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只因为他叫王安石(2 / 2)
“哈哈。怕是来不及,驸马这疯万一好了,不败家了,说不定把工人都赶出来了。”
一个穿着白色长衫的人大笑起来,他拿着一把扇子,扇子上是一副竹子,一看就是读书人。
“曹秀才,你这一次能考上解试了吧?”
“啪!”
曹秀才把扇子合上,口气不小,
“那是当然,这一次在下必然中举,然后过省试和殿试,成为下一状元,不过我可不会疯。”
其他人显然是认识他的,这人叫曹德文,开封的秀才,大宋的秀才基本没有多少含金量,不像是明清时代。
因为宋朝的科举制度,总体上沿袭唐代,
并对其在形式、内容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州试、省试和殿试。
宋朝在唐代的两级考试制基础上,增加殿试并列为定制。
值得一提的是殿试是武则天首创,宋太祖赵匡胤定下来的。
宋代秀才是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
州县解试第一名为“解元”,其他的考上者称举人,
省试第一名为“省元”,其他考中者称贡生,
殿试第一名方称“状元”,其他的考上者称进士,当然等级不同,
北宋进士有五甲,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也是从自宋代起。
这和明清时期不同,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共分为五级:童考,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读书人必须通过本县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取得童生身份。
有了童生身份就可以参加院试考秀才,院试分别在各省的省会举行,通过的人被称之为秀才。
所以,明清时期,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最后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的变化。
当然,童试一般不怎么算,而且明清的进士只有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所以呀,大宋的秀才,只要是个读书的都可以叫秀才。
“兄台这么有信心吗?”
突然,旁边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少年看了过来,小小年纪就看得出是一个美男子,他穿着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白色长袍,目光炯炯有神,谈吐间似乎有一个特别精神。
“介甫,这一位可是开封考了三次未中的曹秀才,事不过三,这次他一定能中。”
他的旁边,一个16岁左右的男子,嘴角带着淡淡的胡须,右手端着茶,说话中似乎有讥讽,但又好像没有,因为当你想发怒的时候,但他一个眼神就能让你平静。
“原来是曾太常博士,光禄卿之子,曾子固,子固兄才是大才,这次考试必然中举。”
曹秀才看向端茶的男子,收起了傲慢之态,眼前这一位可是开封名人了,曾巩,字子固。
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可以说在年轻一辈的读书人中不同凡响,这一次也是参加州试,因为黄河决堤的缘故,有的州直接到开封参加州考。
“在下曹德文,字富集,家父监察御史曹鸿博,未请教,阁下是?”
曹秀才看向13岁的少年,能和曾巩交朋友的不是一般人,哪怕才13岁左右,比他小得多,不能得罪,这是曹秀才这几年混得开的原因,除了他有一个好爹,还因为他能见风使舵。
“在下王安石,字介甫,家父韶州知州王益。”
王安石行了一个礼,风度翩翩美男子,世间奇才,不过如此,
他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
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
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嗯。”曹德文听说了他父亲,点了点头,热情没有那么强了,
韶州知州,官虽然也大,但不是开封的官,不在中央,还没有他爹影响力大。
可是他不知道是,也许这是他一生遇到最牛的人了,这个男人后半生必然深刻影响大宋,哪怕此时他才十几岁,看着如此稚嫩,只因为他叫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