼药第二步,则是提炼,去芜存菁。
取出白参,地黄,当归,枸杞子,山药,杜仲,茱萸,甘草。
先是注入纯阳灵气,在参杂的少许炎晶的转化下,一缕红色的火苗出现在青铜炉子内。
在持续灌注灵气下去,如同吞了大补之物,火苗一下子膨胀成一小团火焰,然后更是缓缓向着赤黄色逐渐过渡。
待到赵沐阳感觉温度差不多了,便稳定保持着灵气的输入速度。
将一株白参投入炉子中,刚接触到火焰,其表皮迅速焦黑开裂,哪怕他立即用纯阳灵气将其包裹,再降低火焰温度,最终他只得到一团含有黑色药灰的黏糊液体。
初学者失败是很正常的,调整好心态。
清扫干净炉子,再次如法炮制,这次降低温度,但药材却无法彻底融化,又一次失败。
在又失败了三次后,终于,在赵沐阳不断尝试下,在赤黄焰火的不断起伏跃动中,杂质化作灰烬沉入炉底,白参本身被不断焚尽,只余下药力液汁保留。
用纯阳灵气一捞,只见拇指粗细的乳白色液团散发淡淡药香,用瓶子接好。
不同的药材所需要的温度界点是不同的,得益于经验,尝试了三次,第四次便将地黄也成功提炼,它所提炼出来的是棕褐色的粉末。
随着不断熟练,第三味药只失败了两次,后面的药材更是一举成功。
能如此快掌握提炼的技巧,强大的精神力功不可没,这为他带来了精细到丝毫的掌控力。
接下来便是炼药的第三步,也叫融合。
药性有阴阳之分,书中认为直接服用不光难以利用药力,有些珍贵的灵药更是蕴藏着狂暴的药力,不经过阴阳调和绝难驾驭吸收甚至自爆而亡。
融合便是前人以生命代价去不断尝试药材比例以及投入的顺序,间隔时间,火力大小得出的正确排列。
稍差一些,错了一步,药性变化,原本救死扶伤的良药就会成为追魂夺命的毒药。
依照书中记载,严格遵循其中步骤不断融合药性,一粒坑坑洼洼的丸状粗胚逐渐成形,在最后一味药液的融入后,最终趋于圆满。
但这还不是结束,接下来就是第四步,封炉。
如觉气已归炉,即当停止武火,正当沐浴;以目寂照,以意守护,以息吹嘘,以神熏蒸,不照而照,不守而守,以文火慢慢养之,亦曰封炉。
此时,便不能用大火力的赤黄色火焰,当换成更加温和的红色火焰,静静温养直至药性稳定下来。
虽然已经盖上炉子,但他的精神力让他能够穿透炉壁,“看”到内里乾坤,一览无余。
眼见丹药将成,按纳住心神躁动,却见圆润的丹珠突然裂开,一缕缕药气飘散,最后丹珠化作了一团药渣。
赵沐阳沉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提炼材料的步骤,对照图册,虽然由于初学乍练品质不算多好,但也是合格的。
至于第三步,最为复杂,哪怕他严格按照记载,也不敢保证真的不出丝毫误差。
起炉又是打算尝试一次,调药,提炼,融合都是没有问题,这次又是以丹住破裂化作药渣收尾。
凝神回想了两次融合过程,步骤的确没有错漏,难不成是记载有谬误?
也不可能,放于功法阁的一层,家族的炼药学徒也是用它开启炼药之路的,要是有问题应该早就发现了。
也不太可能是自己天赋问题,虽然不认为自己是万中无一的炼药天才,但只是初学,应该不可能这么难,何况书中也说明并不太吃天赋。
好在赵沐阳并不笨,一步步分析梳理之下,察觉到提炼的药材品质不一,可能也会影响药性强弱。
书中记载的是以书写者为例所提炼的材料品质给到的记录,但药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他此时应该做的就是根据不同提炼药材精华的品质去修改协调每一步,灵活炼药。
想通了这一点,又炼了三炉,虽然又是失败了,不过他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裂痕有深有浅,说明他的猜想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