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印鉴 “你把我家阿蛮,娶了吧。”……(1 / 2)
入夜。
赵莽服下心腹赵韬送来的汤药, 在屋内打坐调息片刻。
灰败的脸上却仍迟迟难见血色,只稍一使力,便不受控制地惊喘不止。
赵韬生得虎背熊腰, 一身黑色短打,明显的练家子装扮,瞧着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并不老辣。
可就是这么一个年轻人,已是随赵莽入京的三十名赵氏暗卫中、如今唯一的“活口”。
听得屋内喘声不止,他不禁面露担忧。
“不若……末将托人去信宫中, 寻那陶朔来为王爷诊治一番?”
赵韬思忖片刻, 试探道:“他的医术,想来是信得过的。”
何况那姓陶的若非得王爷相救、领进上京, 何来今日的风光日子。
如今在太医院谋得高位, 成了皇帝跟前的红人, 难道不该感念他们平西王府的恩情?
赵韬恨恨咬牙。
王爷被囚府上这段时日,起初那陶朔被秘密派去北疆, 来不得也便罢了。
如今回京也有半年多, 竟连个信也没来过, 遑论露面帮忙。这姓陶的也忒没良心。若不是顾念此人医术高超, 日后或还有用——
年轻的脸上藏不住事, 恨意, 杀意, 都明晃晃地写在面上。无须多问, 一望便知。
赵莽看在眼里, 不由皱眉,沉声道:“不必。”
“可是王爷……”
“他如今已入了‘那位’的眼,看不上我平西王府小小的一亩三分地。请了他来, 那药也喝不得。”
昔日功高盖主、不可一世的平西王,如今声音里却满是无可奈何的疲意:
眼下这上京内外,太多人盯着他的这条命。他赌不起。
只是,若不强撑着这最后一口气,把要交代的事办完,他亦实在无颜去见地下那群先走一步的兄弟,也……无颜去见顾离。
阿离。
不过念及这个名字。
想起那早已在记忆中朦胧的面庞,五脏六腑,竟顷刻间如火焚般痛意难止。
赵莽眉头抽动,伏倒床边,蓦地喷出一口鲜血。
赵韬见状,骇然变色,扭头便要去寻府上医士,却被身后人嘶声叫住。
“站住,莫再惊动旁人,”赵莽沉声道,“去青芜苑看一眼,阿蛮可回来了?”
“小姐她日落时便已回府……”
一提起自家这位金贵的大小姐,赵韬心中便叫苦不迭。
可瞧着赵莽神色骤冷,一张森严的黑面覆了寒霜,便是难掩病气,气势同样逼人。
他终是叹息一声,面朝床榻跪下:“那时王爷正在调息,末将轻易不敢打扰,而且,”他原就浓密的两道眉毛,此刻愈发皱成两条显眼的毛虫,扭捏了好半会儿,方才低声道,“而且,小姐是哭着回来的。”
他自幼便跟着赵莽学武,算是赵家半个义子,这么多年看下来,更比谁都清楚,赵明月是赵莽心头的一块肉。
从前在辽西时,别说真掉眼泪,便是光打雷不下雨、假模假式地一张嘴,无论她犯了多大的事,到最后,也总是轻轻揭过不提。她说东,便往东,她说西就往西。
除了军机大事外,这赵家的里里外外,大事小事,什么不由得她来?
赵莽就这么一个女儿,早已说定,日后的一切都是她的。
是以,驻扎在辽西的一十万赵家军,亦人人都清楚:谁要是娶了他们赵家这位千金,便是赵家军未来的大统领。
王爷病成这样,他哪里敢把大小姐那哭得跟天塌了似的、梨花带雨的情状说给人听?
“哭了。”
果然,赵莽失神般喃喃自语着,不断重复着这两个字。
赵韬只恨自己嘴笨又藏不住事,想从旁安慰两句、都不知从何说起。
正手足无措间。
却听赵莽似哭似笑,又幽然低叹一声:“哭了,哭了就好啊——”
哭了就好?
赵韬几乎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表情一瞬怔忪,僵在原地。
赵明月却正是在此时哭着跑进院中,推门而入。
见赵韬傻呆呆站在父亲床边,只觉这木头无趣又晦气,当即凄声道:“你滚!”
她声音已哭哑,精神气却仍十足,一手指向门外,“我与阿父有话要说,你滚出去,不许偷听!”
赵韬哪敢驳这位大小姐的意,与赵莽对了个眼神,当即应声离开。
走时,还不忘把门带上,把院门锁好,领了众仆在院外候着,以备“不时之需”。
屋中,一时只剩下赵莽与赵明月父女两人。
赵明月哭得两眼肿若核桃,抽噎不止。
赵莽自是心疼,伸手轻拍床榻,示意她坐下说话。她却不依。
反而双膝一软,径直跪下,把今日受的委屈一一说来,又将留了通红指印的腕子递给父亲看。
“魏弃,他不愿来也就罢了,却还这般折辱女儿,简直欺人太甚!”
