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真相远比她了解的要复杂(1 / 2)
赵敬淮不置可否,任她那双撩人的素手将他剥了个干净,船舱里茉莉香气浓郁,还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撩人气味,女人的呼吸喷洒在他的胸膛,让他有些不自在。
画舫忽然剧烈的晃动了一下,汤真儿脚下一个不稳就撞进了赵敬淮怀里。
“对,对不起……我,我没站稳!”
“无妨。”赵敬淮好脾气的说。
“世子你真好,”汤真儿见他没推开自己,就继续搂着他的劲腰,手指在他背上轻轻摩挲,泪眼朦胧的从他怀中扬起头,“真儿生来就是伺候人的,从未有人对真儿这般温柔过。”
赵敬淮抬手替她擦拭掉眼角的晶莹,“有那么多人喜欢你,我对你的这点温和不算什么。”
“真儿只是汤家养来攀附显贵的工具,我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如果有的选,真儿也不愿意抛头露面,给那些官老爷们做妾。”
汤真儿松开赵敬淮,低头抹了抹眼角,自嘲的说道:“真儿自知配不上世子,可还是想让您知道我的心意。”
“汤小姐这是什么意思?”赵敬淮顺着她的话问。
“小女……小女在岭南与江东边界见过世子,那时小女家乡受了水患,跟着家人逃难,是世子带人救了和我们一起逃难的百姓。”
赵敬淮自顾自的弯腰拿起干净的中衣穿上,“我对你并无印象。”
“世子救了数万的百姓,不记得小女也实属正常,小女本已认了命,没想到竟然遇上了世子,能有幸将自己的心意告知与您,这一生就无憾了。”
赵敬淮在床上坐下,拿起中裤就要往腿上套,画舫又是一晃,汤真儿径直的朝赵敬淮身上扑来。
汤真儿满脸羞红的从赵敬淮腿间抬起头,“我……我不是故意的……”
赵敬淮轻咳一声,尴尬的说:“你先起来。”
汤真儿却将头枕在他的腿上,冲着他喷热气,满怀期待的问道:“真儿是真心爱慕世子的,世子愿意成全真儿,做真儿第一个男人吗?”
赵敬淮本来就被船舱里的香味弄的有些气躁,这会儿又被她故意撩拨,早就起了反应,他抬手摸了摸汤真儿的头,“这里太简陋,我不想委屈了真心待我的好姑娘。”
汤真儿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上了钩,又大胆撩拨他几下,见他没拒绝,见好就收。
“真儿家中有很多为世子做的诗画,若是世子得空,可愿去看看?”
赵敬淮调笑道:“可有那绣球上的诗句露骨缠绵?”
汤真儿红着脸替他穿上中裤,又拿了外衫替他穿戴整齐,细若蚊声的回答:“有的。”
陈琬琰手中的银箸就没放下过,只顾着吃,也不与人多交谈。
赵瑾瑜似是与马公子十分投缘,俩人相谈甚欢,倒是有些冷落了庞公子和苗公子。
庞大姑娘稳稳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虽然时不时的往船尾的方向看,但始终没有跨出一步。
“庞姐姐还真是大度,表哥都去那么久了,就是十几二十套衣裳也该换完了,你还不快去找找。”苗小姐讥讽庞大姑娘。
苗公子低声呵斥,“住口。”
他是男人,自然知道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这么久不出来发生了什么事,若是让她怂恿着庞大姑娘去捉世子的床,让他丢了颜面,她连个妾都做不了。
嘉王府就这一根独苗,惹了他再无其余的退路。
庞大公子低声对庞大姑娘说:“你要放平心态,除非你嫁给不能纳妾的平民百姓,否则你就是嫁个家世不如庞家的男人,也不可能管住他纳妾,嫁给世子做正妻,你就是皇家的儿媳,是人上人,你的儿女都受益。”
“多谢兄长提醒,我知道。”
庞大姑娘心里跟明镜似的,除非她不想要这泼天的富贵,这是她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哪里会因为一时冲动将其毁掉。
赵瑾瑜几杯黄汤下肚,就开始对陈琬琰大表心意,一会儿给她做首诗,一会儿给她写首词,哄的她面红耳赤。
“快别做了,怪难为情的。”
“我给我夫人做几首情诗,有何难为情的。”
赵瑾瑜端起酒盏喂到她唇边,神色柔和的望着她,“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心悦你。”
马小姐见他们二人如胶似漆,嫉妒的目露凶光,也不知那群艺妓都是干什么吃的,连个男人的眼球都抓不住,唯一一个有点本事的,还跑去勾引她表哥了。
幸亏她兄长有本事,得了陛下的另眼相看,过了今日,她也能有在陛下跟前表现的机会。
“我与九公子一见如故,不知公子明日可有时间,在下作东请您去处州最有特色的酒楼吃酒。”马公子对赵瑾瑜说。
赵瑾瑜颔首,“好。”
陈琬琰饮了他送到唇边的酒,眼尖的看到赵敬淮从楼梯口上来,身后还跟着一脸娇羞的汤真儿。
“让九公子久等了,是在下的不是,我先自罚三杯。”赵敬淮带着汤真儿落座,让她坐在自己身侧,陪他吃酒。
赵瑾瑜哈哈一笑,“敬淮兄艳福不浅,确实该罚。”
陈琬琰不知道他俩在玩什么把戏,狐疑的看着赵瑾瑜,他和赵敬淮是什么时候串通好的?
今日看着是他们被人缠上,但以她对赵瑾瑜的了解,他若不想见这些人,有的是办法甩开他们。
一直在水上漂到了傍晚才上岸,众人一起到醉仙酒楼用过晚膳,赵瑾瑜想带着陈琬琰在夜街逛逛,便带着她先离了席。
处州的夜晚倒十分热闹,因为不是都城,路上巡防的士兵并不多,赵瑾瑜牵着陈琬琰的手,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喜不喜欢这里?”
“有夫君的地方我都喜欢。”
“我十四岁时与父皇来过一次江东,回到京都后,父皇就开始筹备我们的亲事,我十五岁时,父皇传召岳父带你回京都,那些人察觉到父皇带我来江东是想为我铺路,就一起算计了你。”
江东永王的后人不少,永嘉郡王这一支并不是最强大的,苏杭两州的永王后人才是最有本事的。
“父皇带我见了苏杭两州的郡王,视察了当地粮仓,确保没有问题后便带我回到京都,”
“后来凉州边陲战乱,父皇数次从他们那里调粮补京都粮仓,十次有八次被拒,后来还是永嘉郡王筹集了一大批粮送去了京都。”
“为什么拒绝???”她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