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陈洛咏鸿(2 / 2)
这是他根据诗经中的一篇改的,原本的内容太过哀伤,不符合宴会的气氛。自己所唱的,带有壮烈的意味,同样是适合在军中传颂。
而且上古汉语的声调比现代汉语更加丰富,因此吟咏诗歌是颇具韵律感的,更何况诗经中原本就是收纳民歌与颂歌而成。
“江宁唱得好!”即使陈洛唱得一塌糊涂,项羽都会选择带头赞叹,更别说现在陈洛唱得确实不错,他更是击打着节拍不断称好。
看到项羽表态,宴会上的其他人同样纷纷喊“彩”。
原本一直坐着的范增,此时都是端起了杯子,抿了一小口。
他边上的萧何见到是露出惊讶的神色问:“范老先生,您不是有疾而要忌饮酒嘛?”
“闻此壮歌,岂能不饮酒乎?”范增理直气壮,“何况我也没喝多少。”
“倒也是。”萧何同样端起桌上的酒杯,里面还剩小半,他便一饮而尽。
怀有建功立业心思的人,听完陈洛的歌咏,怎么会不因为其中那句“来日归乡,锦衣而行”变得心绪激昂呢?
而此时刘邦站起:“项将军,我们今日在这里的宴会欢快尽兴,真是值得纪念的事情啊!我觉得我们应当采用方式,将它永远铭记在此地,流传后世。”
“什么样的方式?沛公尽管说来,莫非是刻石铭之嘛?”项羽露出好奇的神色。
刘邦摆了摆手:“非也非也,将事情铭刻在石头上,百年便可能遭受损毁;而将事情铭记在人心中,一代代流传下去,才是能万世不朽。
我希望项将军能更改此处的地名,用于纪念我们这次会面的宴会。”
这话说出后,不止是项羽眼睛一亮,下方的不少将军同样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谁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和事迹一直流传下去呢?
不过哪怕千百年来,哪怕很多王侯的名声和事迹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但现在有人说可以让他们亲身参加过的事迹一直传下去,哪怕机率没有十分之一,但聊胜于无,万一成了呢?
项羽顿时是拍手说:“妙哉,沛公的主意不错,将此地易名,便是今后居住在此的百姓都能因此记得我们这场宴会。”
他又问:“此地原名宛丘,不知沛公想要改成什么,可有想法?”
刘邦当即拱手而言:“陈司徒宴上高歌‘鸿雁’,你我军队分驻两山,地势有如陈县门户,不如叫鸿门可好?”
他这是直接按照刚才陈洛和自己说的话,复述而出。
虽然刘邦并未太理解陈洛的用意,但能有留名机会,自己又何必深思太多。
“这个名字不错,诸位觉得呢?”项羽面露笑容。
“甚好!”座下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说,无人言不。
毕竟这个名字是由沛公提出,项将军肯定,名字的含义还与陈司徒有关。傻子才会提出反对。
“好,那明日便是刻块石碑放在这山上,用于记载地名由来。哪怕我们离开了,这里同样还是叫鸿门。”项羽当即拍板。
————
“这块石碑便是我们博物馆内最为珍贵的文物——‘鸿门石碑’,它见证了当年刘项会面,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经过时间洗礼,其上铭刻的碑文虽然大部分模糊,但还是能依稀辨认出不少与宴者的名称,让我们能通过它来遐想当日的盛况。”——《“鸿门石碑”讲解词(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