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大战一起,黄金万两(1 / 2)
郭嘉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已经预想到这一战的艰辛了。
“古往今来,参与人数最多的战争就是秦、赵二国的长平之战,双方人数近百万,但他们两国加起来的战兵绝对没有我太平道多。”
戏志才点头称道,“说的没错,而且也没有进攻过昆仑的大军团战例,只能依照古时的其他地方的大军团作战来布置此战。”
诸葛亮点点头,一挥羽扇,在地图上显现出三条线来。
三条线以昆仑山脉为主,分别画在昆仑山脉的北面、东北面、东面。
画完线后,诸葛亮用羽扇的顶点分别指了一次三条战线,才缓缓开口道:“没错,我预计以西域联邦地界作为双方交战的主战场,此外还需布置凉州一带战线、益州一带战线。”
三条战线吗?
郭嘉注视着诸葛亮身侧的地图,眼睛不眨一下。
诸葛亮指着最西边,也是最靠近昆仑山脉中央的那条战线,介绍道:
“主战场我是布置在了西域地界,以西城、宁弥为一线战场,精绝、且末为二线战场,玉门关为粮草辎重放置地,驩泥城为物资中转站。”
“主战场所布置的兵力是最多的,也是决定双方胜负的最重要一环。预计以十一万太平军、二十八万黄巾军、一万空军为主军,十万西域联邦军、五万北戎军为仆从军。”
“至于主战场帅将人选,还需主公钦定。”
戏志才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
算下来就是四十万主力军与十五万仆从军。
这对主帅的指挥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号称兵仙的韩信所参与的垓下之战,指挥的兵力也才是三十万主力军与二十来万辅军。
那么主帅的指挥能力至少要与韩信相当。
张角则默想着谁能当这个主帅。
诸葛亮?作为战略的制定者,他是合适的,也有这个才能。只是年纪尚轻,指挥过的最多人战役就是南征军攻打江东那一次。
列为主帅的备选吧。
刘备?刘备注定指挥不了大军团战役,他的才能局限在万人以下级别的战争,属于是万人以下天秀,万人以下天菜的路数。
要安排刘关张三兄弟的话,最好就是让他们哥几个当先锋。
吕布?作为待在西域最久的一位将军,他的优势是熟悉西域的环境,但吕布就是个莽夫,张角敢肯定,这家伙遇到对手,肯定不管其他战术,只想着一骑斩将。
当将军或者副帅都可以,当主帅不行。
......
张角在心里不断算着,已经有了自己一套阵容。
四十万主力军与十五万仆从军须分为前军、中军、左右二军、后军。
先锋:吕布,领一万太平军、八万黄巾军、六万西域联邦军作为前军。
主帅:诸葛亮,亲领中军十万太平军,刘关张三兄弟在其帐下听命。
副帅:曹操,董卓,分别领左军十万黄巾军、两万北戎军,右军十万黄巾军、两万北戎军。
后军主将:曹仁,领四万西域联邦军、一万北戎军。
“凉州一带战线主要是为了保护主战场的物资运送通道,须沿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陇西、汉阳、武都布防。”
“凉州一带战线布防兵力为两万黄巾军,十万地方军。”
“主帅我预计为黄忠,汉升为人老成,在守城上有一手。”
黄忠吗?
不错的人选,一手绝佳的弓术加上太平道专门为其打造的大弓。
这把大弓专门给黄忠定制的。
采用的材料是全国上下剿灭的大妖。
单说那筋都是昔日东海龙君的大筋。
如此大弓,如此箭术。
哪怕用来一人守一城也不是完全守不了。
而且黄忠的守城本领也是极佳。
诸葛亮见张角没有什么意见,便接着说道:
“益州一带战线设立原因为防备昆仑诸妖狗急跳墙,直插我方腹地,因是防备之用,所布兵力较少,以剩下的九万地方军为主要力量。”
“地方军沿广汉、蜀郡、犍为、越巂、永昌布阵。”
“主将臣打算调南征军的张绣过去担任。”
北地枪王守住一条战线应该还是可以的。
至少也是割据一方的军阀。
而且说实话,这条战线还不知道起不起作用,可能到最后这数万将士都看不到一个敌人。
就算是有敌人,那这个敌人首先就得克服从高原下来的不适应。
益州的地形也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场的几位学士知道这事情的实质。
主公都对这个主将没意见,他们有啥意见。
总不能把其他人丢过去。
郭嘉若有所思说道:“那么最应该建设的就是主战场与凉州一带战线。”
戏志才说道:“嗯,凉州一带战线重点建设的,应该是从洛阳这个中枢到玉门关的那条通道,必须保证物资源源不断的运送过去。”
“主战场重点建设的,就是城防,西城、宁弥、精绝、且末四城是与诸妖交战的战场,要按照能接受妖魔冲击的标准来建。另外就是这四城与玉门关之间的通道了。”
张角听着几人的讨论,一个大概的模型已经浮现在脑海中。
这个战争模型庞大无比,涉及方方面面,以至于让张角有些担心以太平道目前的国力支持不住这一场大战。
与张角想的一样,这个问题也是诸葛亮想知道的。
为了尽快把战略计划想出来,诸葛亮只对所需钱粮做了粗略计算,真正把控太平道钱粮的,还是郭嘉这个太平道民生总管。
“这么多的兵力投入下去,是我们的决心,同时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的物资存储足够打这么一场大战吗?”
郭嘉思考片刻,开口问道:“这么一场大战,从准备到开战,再到战毕,少说需要筹措一年吧?”
“大体是这个时间。”诸葛亮点点头。
郭嘉见诸葛亮点头,便接着算道:
“好,按照我军军饷制度来看,太平军一个甲士一年所需便是八十贯钱加二十石粮;黄巾军少些,五十贯钱加十来石粮;地方军也要四十贯钱与十来石粮。”
“这么一算下来,太平军便需九百六十万贯钱、二百四十万石粮食,黄巾军需一千八百万贯钱、五百四十万石粮食,地方军需一千一百来万贯钱、四百二十万石粮食。”
“合计一年军饷支出近四千万贯钱,一千二百万石粮食。”郭嘉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已经预想到这一战的艰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