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百越一年三次熟,一熟亩产四百斤》(1 / 2)
【纵观华夏发展,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占据半个百越却依旧被秦国暴打。秦始皇收服百越之地,将其纳入华夏版图,百越依旧是荒芜之地。汉朝四百年,百越大部分还是烧一片地,播一次种的刀耕火种模式。</p>
一年三熟?不存在的。</p>
亩产四百斤?不存在的。】</p>
仙幕说的轻松,看着视频的大秦人心却在滴血。</p>
王贲和蒙恬心在颤科,他们欲哭无泪:那个啥汉经过了四百年还没有把百越之地开发出来,这实在糟心的很啊!”他们的战功啊……两个相同想法的人执手相看泪眼。</p>
然后……嫌弃,大老爷们有啥好伤心的。</p>
王贲搭着蒙恬的肩膀,笃定道:“那个汉朝一看就是倒霉催的没有仙幕,没有发现百越的好。”</p>
蒙恬猛点头:“对对对,你看百越一有不对仙幕就来告知我们,我们一定可以顺利开发百越的!”</p>
嘴上说着调笑的话,但实际上两个人比谁都严肃对待这件事情。</p>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自己,他们身后跟着的是四五十万的将士,伏尸百万真不能开玩笑的。</p>
以将士的身份看是一种,但许弄却看出了不同之处,他对看向他的秦始皇说道:“陛下,汉时百越的发展情况与我们大秦相同,可见当时他们确实没有发现百越之地的优越。</p>
但仙幕没有讲到汉后的唐宋元明清时百越的情况,后世子孙定是解决了百越能使人伏尸百万的弊病,让其变成拥有良田好种的一年三熟亩产四百斤之地。</p>
秦始皇面色沉静:“华夏农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秦汉没发展,后世之人流血后就发展起来了。</p>
若按历史,百越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人命堆积后才能发展成那亩产四百斤的肥美之地。</p>
不仅仅观星殿的人在揪心,整个大秦观看这个视频的人都在揪心。</p>
小韩信口中咬着烧饼,眼不离仙幕:“百越发展慢,应该和它的气候以及地形离不开关系。”</p>
他在脑中把百越的地形图以及行政图和气候图一整个覆盖在一起,于是一个集合地形、行政与气候的完整地图就出来了。</p>
“百越气候潮湿多雨也算是有利有弊。气候温热湿润代表水网密布,沼泽随之而生,地下处处是陷阱。”韩信想到光</p>
他们的大山中会出现的东西,怕是百越之地更为多,“湿润也代表草木植被茂盛,最适宜动物生长,大小型蚊虫蛇兽定不在少数。</p>
小韩信点头,“这两点可以死两批人。”先头兵被沼泽和动物杀掉。</p>
还有什么呢……</p>
小韩信咬着饼子想脑中的地图,他这里没有竹简,也没有绢帛,纸张也不可能凭空而生,唯一能记住仙幕知识的也就他的脑袋了。</p>
“炎热潮湿的茂密森林中常有瘴气,蚊虫叮咬也会带来疟疾,再加之士兵或移居的百姓水土不服。又可以死两批人。因疾病和水土不服死掉的中间部队。</p>
“打下来短时间也没用。”韩信想到暴雨天后村中黔首得翻地的场景,“土壤潮湿黏腻不适合种植,除非修郑国渠那般的水利工程。”韩信记得仙幕盘点的始皇功绩中就有修郑国渠和灵渠,“这改善田地可是一个大工程,怕是又可以累死人了。这是死的第五批人。</p>
“百越多丘陵,吴越、瓯越、杨越之地与旧楚离得最近,受到楚地中原文化影响较多再加上为平原地带,怕是最容易被制服的。有武夷山这等天险相隔的闽越次之。”这边会死人,但应当不会死太多人,也是第六批死人之处。</p>
再深入想小韩信就觉得玄了,他皱眉思考道:“但南越、西瓯、骆越就没有那么容易。那几处群山环绕,特别是西瓯、骆越距离中原最远,野性难驯,打不赢还可跑回山上打游击,大秦深入西越则会被砍断后勤……”</p>
小韩信深吸一口气,这第七批死的人浮尸十万也不是不可能。</p>
对于西瓯、骆越看来得徐徐图之,丘陵天险也是双向保护,前面打一处发展一处才是真。不能妄图一口气吃成大胖子。这一点那个王五丞相般的人才可能会适合。</p>
能智取就不能硬杠。小韩信想到那善于揣摩人心的谋圣李四,他觉得对于西瓯、骆越用谋圣计可能比较适合。</p>
小韩信叹气,也不知道遥远的四百年后,唐宋元明清的后人是如何把如此难啃的百越之地变为沃野干里的好地方。</p>
如若能完全通晓这一过程,怕是未来攻下这颗地球上的哪个季风气候他们大秦都可以做踩在巨人肩膀上的人。</p>
仙幕是会辜负众人期望的吗?自然不是,他可是恨不得直接一股脑把后世知识整个塞</p>
给秦朝百姓,让他们一下子奔小康的仙幕,当下就给整个大秦直播起了农业应当如何发展才能发展成为一年-年三熟亩产四百斤。</p>
