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顺发行的第一笔国债(2 / 2)
很快,在李自成的指示之下,大顺第一次国债,名为大顺治河债券的国债债券正式发行:
大顺皇家银行在报纸上刊登消息,宣布大顺皇家银行得到大顺户部,秘书处和皇帝的联合授权,发行大顺国债:
大顺国债以不记名票据的形式出售,所有大顺士绅百姓均可购买,到期之后可以到皇家银行的各个店铺出售,皇家银行回收的时候以本金+利息的方式支付相应的款项。
当然,债券也可以提前向皇家银行兑换,皇家银行按照实际情况支付相应的本金和利息,债券也可以在民间进行流通。
大顺发行国债的消息传播出去之后,秉承着亮态度的想法,作为公认的“大顺第一首富”,郑家一口气就认领了四十万两白银的国债:
这个数字是李自成给郑家的最高认购数额,要是李自成没定这个数额,郑芝龙可以轻松接下百万两白银的国债。
别人不清楚,郑芝龙可是对大顺海关的收入有多高门清的很……
郑芝龙带头,东南商人自然就大举跟进,接着晋商西商也不甘示弱加入了认购国债的行列。
很快,四百万两国债就被商人们抢购一空。
甚至很多商人士绅联名请愿大顺朝廷增发国债:
这些人也反应过来,这年头银子放在哪里最安全?答案当然是国库!
购买国债等于把银子存进了大顺国库,还能获取利息收入,而且大顺朝廷看起来还能续很久,不用担心朝廷垮台钱打了水漂。
最重要的是,大顺朝廷看起来还是挺有钱的,这几年四处花钱:
用后世金融市场的话来讲就是一个敢花钱的企业才是不会欠钱的企业。(当然实际上不一定就是了…)
看着皇家银行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轻松筹集了这四百万两白银的治河专款,李自成不禁感慨,大顺的商人们果真是有钱,而且更有钱的士绅还没出手呢!
李自成可以肯定,在这个时代,那些士绅肯定比商人更有钱,可惜,无论是商人还是士绅,他们的白银大多数最终不是流入田地,就是干脆存在地窖里,并没有转换为工商业。
毕竟土地是这个时代最保值的东西。
而李自成也不敢贸然设立法律鼓励工商业:
在夺取足够大的市场之前,鼓励工商业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毕竟爱尔兰破产农民无法游到伦敦找英国老爷们算账,欧洲大陆的骑士们则会在农民闹事的第一时间替老爷们干掉刁民,而在大顺……
李自成可没忘记自己是怎么起家的,华夏大地的农民起义那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