赵明月哭道:“他甚至命人向陛下检举揭发,害得陛下将阿治急召入宫……方才,方才阿治找了人来传话,说他日后再来不了了!唯一一个能陪女儿解闷的人也没了!连咱们王府周围那些讨人厌的锦衣卫,眼下也增了数倍不止……”
她说着,膝行到榻边,望着满面愁容的父亲,美目盈盈,泪水如洗。
“阿爹,那疯子恨毒了女儿……他分明是在报复我!他是在报复我啊!”
报复她昔日的见死不救。
报复她曾在怒火熊熊中、伸手添的那一把柴。
如今的平西王府,与昔日荒草丛生的朝华宫又有何区别?难道,真要把她困死府中,他才顺心、才满意么?
赵莽看着女儿单薄背脊颤抖如风中枯蝶,知她确受了此生从未有过的莫大委屈,一时心痛如绞。
却仍只能强压住喉口腥气,轻声宽慰道:“那七皇子本也配不上你,”赵莽说,“阿蛮,你更看不上他,何苦一直让他围着你转?趁此机会,断了来往也好。”
“可是阿治至少还愿意来看我!”赵明月尖声道。
少女坐倒在腿上,纱裙席地,止不住地呜咽:“而且,只有他,他愿意替我向三哥传话。三哥如今拒了与解家女的婚事,他的正妻之位,本就是留给我的,偏偏这时出了事,偏偏要这时……”
她越想越气,也越想越恨。
只觉老天作弄,心下凄苦不已。
“不。”
赵莽却无奈摇头,定声道:“阿蛮,三郎亦不是你的良配。”
“阿爹!”
赵明月身形微僵,悚然抬头,瞪大一双通红泪眼:“你、为何连你也这么说。你先前明明答应过我,你说过会为我考虑,让我嫁得如意郎君,安稳一世……”
“如今的世道,谁活得安稳?便是九五之尊、坐在龙椅上的天子,尚且夜不能寐,不得安宁,”赵莽苦笑,“阿蛮,你难道还不清楚我父女二人如今的处境?”
他言罢,伸出满是老茧的大手,想扶女儿起身,却又被满脸不可置信的赵明月猛地挥开。
“你撒谎!你不过是为了吓我,你又撒谎!”
她说:“我们迟迟不归,便是消息传不出去,可赵一他们也不是傻的,发觉不对、迟早会发兵上京。如今、如今我们困于府中,也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何况我们有二十万大军!一十万!阿爹,上京能押住我们,却轻易杀不得我们。再不然,你……”
她的声音突然抖簌起来。
眼神也变得飘忽,几乎不敢直视病榻上的父亲,只低头盯着被自己手指揉皱的裙角不放。
许久,方才小声喃喃道:“阿爹,其实,只要你让一步,你让三哥娶我,你把赵家军的印鉴给三哥……”
她是赵家女儿,她嫁给谁,赵家军未来便归谁。
而三哥是陛下最看重的儿子,是未来的储君,她迟早要嫁人,嫁给三哥,两相欢喜,有何不可?
陛下不过是忌惮他们赵家的兵权,又觊觎辽西之地,可阿爹老了,病了,迟早,这兵权都是要交出去的。交给自己的外甥,给自己的心上人,又有何不可?
赵莽看着眼前的女儿,久久抿唇不语。
一时间,空气仿佛凝滞,困得人呼吸不得。
纵然赵明月习惯了在家说一不一,也不由地,害怕今日这般沉默的、令人看不透的父亲。
可——她更害怕这看不到头的苦日。
心跳如擂鼓间,少女紧咬下唇。
泪流干了,不再哭了,便又摸索着拉过父亲冰冷的手,“阿爹,”她说,“阿爹,女儿只是怕,女儿不曾有别的意思……我只是过够了这样的日子,我不想再被困在这里,你就成全了女儿,好不好?我少时便心慕三哥,他十五岁便在军中历练,赵一他们也会甘心认他为主……”
话音未落。
“阿蛮,”赵莽却忽的打断她——声音平静,语气近乎凄清,他沉声说,“从前阿爹只觉得你年纪尚小,不懂事。可原来,你早已什么都懂……亦什么都明白。”
赵明月一怔。
心底如滚油沸腾,她怔怔抬起眼睛,“阿爹,你在说什么?”
“你与你姑母太像了。”
“……”
“你们啊,你们皆是这般女子——”
赵莽说着,颈边的青筋颤抖不止。
可他终究没有甩脱她的手,也没有舍得对这个如珠似玉、自幼受他宠爱至今的女儿说半句冷语。
只是在许久的沉默过后,轻轻反盖住她的手,“阿蛮,若你不是我赵莽的女儿,”他说,“或许可择一良婿,恩爱终老。从前,爹也是这么想的。”
“阿爹……?”
“可是阿蛮,你忘了。赵一的女儿,前年刚嫁与陈副将。我们上京时,他的外孙女儿尚在襁褓之中,生得玉雪可爱,他每日抱着外孙女儿,看起来简直不像个将军,倒像个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寻常老翁。还有赵五,昔年行军打仗,他的妻子被敌将所俘,惨遭□□而死,他此后再未娶妻,四十岁那一年,方才抱养了一孤儿,那孩子如今不过四五岁——”
“阿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