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心人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类型 >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直播剧透] > 174.武皇上线(精修版)

174.武皇上线(精修版)(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冷后重生:爆宠虐渣 原神:位列仙班?请叫我至高魔神 四合院:开局被陷害下乡 长刀雪途 退婚后,侯府嫡女把京城大佬逼疯 经年宛如歌 重生归来我把白眼狼养女赶出门 空间囤货:神医肥妻不好惹 穿越进新还珠:我是团宠嫡公主 纪总,夫人说她不爱你了

【唐高宗李治这个人, 投胎技术好,运气好。

好到闻者嘴角落泪,听者嫉妒伤心。

好到嫡长兄正统太子李承乾犯蠢谋反, 好到嫡二兄魏王李泰傻不愣登侮辱李世民智商。

好到他从头到尾不曾沾到一滴血就以孝出强大直接取胜于天下, 成为夺嫡厮杀中的最大受益者。

他所拥有的李唐好到汉武帝得之能穷兵黩武成盛世, 好到汉文帝不用再龟缩休养生息就直接能打得匈奴落花流水

所以关于他运气好这点, 他没有任何争议。】

关于这点, 确实没人有异议。

就连李承乾和魏王的视线都满含深意和些许嫉妒。

他们的这个弟弟, 确实运气好到让人羡慕。

尤其是知晓贞观在历史上的份量之后。

早已变成嫉妒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运气好到成为强势上升期李唐统治者的皇帝。

却把强势上升期的大唐弄得直接亡国了。

浅显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应该都很难评。

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人, 就会嫌弃。】

只知道外果不知内因的李世民:好巧, 他先前一听这个浅显的果就觉得很难评。

李世民:“好一个天下仁孝典范。好一个性情温和宽厚。”他叹气,不知深入的内因得多气人。

其他臣子沉默, 但眼酸想落泪。

不怕不知道,就怕对事情一知半解自己脑补。

换朝代, 总伴随着哀嚎流血。

他们现在已经脑补出后宫争宠, 皇帝无子, 李代桃僵, 玄武门之变,长安血流成河等等一系列骚操作了。

李世民沉默地看向还不足十岁的小李治,想说什么, 最后却什么都没说。

“大唐竟能三代而亡……”他还是无法想象这个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

难道他这一支都死绝了吗?要不然怎么轮到一个外姓皇后当皇帝。

统一王朝有短暂性改朝换代的,唯一一个就是王莽政变。

汉朝改朝换代前还统一过快两百年, 但建唐不过三代就改国换姓, 这是什么人间疾苦???

其他臣子的痛苦不比李世民少,作为开国元勋,他们与李家联系密切,该国换代他们会如何?

有些人甚至掰动手指头, 按照仙幕所换算的年龄,他们许多人在唐高宗时期应该活了挺久,怎会容许一个皇后登基。

奇哉怪哉。

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个结果啊!摔!

长孙无极和尉迟敬德等人掩藏不住眼底的惊叹:“一个女子,一个异性女子,一个皇后,一个异性皇后。打败高宗,打败高宗一众子女以及子女背后势力,收服了文武百官,打破世俗伦理,登基为帝。”

“这女子何德何能登基啊。”

众人齐齐发出感叹。

“这到底是什么人?”

这是奇人?神人?

备受众人瞩目的小李治,眼中掩盖不住的小惶恐。

继太子哥哥和魏王哥哥未来有不好的事情之外,他好像也有事情了。

小李治再怎么年幼也是皇家出来的,他…… 确实听懂了仙幕的话中意思。

李治松开牵着李承乾的手,默默哽咽,埋进长孙氏的怀中:“母后…… ”

小娃娃语中的哭腔一点都没有掩盖,他现在才懂两位兄长方才的委屈,只觉得天降一口大锅向他砸来,压得人想泪奔。

长孙氏叹气,她也无奈,长子犯昏,次子犯蠢,期盼着幼子能好些,未曾想幼子直接灭国。

她……

长孙氏抚摸着幼子的脑袋,柔声道:“天降神音,给予治儿极往知来契机,治儿可珍惜此契机,弥补未来之缺,至于原定未来所发生之事…… ”

比起期期艾艾,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时止损,弥补未来。

李治何尝不懂母后的意思,但……

真委屈啊。

“治儿未来真像仙幕所说那般不堪吗?”他私底下也曾偷偷想过未来若是能登基为帝会如何做,虽然只是妄想但在他的想象中自己应当是同父皇一样的贤君,怎现在就突然变成昏庸帝王?

李治:“……”哇的一下子哭出来!

