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小笼包子(1 / 2)
第二天一早,刘毅整理完毕和程冲斗打了声招呼,便步行来到了城西的中江医馆。医馆还未开门。想必阮星也正在休息,刘毅突感腹中饥饿,便想着先吃个早餐,然后再去看望阮星。
正想着吃什么好,就闻到医馆的背面街角传来阵阵香气,闻起来像是肉包子却又不完全是。他像一只觅食的饿狼一般循着味道就走了过去,还未到街角,就隐隐听见了人声鼎沸,看来早起的食客不仅在后世,在大明也是很多啊。吃货果然在哪朝哪代都是有存在的物种。
急走几步转了过去。嗬!眼前一片雾气蒸腾,雾气中隐隐还有排队的长龙,走近了一看,一间一进的屋子,里面摆了三四张长桌,长桌两边坐满了食客,店门口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老板在店门外支起一个棚子,搭的简易灶台,灶台里的柴火还在噼啪作响,上面一口大锅,大半锅的清水已经煮沸,上面在搭上一个三孔铁盘,每个孔上对应放着五个小蒸笼。白色的蒸汽夹杂着香味让人垂涎欲滴。抬头一望,店铺上放一个牌匾龙飞凤舞的写着几个大字,味浓汤包,落款是徽商总会。
刘毅看着,原来是小笼包,后世的他虽然不是江南人事,但是他去过开封,开封的小笼包他倒是尝过。这家店既然是徽商总会命名,味浓味浓,想必不俗。
一看店门口牌子上的价格,只要十五文钱便能买到一笼,他排了一会儿队便掏钱买了两笼包子,桌上有醋,他又倒了一些在醋碟里面,然后打开笼盖,热气一下扑到脸上,只见一个个小笼包子晶莹剔透,皮薄馅大,透过表皮还能看到里面浓浓的汤汁。
他用筷子捡起一个,一口咬下去,烫的龇牙咧嘴。旁边一个约三十余岁的中年人看到他这副模样,呵呵笑道:“小兄弟怕是外地人吧。”
“这位大哥,我确实不是芜湖本地人士。”
“嗯,听口音也听出来了,应该是北地人士,被汤汁烫着了吧,芜湖的小笼包啊讲究先开窗,后喝汤,你看。”说着演示起来,轻轻的沿着包子皮的边缘咬下一小口,然后对着破口吹气,将里面汤汁的热气散掉一些,对着嘴哧溜一声将里面的汤汁吸干净,再将包子放在醋碟里沾上醋汁,醋顺着破口留了一些到包子里面,这样包子馅就被稍稍冷却了下来,然后一口将包子吃进嘴中,咀嚼一会儿,满足的咽了下去。“怎么样,小兄弟,学会了吗?”
“多谢大哥指点”刘毅学着他的模样将顺滑的汤汁喝进嘴中,入口只感到鲜美无比,蘸醋之后一口吃下去,只让人觉得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中年男子看着刘毅陶醉的模样,哈哈一笑:“看来小兄弟是第一次品尝芜湖的汤包,芜湖的汤包讲究三个字,甜咸鲜,入口感觉到汤汁略略的甜味,却是猪皮冻的汤汁加入了冰糖的缘故,吃下包子感觉到一些咸味,却是精选的后猪腿肉腌制做成的肉馅的味道,咽下去之后回味无穷,满嘴都是鲜香之味,却是用上好的面粉做的剔透包子皮将美味锁在了里面的缘故。”中年人细细解释到。
刘毅听完之后豁然开朗,原来美食的制作也是一个用心的过程,这么好吃的小笼包真是百吃不腻,明早还来吃,他这样想着,便将两笼包子一扫而光。
这家包子铺因为得到刘毅的青睐,多年后成为了江南地区最大的小笼汤包馆,刘毅改名叫来意浓,取吃了还想来的意思。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吃完包子,时间不早了,阮星付完了钱赶到医馆,正巧看到了王初民站在门口,刘毅对他行了个礼问道:“请问王老先生,阮星现在怎么样了。”王初民对刘毅也是佩服的紧,行医多年还未碰到此等奇事,所以对刘毅以小刘师傅相称。听到刘毅问话也是拱手答礼道:“阮星昨天被小刘师傅妙手还阳,昨晚经过我的一番调理,已经大为好转,今早老夫已经让他服下配置的丹药,此药内含多种名贵草药,配合店里珍藏的一根辽东山参,有固本益气,舒经活络的功效,连服数日一定能恢复如初。”
“那就好,我能进去看看吗?”刘毅问道。“当然可以,请进。”王初民摆了一个请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