【农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虽然确实可以一下子飞奔到亩产四百斤,但因为先民们当下认知</p>
的局限性他们很达到亩产四百斤。】</p>
被称之为先民的大秦百姓更为专注。</p>
认知局限性?局限了他们?</p>
【若要看华夏整个农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p>
【首先是农业萌芽阶段。万年前的这一阶段类似现如今百越之地和很多热带地区百姓的耕作方式——粗放农业,百姓们的劳作方式主要是采集和渔猎模式。】</p>
关于这点秦始皇深有了解:三皇五帝应当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燧人钻木取火;伏羲制网驯家禽;神农尝百草种五谷创刀耕火种。他自比德兼三皇功高五帝,自然会对三皇五帝的历史有诸多了解。</p>
在秦始皇身旁的墨家钜子听到秦始皇的话,摸着胡须思索道:始皇陛下说的三皇五帝好似和《吕氏春秋》中不一样,它上面说三皇之一有女娲。”当初吕不韦把那书悬挂于咸阳城门说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时他还去围观过嘞。</p>
乍然听到吕不韦和那本《吕氏春秋》的名字,秦始皇心中复杂。那本《吕氏春秋》杂采诸家,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无为而治为基,用儒家伦理为尺,收墨家公正观念、名家思辨逻辑、法家治国巧技、兵家权谋变化和农家地利追求。</p>
本是最适合一统后的大秦,但因着在一统前就斥法家严刑厚赏乃衰世之政,为惨少恩,想劝他采用儒家为主的杂家而被他弃之不用。</p>
终归是当时的需求和现如今的需求不一样。</p>
仲父……</p>
王相看这墨家钜子的性格就和大将军张三一样,怎么尽在他家陛下面前瞎说,出口道:三皇五帝之人选争议颇多,无须纠结。</p>
随后他开启另一个话题:第一阶段的发展应当是每个需要种植粮食的人都需要经过的时期,但后面每个地方的差异就会导致发展进程不一样。</p>
孔鲋抚着胡须道:这种地方的人很适合行进行教化之法使其懂礼节,知仁义……当然得在教导我大秦的耕种方式后。</p>
说完这句话,孔射悄悄地看向农家方向,看到许弄缓和下来的表情松了一口气。</p>
这些人哦,一点都不知道尊老爱幼,若是教化在温饱之前,他怕是这个朝堂上又得争论不休了。</p>
【萌芽阶段也叫做新石器时代,产生农业,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基础。</p>
中原的大地的温带季风气候好处是适合早期人类的生存,但四季分明的特点让先祖们如若一直维持粗放农业注定会有人饿肚子,于是在困难中螺旋式上升的中原大地先祖们,就经过一系列探索。</p>
中原比百越更快的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阶段。】</p>
关于这点观星殿的百官们纷纷兴起了猜测兴致。</p>
“三皇五帝后明显就是夏、商、周时期,所以这一阶段定是在夏、商、周。”</p>
农家学子听到其他人的猜测也不客气,今日这视频可是他们农家人的主场!</p>
“农业技术发展那个应该指木、石、骨、蚌材质制成的耒耜、石铲、石刀、石斧那些农具吧?”这些他们的农家本家可是都给他们讲过的。</p>
说到农业他们心中就自信满满:我们现如今用得可比他们那时候先进多了!</p>
当农家学子在讲他们用的先进,旧六国某些偏远地方的黔首们则看向家中的那些农用工具,他们拿起石铲、石斧:“工具,是这些吗?”</p>
他们也只买得起这些了,那些铁铜器还是有些昂贵,他们……襄中羞涩。</p>
当然也有人能够买的起铁制的耒耜,贫富差距在哪里都有。</p>
【依据我国考古人员对商代遗址的发掘,里面广泛发现以来挖土的痕迹。甚至在新干商墓中发现了青铜耒。就如甲骨文的‘耒’字,意为耕艺起土的农器之形,可见那时候农耕工具确实发展起来了。】【1】</p>
仙幕说着就把那个有两个扁平齿的青铜耒展示了出来。</p>
看到那个青铜耒百姓们齐齐发出惊呼声,看样子这是商代的青铜耒?商代的东西这些后世之人竟然也可以拿得到?</p>
“这就是青铜农具啊,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呢。”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些甚至想要伸手试图盼攀附仙幕上展示的青铜农具。</p>
而秦始皇就不如百姓们那般惊奇。</p>
他只觉得</p>
惊恐,他看到了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