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终于要为我作画了么?(2 / 2)
曾经的诸多国家,灭亡的灭亡,被吞并的被吞并。
韩非子则根据这些编撰出了一篇《亡征》,总结列举了国家灭亡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四??种特征。
曾经大周裂土封侯,分裂出来的百余个国家,到了现在,就只剩下了七个。
七国各自称王,就连象征着王权的九鼎也随之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那些国家的灭亡,都是一个个非常好的例子,能够予后人以警醒。
秦王在观阅了韩非的一系列著作之后,深感认同,所以他也经常以其中的言论警醒自己。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论什么事情,都会了解清楚了再做定论。
这也使得秦王从登基开始,直到扫灭六国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犯过什么太大的错误。
当然,如果嬴政在四十四岁之前就去世的话,那他就不再是千古一帝。
而是万古一帝!
至于后来的大泽乡起义,在胡亥上位的同年,陈胜、吴广起义。
理由有两个,一个是秦法规定延期当斩,所以他们不得不起义。
第二个是“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但根据《睡虎地秦简》来看,延期最多就是训斥和罚款,根本威胁不到生命。
由此可见,秦朝的法在层层传递之中,出现了偏差。
而这种偏差,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局面,使得秦朝最终走向灭亡。
仔细想想,这也很正常,毕竟执法者也是人。
既然是人,自然会有私欲。
将一己私欲与权利混在一起,原本就是从古至今乃至后世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所以,秦王只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并没有彻底完成文化思想上的统一。
思想上的统一是在汉朝才彻底完成,那都是秦王死后百年的事情了。
如果秦王能够在灭掉六国之时,也灭掉那些所谓的贵族,是否就不会有后来的那许多起义呢?
在秦泫看来,这是有可能的。
在任何时代,文化上的差异,都是矛盾的根源。
想要瓦解一个国家,在武力不支持的情况下,那就以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
六国贵族在秦统一之后,充当各地的官员,实质上的统一并没有降临。
秦泫洞若观火,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届时剪灭六国,一定要彻底扼杀其文化传承。
否则,动乱将永远无法平息。
若是有可能,大秦的铁骑应当纵横欧亚大陆,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如果有可能的话,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理想还是要有的,不然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处理完所有事务之后,秦王看向了李斯。
“李斯。”
“臣在!”
李斯当即迈出一步,抱着笏板,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昨日,孤命你找寻的画工,你找的如何了?”
秦泫闻言,顿时来了兴致。
终于要为我作画了么?
经过昨夜的野蛮生长,自己大概的模样应该已经长出来了。
得会得找个水桶,或者铜镜什么的,好好看看。
李斯胸若成竹:“回大王,臣已找到十余位画工,皆是画技精湛之人。
随时可以召入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