虽然仙幕还没有开始批评,但他好像已经感受到那种惨不忍睹的感觉了。

“若要横向比较,名义上的唐三世李治,实际上的唐二世李治比之秦二世胡亥,隋二世炀帝强,但比之文景二帝,那就是拍马不及。”

其他界面,许久没有出声的朱元璋等人静立。

“连我们太子都比不上。”徐达等人对朱标这个太子那真是满意得很,只觉得没人可以比得上太子,这个李治在史书上所记载的所作所为,实在不是什么贤能之君,至少比不上他自封的‘圣君’名头。

朱元璋毫不矜持地笑了。

他的太子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

“不过做太宗的继任者确实幸运。”朱元璋不得不说他自己也羡慕,“自古以来有大作为的皇帝譬如秦始皇汉武帝,皆易好大喜功,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民不聊生,财政匮乏,导致继任者只接手国力漂浮的虚架子。”

“如汉文帝与汉景帝,宋仁宗,确实是贤明之君,善抚民,爱民力,但一昧服软,外敌环伺。”

“唐太宗的贞观嘛…… ”

朱元璋馋了。

那是什么搭配啊,超强的个人文治武功,君臣相辅相成,文治养国的同时武德充沛。

贞观君臣,内外皆宜。

李治是真幸运啊,可以说是千百年来最幸运的继任皇帝了。

不过,想到就这样子李唐也能够被李治搞到改朝换代……

朱元璋很认同仙幕的话,李治,确实有点儿问题。

【难评的原因与李治背后那个举世闻名的成功女人有关。

对,就是那个在传说中比李治更优秀百倍,光环满天飞的女人。】

李世民等人,更好奇了。

“治儿虽非完美,但观前期所为也算是明君,这个女子,难道是能与邓太后相媲美的贤后?”

众人暗中猜测,一个女子,比在任的皇上还优秀,不知得优秀成什么样子。

【关系很大又不是很大,很大是因为高宗时期真可谓是先强后拉,之后一路下拉,拉到整天被黑。

私人私德和政绩得失满满的黑锅,总得有一个人背黑锅,所以往往是武皇陛下与唐高宗换着背这黑锅。】

【不大是因为,有些人认为这些锅李治自己一个人背也是可以的,毕竟他是源头。】

【毕竟,他的所作所为,有时候挺让人嫌弃的。】

重头戏来临,在场的人皆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来自未来的认知刷新。

一个被他们所有人评价为温和宽厚的皇子,一个以仁孝登基的太子,过分还能过分到哪里去?

【高宗即位之初,承贞观余荫,遵太宗成规,武将多材,文官多贤,获降附突厥之效力,所以前半叶开疆辟地,有永徽之政可比美贞观,甚至能过于太宗。「1」

时也势也,非高宗之力量所致。】

【唐朝对外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然其衰机亦肇于是时。「1」】

【所以到了高宗后半程。

一众贞观遗臣老的老,死的死,贬的贬,废的废,考验唐高宗真正能力的时候到了。】

【有人说高宗性本庸弱之君,失之于柔懦。

说他乃无权之君,才多行御人之术。

说他乃色迷心窍之君,被乱花渐欲迷了眼。

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

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死者十八九。「1」

甚至批评到唐太宗。

太宗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问之长孙,卒用仁弱昏童,终毒流天下,贻祸邦家。「1」

太宗明明立李治太子后已知晓高宗过于仁弱,为何还要立高宗为储君?】

李世民呐呐不言。

这…… 是他和观音婢最后一个得用的孩子了,不用他用谁?

李世民眼底是藏不住的苦涩。

唯有仁孝幼子登基,不羁的嫡长子和谋嫡的嫡次子才有活命的机会……

治儿的皇后登基啊,万一,万一治儿也没有想到呢?

女皇登基前所未有,谁能料到世间竟然会有女皇登基。

李世民顺便也知晓未来那皇后登基为何没人阻止,原来竟是因为“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死者十八九。”

人都快死绝了,那还能阻止得了别人怎么登基?

所以,应该与治儿无关吧……

李世民不自觉的想为唯一看着还算争气的儿子找补。

治儿如此仁弱,应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错误吧……

李世民:《应该》

【上语及隋炀帝,谓侍臣曰:“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

李勣对曰:“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1」

【李治一把年纪了,在疑惑为何没人向他进谏,而臣子的回应是说李治已经做到尽善尽美,无从谏。

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毕竟李治家的老父亲知名盛世奠基人李世民同志,临到老还整天被谏,他这个小子倒是尽善尽美到无人进谏,可见理论上李治的治世应该比他老父亲厉害多了。

所以李治真的如此尽善尽美?】

众人的视线不由自主的看向李勣。

李勣:“……”

李世民心情复杂:“爱卿,你…… ”

李勣自知有错,默默对李世民拱手做鹌鹑状:“臣知错…… ”

天知道,这个小皇帝怎么可能尽善尽美到无错!

