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钱是个好东西(1 / 2)
两个人的回答可以说是炸裂的。
这年代谁敢把艺术和金钱明目张胆的挂钩?
是对艺术的侮辱,会被口诛笔伐的。
这要是在那十年直接可以下乡了。
但他们伐他们的,不影响有人愿意为此买单。
昨天老外买的两幅画又有人买下了,包括今天杜导买下的这一幅。
这回是一位华侨,本身就是搞收藏的。
时欣然所有展出的作品都是十到二十张的限量。
有的甚至是只有五张六张或者是独版。
在摄影作品收藏圈当中,大多数摄影师会限量在五百张之内,量越少价值越高。
这也是一个摄影师的信誉保证。
之后的杂志插画、翻拍等等是不算在内的。
要的就是原版,底片洗出来的。
华侨也毫不意外的被拦住采访。
他操着不太熟练的国语回答,“任何一个流派刚出现时的作品都具有收藏意义,之后无论出现的作品多好,超越多少,都只能算是跟风和模仿。”
他的话一出,有人就不淡定了,兜里有点钱的就开始跃跃欲试。
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新流派的出现,而在于“收藏意义”几个字上。
掏钱买自己能买得起的照片。
记者们也兴奋了,更有话题度了。
如果说土大款是不懂装懂,杜导演是为了支持同行,那么收藏家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有敏锐的触角而押宝在一个年轻摄影师身上?
谭云骞走到时欣然的旁边小声问,“媳妇,那人你认识?”
时欣然摇头,要不是因为不认识,她得以为是自己找的托。
但是收藏圈也是有炒作的。
把一个作者或者收藏品捧高,收藏家趁机渔利,都是套路。
就像后世的一些搞艺术的人也会炒作自己,让自己的作品升值。
那位华侨还特意让时欣然在照片上签名,没要相框,将照片卷在画筒里带走。
走时还对着时欣然微笑,“希望时女士早日名扬四海,你的作品也会不断升值。”
“借您吉言。”
一天下来卖掉三十四幅,听着并不多,但是钱数加起来却是两万多块。
第三天一开门,来的人更多了,有昨天没带钱今天又来买的。
滕先生也来了,和时欣然签合同,版权期为五年。
合同的内容只有车总编和张会长知道,对外一致保密。
三天个展一共来看展人数有一万多人,共卖出去82幅作品。
卖出去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单价高。
作品从几十块到两千多块的都有,一共收入将近四万。
美术馆的场地租赁费、报刊的广告费、裱框、冲印、道具、胶卷、税款等费用一共四千。
既然变成合作,时欣然自然也把拍摄的成本费算到里面了。
不然有的人还以为她没成本呢。
协会分走三成,一共是一万出头,剩下都是时欣然的。
张会长将钱用报纸包好,“这些钱我们可以再举行一次年轻摄影师的集体摄影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大家,“搞艺术的人谈钱确实俗气,但是有了这些钱我们却可以安心搞艺术,这也是一种鱼和水的关系。我希望大家都能摆正心态。”
之前反对的那些人都沉默了,他们可以说视金钱如粪土,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钱真的是个好东西。
每次的摄影展费用都要多方筹集,会员的那点会费在活动资金中是完全不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