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安田屋(2 / 2)
之前周垚只知道安田屋是一家百年老店。
产品为日本传统饰品。
现在经营遇到了困难。
负债累累。
马上就可能破产倒闭。
现在看来,这家安田屋还是有些值得收购的价值的。
起码,以周垚的眼光来看是这样的。
安田屋的经营者也不是那种固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家伙。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安田屋经营状况最好,利润最丰厚的时候。
安田屋的掌舵人就认为,传统饰品在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会遇到瓶颈。
一旦销量上不去,企业又投入了太多资源。
很可能就会因为成本过高而拖垮企业。
于是,安田屋当时的当家人做了两个决定。
第一是把部分产能搬离日本,首选就是东南亚。
最终确定的是人工便宜的泰国。
很长一段时间,泰国的工厂就是安田屋盈利能力最强的工厂。
可惜,一个分工厂经营得再好,也救不了总部。
后来又赶上了亚洲金融危机。
泰国工厂只能关门大吉。
第二个决定则是经营方向的改变。
安田屋几百年都是做传统饰品的。
当时的当家人认为,这些传统饰品虽然利润更高,不过消费量却不大。
而且很容易就有可能达到产能的天花板。
而体育用品虽然单个的利润相对较低。
但市场消费量大。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回个家注意个人健康。
愿意在体育运动方面花钱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于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安田屋就开始了在体育运动用品方面的研发投入。
只不过,在这方面,日本人喜欢钻牛角尖的毛病又犯了。
事实上安田屋的研发组早在70年代就已经有产品拿出。
此后,更是不断有新品推出。
只不过,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安田屋的新品从来没有被当作商品售卖过。
“我们可是一家有400年历史的老店。”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售卖过体育用品。”
“不过作为老字号,我们也有自己的坚持,由我们自己的尊严。”
“那些半成品怎么可以拿出来售卖?”
“这种垃圾,拿出去卖,只会砸了安田屋400年的金字招牌。”
每一次,这种话都会被拿出来说事。
可事实上,在周亚看来。
即便当初最早的一批产品,拿到现在来卖,也未见得就有多么不好。
不能打开欧美市场,那倒不会拿到非洲去卖吗?
不要说非洲,就是在东南亚,这样的产品也不见得有多不好。
当然,即便是安田屋最新的产品。
放在主流市场上,也只能算是低端货。
不过,低端产品也一样是有人愿意买的。
“真想不到,一家企业,投入了那么多钱搞研发。”
“也有不错的产品。”
“结果也会因为自己的固执把自己搞到要破产。”
“这种人也可以当企业家。”
“是企业家在日本的门槛太低了吗?”
看着手中的资料,伊森·琼斯不由发出感慨。
当看到安田屋这几百年都是同一个家族在经营。
永远都是爸爸死了,长子继承,伊森似乎也明白了安田屋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过这种看似培养了能力最出众的长子来继承家业的家族企业,内部也一定有不少空隙可钻吧。
即便是周垚也觉得,这次的收购,很可能不会太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