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庙堂之远(1 / 1)
熙宁元年(1068年)六月,汴京皇宫(现河南开封市)。 王卿,这个叫西瓜的东西,实在是太好吃了,一名少年模样的男子正坐在大椅子上,大口吃着西瓜,一名中年男子正在旁座陪着。 陛下,您已经连续吃了好几天了,一天吃三四个西瓜,还是要慢点吃,这名中年男子手里也拿着一块西瓜,边吃边说到。 你还别说,这个西瓜特别适合在这个炎热的天气吃,这名少年便是赫赫有名的宋神宗皇帝赵顼。 王安石回京之后,与宋神宗皇帝进行了多次密谈,商议变法之事。 此时的宋神宗在变法人选之间,还比较摇摆不定,毕竟众臣都推荐司马光,对王安石评价不是很高。 宋神宗与王安石的共同目标,都是富国强兵。但宋神宗主要是为了搞钱,毕竟此时的国库空空如也,就连祭拜祖宗的钱也拿不出来了,谁能快速搞到大钱,自然就选谁。 王安石变法的目标虽然也是为了富国强兵,但作为一名有志之士,他的抱负远远不止为了搞钱,更是想通过改革,建立一套民富——国强——军强的良性循环机制,开创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目标虽同,但目的不同,结果自然很难一致。 但是,在此时此刻,君臣两人都在吃着西瓜,热情地讨论这变法之事。毕竟无论是什么目的,搞不到钱都是白搭。 王卿,你说这个石澈真的有奇才?宋神宗皇帝说着变法之事,又不免好奇八卦,虽然已多次听到王安石大赞石澈,但是不信一介村夫能有什么大才,无非就是种田耕地,种出西瓜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些粗浅的见识也算是一种牢骚,与治国来讲,不算什么。 陛下,算起来,臣只与石澈见过三次,但每一次都给我一种特别的感觉,而且此人志向不小,见识不凡,王安石还是一如既往地大加赞许,臣还与他交谈了一些变法之道,他很直接地提出,变法的关键就在于藏富于民,民富国强。 当真这样说的?神宗皇帝听到变法之事,又来了兴趣。 陛下,此人提出要鼓励手工业发展,支持商贸活动,国家可以从中抽税,王安石继续说到。 这个想法打破常规呀,是个赚钱的好办法,神宗皇帝心想,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一介村夫能有此格局,的确不俗。 王安石见神宗皇帝饶有兴趣,又继续说到,此人还向臣要了不少占城稻的种子,还有10匹好马。 种子和马?神宗皇帝有些纳闷,此人不要官,不要钱,尽然索要种子和马,真是不同凡响呀。 是的,他说要提高粮食产量,让村民种最少的田,出最多的粮食,王安石继续说着,至于马匹,他的观点更是比较新颖,希望官府支持民众养马,名曰,藏马于民。 妙哉,妙哉,妙哉,神宗皇帝忽然大声说到,此人果真见识卓越。 臣还去过他建造的炼铁场,他组织村民炼造一些农具,家具,但炼造出来的柴刀,极为锋利,王安石停了停,继续说道,臣专门挑了几件兵器对比了一下,都不了他炼造出的柴刀。 神宗皇帝听着,忽然站了起来,那个刀在哪里,你带来了吗?神宗皇帝对兵器很是执着,认为自家军队打不赢西夏这些弱小国家,主要是兵器不行。 臣带来了京城,就放在臣家中,王安石答道。 来人,去王卿家中把柴刀取来,神宗皇帝有点迫不及待想要见一见这神兵利器。 是的,陛下,几名守门将士急匆匆去,又急匆匆来,尽然是拿着一把柴刀,引起了来往官员和将士的好奇。 听说是圣上与王大人在密谈,忽然让将士前往王大人府中拿来的,几名官员窃窃私语,王大人真是备受圣上喜爱呀,前不久他带来的西瓜也是极为好吃。
陛下,刀取来了,一名将士将一把其貌不扬的柴刀呈了上来。心里也不免嘀咕,就这破刀,能有啥呀。 就这刀?神宗皇帝看见刀后,有点大失所望,就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农具而已。 陛下,就是这把刀,虽不能说削铁如泥,但是比我们现在用的兵器强很多,王安石一点都不惊讶,毕竟他看见这把刀的时候也是这样质疑的。要不是他亲自出马,石澈谋反罪名估计要被这把刀印证了。 陛下,不如移步演武场,让将士们试一试,王安石说道。 好,来人,移步演武场,神宗皇帝正有此意。 当即,一行人就来到了演武场,还有一些在门外等候的大人也跟了过去。 听说陛下在演武场亲自验证一把柴刀,我们快去看看吧,一时间,在宫里当差的一些大人物,都集聚在演武场。 就是那边柴刀,这种破刀不就是村夫山上砍柴用的吗,众人看见陛下案前放着一把柴刀,议论纷纷。 王韶将军,你拿着此刀去比试比试,神宗皇帝指了指眼前的柴刀。 遵命,陛下,一名威武的将军跪拜后,徐徐走来,把柴刀恭敬地拿在手里,又走向了练武场。 王将军,我们来比试比试吧,一名将军拿着一把长枪,指向王韶。 我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前程,不会被一把柴刀给毁了吧,王韶本是一名青年进士,因得到了王安石的赏识和支持,写成了三篇《平戎策》,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大加赞许,刚刚被封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相当于机要秘书)之职。 虽然不懂皇帝陛下的意思,但是王安石拿来的刀,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就算是一把破刀,也要使出浑身之力,全力一搏。 正在沉思之时,那名将军一把长枪已经快扫到面前。王韶来不及应对,只好本能的举起柴刀一挡。 锵的一声,鸦雀无声。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那名将军一脸诧异,望着断成两截的枪头,我这枪头可是用上等的铁器,请上等的铁匠,锻造而成。 远处,神宗皇帝已经站立起来,众人也都一脸诧异。 近处,王韶看着眼前的一幕,忽然信心大增,举起长刀,意气风发,大声喊道,何人还敢一试? 众将士虽然有心,但刚才一幕,实在看得真切,尽然无一人敢上前试刀。 忽然,不知哪人一喊,陛下圣名,众人又都跪下,齐呼万岁,才结束了这一刀试炼。 后来,谁也不知道这把刀去了哪里。只知道陛下安排王韶忽然出京,前往江宁一趟。 随后,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全面阐述了宋朝初期百余年太平无事的情况和根源,十分犀利地指出,太平无事的表面暗藏危机,希望神宗皇帝顺势而为,破旧立新,开创大平盛世。 自此,一场争议千年而未有定论的变法由此快速拉开。 期间,王安石又多次向神宗皇帝大力推荐了石澈,还给石澈去了书信。神宗皇帝也有意破格提拔石澈到兵部任职。但被石澈婉拒了,此事也就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