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二更君 青梅竹马,班师回京(1 / 2)
宫中, 良妃娘娘得知杜家出事,痛心疾首,晕厥在地。
醒来后身体一直欠佳。
太子殿下几乎日日进宫探望。皇后娘娘也格外上心, 命御医常驻在栖梧宫, 好生照看。
之前杜家出事的消息传回京内之后,皇帝特意召唤太子询问详细。
李星渊只说也才知道, 因为杜家跟太子关系非常,皇帝欲把调查此事之责交给太子。
“皇上, ”李星渊恳切说道:“杜家乃是儿臣母舅, 只怕儿臣需要避嫌, 不如还是交给御史台追查。”
皇帝思忖道:“既然这样,那就由东宫派出两个人, 再叫御史台协助就行了。”
派去的人调查了数日, 无非是当日起了山火, 火借着风势,烧毁了大半个林子,又把杜家的别院卷了进去。
这场火无法抢救, 别院里的人都已经烧的尸骨无存,据说事发的时候, 杜家父子都在, 不幸罹难。
如今县城内,杜家只剩下一位老太太和几个女眷而已, 竟无子嗣存留。
皇帝听闻,很是叹息,只说:“这也是天意,命该如此,罢了。”
又吩咐太子, 命人好生抚恤照料杜家的女眷们。
栖梧宫这里,日常有御医前来调治,宫内驻守的御医也不敢怠慢。
半月后,良妃的身体稍微好了些,这天在太子觐见的时候,良妃终于问起杜家的事。
其实,良妃身边的宫女已经向她禀告了御史台查证的结果。
但良妃心里还是有些疑惑,终究要问一问太子才得明白。
李星渊垂首说道:“舅舅的别院建在半山上,先前又正是秋冬时候,很容易起山火,那种地方火势一起就无法救援。偏偏那时候他们都在里头,来不及逃出。”
良妃听了这两句,已经滚滚的落下泪来。
“母妃却要保重身体,舅舅他们在天之灵,也不愿见母妃如此伤怀。”太子安慰说道。
良妃擦拭了泪:“我本来以为如今你贵为太子,你舅舅他们家里……到底也会跟着沾光,就算不是显赫一方,但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惨烈的境地。”她深深呼吸,见屋里无人就小声的问:“星渊,你真的查清楚了吗?的确是意外不是人为?”
太子不动声色地问道:“母妃这句话何意?”
良妃低低道:“你不要怪我多心。这多年以来都没有人理会过杜家,你舅舅他们也一直都安分守己并没有弄出什么事端。如今你才入主东宫多久,就忽然生出了这样一件惨绝人寰的’意外’,我不能不多想,会不会是别人嫉妒你或者不想让杜家好起来……”
太子听到了那一声“安分守己”,想到杜家在昙宫的所作所为,那些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的行为,要不是他亲自赶去,连他也不能相信。
就算此刻良妃为那些孽畜而伤心,太子也不后悔自己所做,那对父子本就罪该万死。
李星渊心中决绝,面上还是温和安抚说道:“母妃这么想也是人之常情。连我起初也有点怀疑,觉着太巧了些。可是此事也有御史台一起查证。我想应该是不会有错的,连皇上也说了此系意外。”
他当然是想让良妃忘记此事,不要去追究。
良妃捂着脸道:“那几日我曾跟你说过,你舅舅问我求救。他当时在我梦境中处境凄惨,我还以为是我胡思乱想,原来竟成了真的。”
太子竭力抚慰了半晌,正好太医来送药,太子亲自喂了良妃服药。
良妃睡下之后,太子起身来到来到外间,他看了看地上的炭炉,又看了看旁边儿的两名太医:“这两天你们就在此好生照看着娘娘,若娘娘有个不妥,孤拿你们是问。”
两名太医躬身应答。太子出门之前,止步回头又道:“谨慎些,要是有什么异样,也要如实禀明。”
太子离开的时候,正看到皇后娘娘宫中的嬷嬷,又带了许多补品之类前来,看见太子,众人急忙行礼。
湘州。
卫玉临离开沙洲之前,顾老翰林又派人来请她过府。
卫玉寻思这一走,不知回来是什么时候,便欣然前往。
这一次她学乖了,带了宿九曜。
老先生老早立在门口等候迎接,一同入了府内,到厅中落座。
见卫玉也大有起色,顾老先生道:“可喜可贺。听说本地各色事务都已经处置完毕,可喜你的身体也大好了。今日我略备水酒。一来是相谢上回,二来也是送别之意。三来,还是那件事要跟小卫你商议。”
卫玉一听,想起上次老先生所提结亲的事,不由看向旁边宿九曜。
顾老也看了一眼小九爷,呵道:“老朽原先便十分属意九爷,上回又跟卫巡检一同舍命相救了婉儿,我那小孙女儿听闻后,十分感激……”
卫玉咳嗽数声:“顾老,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所幸姑娘无碍,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老先生连连点头。
卫玉稍微犹豫,在他开口之前道:“正好我也有一件事想同你老人家商议。”
老先生便问何事。卫玉先向外看了一眼,宿九曜会意,起身走到外间。
卫玉这才道:“晚辈想说的就是,小九跟姑娘那件事。还请作罢。”
外间,宿九曜虽出了门,却并未走开,以他的耳力,自然听得清清楚楚。
“什么?”老先生惊叫,忙说:“卫巡检你该知道,婉儿并没有失了清白,如今你这样说,难道是嫌弃她?”