臣子能够说出皇帝无错,那就是最大的错!

李世民叹息:“不怪你,臣子不敢进谏,君主定然有责。”

就不知这责到底是什么,才让臣子们纷纷销声匿迹,不敢进谏。

李勣继续鹌鹑,不敢讲话。

【李治自然不可能尽善尽美,不提那混乱的太宗子孙几乎无遗类,李唐改朝换代,皇帝更迭的事情。

咱们说其他的事情。】

【总的来说盛世的容错性是很高的,从唯结果论来看高宗治下,初期而言确实可比美贞观。

而看在贞观到盛世的百年安乐之世的份上,许多人也觉得足以把夹杂在中间的这段混乱历史,和李治的战略决策错误粉饰成功德,加以传颂。

是的,即使这个战略性错误是指对外原本安稳的属国叛乱,让吐蕃借机成长为唐王朝至始至终的心腹大患。】

“吐蕃!”

吐蕃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它靠近河西走廊……

李世民双眉紧簇,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其中的危险。

“胁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危矣。”他那个能够下金鸡蛋的丝绸之路啊,李世民感到阵阵心痛。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长安!

“但最致命的是长安危矣。”

要知道,河西走廊失守,那入中原可就和入无人之地一样。

尉迟敬德等武将掩盖不住内心的躁动:“怎么会,怎么就能让吐蕃做大!”

他们压制了吐蕃那么久,甚至扶持吐谷浑与吐蕃抗衡,作为战争缓冲地,怎么吐蕃还能作大?

房玄龄倒吸一口凉气:“吐蕃做大,将会成为李唐王朝的心腹之患!”

【678年仪凤三年,高宗派没有将帅之才又懦怯的李敬玄率领十八万唐军与吐蕃将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结果大败,狼狈而逃「1」

但有一就有二,唐军对战吐蕃的失利不仅这一次。

仪凤四年,吐蕃三万军进攻河源,再度战败「1」。

咱们二凤好不容易打通的西域再次陷入窘境,因遭受吐蕃与突厥的侵扰而渐趋衰退。

到最后,吐蕃尽取吐谷浑旧地。等灭高丽的将领率大军来讨伐吐蕃之时,已错过良机,吐蕃根本已固,主客易位,自然再次大败。「1」

或许,在当时高宗只想搞定他老父亲没有搞定的高丽来证明他比老父亲强吧。

吐蕃算什么?不算什么。

于是,轻视龟兹,轻视吐蕃攻占吐谷浑。

李治继承了李世民天可汗之名,但谁也不承认。

天山南北再次对李唐封闭,再次对李唐虎视眈眈,后期唐朝京城六陷,天子九迁的祸根就此埋下。

本来拥有李唐最大的河山到高宗死后领土面积甚至不如贞观年间。

高宗儒仁无远略,实锤。】

李世民:“…… ”

李世民也看得一个两个大:“难道他们就一直放任吐蕃做大不做任何措施?”要真是如此,那长安怎么办?西域怎么办?

“朕伐高句丽,虽未攻占高句丽,但其已元气大伤,不足为惧,主攻高句丽所获得之利益微乎其微,这孩子,怎么也打起高句丽了。”

李世民都想到了李唐的士兵在攻略高丽的时候,吐蕃攻占吐谷浑,然后李唐出不起人的窘况了。

“军事为政治让路,实乃败笔。”

看来这儿子,对外也拎不清。

未来若不解决,京城危矣,就比如那糟心的‘京城六陷,天子九迁’,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话。

萧瑀终于掩盖不住心中的不满:“吐谷浑竟也被吐蕃抢走了,吐谷浑乃吾等扶持而起的属国,一直以来就是李唐属国,缓冲吐蕃。”

更别提它对丝绸之路侧翼的遮蔽作用。

其他人的担忧更是显露在脸上:“吐蕃兼并吐谷浑,那西域、河西、长安可皆在吐蕃威慑范围之内。”

当年松赞干布就曾打过吐谷浑的主意,但他们那时候可是清晰的认识到吐谷浑的作用,侯君集等人以步骑五万相击就让这些吐蕃士兵引兵而退,遣使谢罪,而后他们只不过恩威并施,就保留和平。

而高宗时期是多少人?是十八万唐军!

