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山谷激战(1 / 2)
庐陵宜镇境内,宜城北部黄岩乱石山中。
从远处望去,黑马赤甲的张煜完全被一片青灰色覆盖住了。密密麻麻的“那可儿”士兵恍如波涛一般不断地向张煜拍去,一波接着一波,绵延不绝。
此时的张煜,就像惊涛骇浪中穿梭的帆船,虽然依旧在乘风破浪,但是只要稍不注意被扑来的士兵阻挡片刻,就可能船毁人亡。
张煜承认自己小看了葛荣,已及他手下的“那可儿”军团,他冲的太快了。虽然他异常顺利的冲乱了敌军的阵型,但他和身后骑兵的联系被前赴后继的“那可儿”截断了。
黄岩谷地的地形有效限制了葛荣军弓骑兵的骑射的空间,却也减少了张煜的迂回空间。张煜心里知道如果自己不降低冲锋速度,与身后的羽林骑军拉的只会越来越远;但他停不下来,此时他已经骑虎难下。
他现在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看能不能撵上葛荣,斩将成功。在大雨之后无法实施火攻的情况下,斩首是最佳战略;如果不能做不到,把敌军将士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就是张煜的第二选择。要不然,在葛荣大军军心稳定、阵型未乱的情况下,以张煜对宜镇那些久不经战事士兵
的战斗力的了解,即使敌军中伏,真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对于葛荣军士兵的战斗力,张煜现在可不敢小觑,此时他之所以会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是因为他现在距离巅*峰期的吕布、赵云等人还有一段距离;二是他低估了葛荣手下士兵的勇武和对葛荣的爱戴。
正常来说,这个世界的士兵是不可能如此勇武的,这和各国的制度有关。
无论是鲜虞,还是大晋内卫国、岐国等诸侯国,都还没有进行兵农分离。鲜虞实行的是猛安谋克制度,大晋国内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兵农合一制度。
张煜来到这个世界后,仔细研究过兵农合一这种兵制。得出的结论是兵农合一,藏兵于民,好处很多,但坏处也不少。
没有进行兵农分离,出战的农兵性质上就是雇佣兵,最基础的保障是一天两顿有饭吃(平时农民生活很疾苦,不少人连自己种的粮食都吃不到);而在战场上杀敌获取首级就属于赚外快。也就是说他们的底薪就是有饭吃,杀敌获取的首级相当于得到了奖金。
在大晋,“甲士”的首级是很值钱,但是聪明点的民兵根本不会去想。对这些战时招集来的士兵而言,真正要紧的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设法保命,第二件事是如何在保命之余,赚上一笔。
也正是因为如此,兵对兵、将对将才是当今战场的常态。面对不好对付的甲士,聪明些的普通士兵,连捡漏的想法都不会有。
这也是张煜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大胆、动不动单骑冲阵的原因。
可是张煜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猛安谋克”毕竟不是“兵农合一”,鲜虞国士兵在战后可不用把武器上交。
一个是终日兵不离手、手不离兵,一个平时兵器收归武库,两者的骁勇程度自然不同。
当然,葛荣的“那可儿”士兵如此骁勇,除了制度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葛荣个人的统帅魅力。上午十里滩时,穆柯部落士兵就没有这么疯狂和耐战。
此时,张煜的羽林骑兵被敌军前军死死挡住,突入敌阵中央的张煜只能单骑奋战。又冲了一阵,眼见敌军愈来愈多,葛荣距离自己的距离却好似没有改变。张煜咬了咬牙,决定彻底放开马速,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