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代地四载(1 / 2)
大汉十九年。
北地,代国,代城,朴实无华的国相府内。
正在休憩的陈洛用手撑着下巴,半眯着眼,望着墙壁上有着密密麻麻标注的地图,每一笔都由他亲手记录。
这座城市在大汉六年虽然没有被匈奴人攻破,但是它亦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据记载,当时此地是“困数月,粮草近绝,多饿殍,城外马嘶战鼓通夜未断,闻之,皆惶然”。
后来在汉匈战争结束后,原本的代王刘喜毫无作为,被刘邦治罪,罢免了他的王位,降为了荆地的一名千户侯。
不过那是他儿子的地盘,他过得倒不算寒颤,排场什么不会比从前差太多。
陈洛在大汉十五年的朝会上远远瞧见过他,当时刘喜身形干瘦,但气色红润,一看就知道保持了下地耕作的爱好,加之有充分的营养保障,比日夜操劳的刘邦更加健康。
若是换到后世,就是那上午公园遛鸟,中午侍弄花草,下午麻将扑克,晚上早早睡觉的大爷,看似年迈,却比996的究极打工人更加健康。
而在刘喜走后,代地则改国为郡,设立代郡。
只是几乎没人愿意来这儿担任郡守,地方官场上流传着“宁去河内穷苦县,莫在代郡把身陷”,这般言论传播度不低,足以看出代郡在地方官员心目当中乃等同于龙潭虎穴,得不了便宜,还容易惹得一身骚。
毕竟河内郡属于中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众多,哪怕经历战乱,可恢复速度不慢,在这样的地方任职,官员是最容易出政绩的,哪怕在最贫困的县城,只要不碰上天灾,都可以在任职期间有一番作为。
相比起来,在代郡的日子就没有这么好过。
在底下的普通县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人丁稀少。
在农耕社会,人口即是生产力。
如果县城内的百姓比郊野狍子还要少,那则会出现土地耕作不过来,逐渐荒废的现象。
面对这种问题,普通县令能有什么办法?
自己治下县城内的百姓数量稀少,可这也不是一县一城的问题,整个代地都是这个样子。
而且代地偏僻,远离中原。
河内、河东等三河地区,哪怕因为战争成了千里白里,只要安定下来,那么百姓自然会从四方迁移过来,过个五六年,便能将县城填个七七八八。
没有优渥的地理条件,想要缓解代地人口数量不足的问题,只有让当地百姓多生多育了,来增加劳动力人口。
代地极少有官员愿意推行这类事情。
一代新生婴儿成长为青壮年劳动力,至少需要十五年,耗费时间实在太长,他们在任期内费心费力地做这件事情,大概率是给下一任,甚至说下下任接任者做嫁衣。
到时候指不定有人会借着自己种下的桃子,来指责自己在任期上“挖坑、栽树、施肥”,毫无作为。
要不然为何别人一就任就收获了鲜美的果实,而你任期上只见灰头土脸?
故而代地官员产生摆烂心理,实属正常。
人口不足,尚且对于官员们来说,并非致命问题,不是影响他们在代地任职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毕竟长安朝廷那也知道代地的情况,哪怕赋税上交得少一些,只要账目没有问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过分苛责。
最让代地官员牙痒痒的,是时不时南下叩关,在边地掠夺的匈奴人。
那些匈奴人在汉匈之战中被打痛了之后,学聪明了不少。
他们明白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小股骑兵部队的灵活性,在汉军得知消息,并调动过来之前,就将村落和县城劫掠完毕,快去离去。
大规模的军团作战,那是根本不碰。
匈奴人每次犯边的军队人数,不会超过三千人,造成的威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三千轻骑兵,想要进攻代城以及大一些的县城,都没有什么可能。
但对于城墙薄弱,士卒装备落后甚至没有的小县城来说,等同于灭顶之灾。
不过在代地为官的那些官员们,却是在心里骂起了娘。
上头没管税收多少的问题,但不会坐视匈奴犯边啊。
比起赋税情况拉胯,治下县城被匈奴劫掠过一次,那等同于政治前途全毁。
大汉当下的统治思想偏向于黄老,因此你与民休息,轻徭薄赋,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将匈奴拒之国门外是大汉的底线,底线被触碰了,那任由你有谁充当关系网都不好使。
人丁稀少,耕作难以恢复是代地困境的内因。
匈奴犯边,长期骚扰地方则是代地困境的外因。
这两个问题就如同大山一般,压在代地上方,不将他们解决,代地想要高速且安稳的发展,根本是无稽之谈。
陈洛来到代地的第一年里,在代城内待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两个月。
除了必要的节日,他需要回来拜访问候刘如意,顺便考教考教他在夫子处的学习情况,再在对方的央求下,讲上两三回的《秦末英雄演义》。
只是最近自己有些卡文,没有想好熊心、张耳、刘邦三足鼎立后,自己该怎么编下去,好让三家归汉。
比起曹操,熊心的逼格就低了太多,还不如黥布给刘邦造成的威胁大。
但一路平推的话,又体现不出先辈筚路蓝缕创业之艰辛,起不到对刘如意的教育作用。
陈洛倒也不急,毕竟目前他讲述的剧情还在“宴咸阳扶苏赋诗,使囚徒巨鹿用武”,一边讲故事一边想倒也来得及,毕竟有原型以及三国作为自己的参考。
何况他每次回到代城,不会待上很久,就需要去往地方上进行考察。
实地了解过当地的情况,才能明白代地目前的困境。
代地结症不少,想要将“内因”和“外因”恰当地总结出来,陈洛怎么可能没有花费一阵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