十八万唐军竟然抢占不过一个吐谷浑,最后还败落而逃。

众人:“…… ”

将士还是那些将士,那看来问题就出在将领身上。

一个没有将帅之才又懦怯将军率领十八万大军。

他们其实很想说:这个晋王的识人能力,或许有待提高。

嗯是的,他们现在已经把否定,直接否定到晋王本人了。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李治是不太成功的,拥有太宗留下的基础和红利,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唐朝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没有安稳守成,领土势力完整性也不能保持,他老父亲的格局和气魄一点也没有继承到。

选士泛滥,乱封官。

“今选司取士伤滥,即日内外文武官一品至九品,凡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1」”

“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阶,始有泛阶,服绯者满朝矣。”「1」

喜爱改名,“龙朔二年更其名,咸亨元年诸司及百官各复旧名。「1」”做无用功。

为一己之私,明目张胆削百官与臣子之利

“二月减百官一月俸,雍、同等十五州民钱,以作蓬莱宫。”「1」

用百官月俸和十五州民钱给自己修宫殿。

但最让人心寒的不是上面这些。】

李世民眼睛有泪花闪烁,听到前面觉得这个儿子还有一点点拯救的希望,但是看到后面说是还有更让人心寒的。

李世民:“…… ”

难道这个儿子还能做比这些更过分的事情???

【《唐纪》记载:五月首都霖雨,洛水溢,溺民居千余家。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那时米斗四百,比太宗时期直接翻了八十倍,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1」

七月,你们猜唐高宗在做什么?】

李世民看到关中的情况早已遍体生寒。

人相食……

李世民身体颤抖。

人相食。

那时候皇帝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应该去救灾恤患,还能做什么?

李世民…… 脑子突然不敢再乱想。

在乱想他怕直接抽小儿子。

毕竟那可是关中……

【七月,唐高宗在嵩山造宫殿。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九》记载:上欲遍封五岳,七月,作奉天宫于嵩山南。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谏曰:“陛下封泰山,告太平,已与三皇、五帝比隆矣。但数年已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陛下广营宫室,劳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愿陛下恭默思道以避灾谴”「1」

所以为何前面我们说无人敢进谏,因为自褚遂良、韩瑗死后,中外以言为讳,无敢逆唐高宗意直谏。「1」

等到李善感始谏,天下皆喜,谓之“凤鸣朝阳”。

但实际上面对这场进谏,上虽不纳。

为了唐高宗自己遍封五岳的‘小梦想’,在关中“人相食”的时候,他继续在嵩山造宫殿。】

“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人相食时他竟然欲遍封五岳,作奉天宫于嵩山南。”

李世民双目圆睁,气到嘴唇发抖。

如果前头军事他可以说自己的儿子识人不明,但可以说是他自己留下的将领不够多,但现在……

“臣子已说数年已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这愚蠢的皇帝竟然还有闲情雅致造宫殿??”

他这个儿子,前明后暗,前期的治世应当也离不开他留下的文臣吧。

李世民冷笑:“他老子连泰山都没去封禅过,儿子竟就有遍封五岳的‘小梦想’。”

这梦想,真‘小’啊,小到只是一个人的想法。

这梦想,也真‘大’啊,大到需要一个民生艰难的国家财政来实现。

李世民算是看清了……

李世民看向在长孙皇后怀中瑟瑟发抖的李治,叹气,眼底是掩盖不住的疲倦:“长于深宫,无感民生之艰难,创业之艰辛,才能如此肆意妄为。”

没想到啊,没想到。

李世民没想到自己一辈子爱民如子,临到死了托付的继任者竟是这种坐视百姓民不聊生,但却胆敢准备封禅的蠢儿子。

【李世民临死前就已经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好了,打压下放李勣这种武德充沛的武将王炸给李治擢升提拔,曾经称赞过的不喜得辽东囍得卿的名将薛仁贵放着不用,也留给小儿子等他提拔捡现成,更不要提留下来的长孙无忌褚等贞观文臣了。「1」

怎么说呢,就李唐这种基本盘,对内政治清明,群贤共集,集思广益,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北边草原四分五裂,相互牵制,西边亲唐的吐谷浑作为强有力的护持者扼守着吐蕃东进的路线,让那个虎视眈眈的吐蕃压制在青藏高原晒太阳,东边的高丽经过太宗东征早已稀巴烂元气大伤。

唐王朝作为超级强者在中间超然成为仲裁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给我差不多一点 娇女御神记 刺客信仰 末世御灵师 无限武道求索 漫威电影宇宙的霹雳 超次元游戏 武林逍遥行 家业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