卫玉忙起身正色道:“您老误会我了,那日我是亲临,自然知道姑娘并未如何。何况,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姑娘真的如何,卫玉也不为挂怀,毕竟歹人为恶,却计较无辜女子,这岂不是丧心病狂违背天理?我卫玉自问不是那些腐臭不堪之人,又何来嫌弃一说?”
老先生听她说的严重,松了口气:“那你为什么不肯答应此事?”
卫玉苦笑:“实不相瞒,我原本真的是想把小九的终身定下来。可惜天不从人愿,这孩子自己牛心古怪,倔强的很。”她重新落座:“老先生自然不知道。之前在顺德府的时候,郭知府因惦念他的为人,特意写信过来,有意将爱女许配给他,言辞恳切。我就跟小九说过此事了,只要他答应,我立刻就会回信同意这门亲事。”
这话老先生并不怀疑,毕竟如此出色的少年后辈。每个人见了都会喜欢。
“那他怎么说?”
卫玉原先应允顾老,是想借机打发了小九爷——万一他跟顾小姐看对眼呢。
可如今越发明白他的脾性,知道就算提此事也是白搭,而且也不太想就如此“粗暴”地推他出去了。
她本来是想说宿九曜的性情怪异,绝不肯答应亲事等话,但是此刻说这些话,虽然是实话,可在顾老先生听来,必定认为她是借口推拒,并无诚意。
如果更误以为他们疑心顾小姐如何之类,那就更不好了。
于是卫玉道:“他自然是不肯的。我因为见他不肯答应,还责怪他不懂事。后来逼问了几句才知道,原来他在豫州那边似乎有个不能忘怀的……青梅竹马的姑娘。”
顾老先生一惊:“啊?”
卫玉撒谎而不脸红,煞有其事道:“他原先是豫州那里过来的,老先生自然应该知道吧。”
顾翰林点头:“他们有过婚约了?”
“据我所知,婚姻之说倒是不曾有,只不过少年人嘛。总会有些偏执不肯回头的念想。”卫玉叹气:“尤其他又是那样的性子。我也实在是无法。”
老先生思忖半晌,却竟了然,呵呵笑道:“老朽看来,这也是人之常情,所谓年少而慕少艾。像是小九爷这般年纪,风流少年,真的有什么青梅竹马,也是一桩美事。”
卫玉见他如此豁达,自己也松了口气:“小姐是个有福之人,又有您这般疼爱,将来一定可以觅得佳婿。”
唯独那青梅竹马四个字,像是一滴水落下溅起了涟漪,让她心里微微恍惚。
顾老先生其实也并不想纠缠,只是先前毕竟已经提出了亲事一说,虽然经过这次不测变故,但也不能就立刻杳然无信。
所以才要确认一番,如今见他们并无此意倒也罢了。
毕竟,说句世俗的话,人家连堂堂知府大人的亲事还要拒了,何况是他们这退下来的翰林之家。
就在两人已经说完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响动。
有人说:“小姐来了。”
院门口处,却见顾小姐搭着丫鬟的手走进来。
谁知才抬头,竟先见到了门口的宿九曜。
顾小姐呆呆的看着小九爷,一时间挪不动步子。
直到老先生跟卫玉走了出来,顾小姐才反应过来,急忙行礼,眼睛还好奇地瞥向小九爷。
原来顾小姐因为先前见过卫玉,竟先入为主的喜欢上她。
谁知道又见到了小九爷,宿九曜比起卫玉,更有一份惊艳之感。
顾小姐毕竟是小女孩儿心性,此刻瞪大了眼睛,一时都不知道要看哪一个了。
择日,卫玉离开了沙洲,去往桃县以及旁边几个州县走了一圈儿。
这一番盘桓,已经将近年关了。
到达白雪峰下,本地的聚居异族众多,事体比其他地方更加复杂,卫玉只得打点起精神。
幸亏身边又多了一个剑雪,办起事来,如虎添翼。
在这期间,卫玉终于也绞尽脑汁写了一封回信给东宫,本来想让剑雪带回去,可剑雪还是留了下来。
也不知道她是贪图小九爷的手艺,还是因为太子殿下另有所命。
卫玉猜测是后者,毕竟剑雪不是那种因私忘公的人,她也绝不敢违抗太子的意愿。
这天,卫玉去雪峰山调节两族之间的纷争。
她很习惯处理这些人情关系,又加上心思细腻,能言善辩,手段高明,风姿如玉,所有艰难的事都迎刃而解,调解的服服帖帖,顺顺利利。
毕竟没有什么比得过之前在纪王府和东宫的那些人情来往,关系复杂的。
经历过那些之后,处置这些地方事务自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