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个仆役命运的转折(2 / 2)
张何笑道:“自今日起,你就是我府中书佐,月俸四百钱。”
李昆再次叩谢,一次不经意的对话,就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逆转,他一边叩谢,一边心里也在感激满神佛,当然最感激的还是在南阳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没有这个机会,他仍然无法脱离他原本所在的那个阶层。
李昆激动不已,岂不知张何的心里也不平静。
他的想法是必须找个机会尽快去南阳,把儒家遗失的经典,甚至把那位隐藏在南阳的大儒请出来,这对他来可是意义非凡。
只要获得儒家现存几位大儒的认可,那么这滔之功,就全是他张何一个饶了。
“李昆,像你们这样的人,从南阳出来的还有多少?”
张何心想,自己能慧眼识英才,别人未必就不能,如果像李昆这样的人非常多,搞不好这个功劳还要被人抢走。
李昆答道:“大概有上万吧。”
“多少?”张何差点没跳起来,像李昆这样的,如果有上万的话,那就太不可思议了。
毕竟李昆也只在南阳学习了一年多点的时间,就已经能够达到非常高的水准。如果上万人都像李昆一样,那还撩?
不消几年,南阳必将成为儒生的圣地啊。
想到这里,张何想要去南阳的心思就更重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不能走,除了相州之外,镇州也是由他管理,这两个地方都要了解透彻,要完成迟国公给他的重托,可不能仅听别饶言语就轻信。
因此张何打算孤身一人,先把相镇两州走一遍,一方面算是了解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管辖的区域实情的一个了解和掌握。
在军中做军司马的经历,让张何明白,有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自去看,去问,去想,才能得到真实的答案。
属下的话,七分真三分假都已经算是实诚人了。
九月下旬,当隆庆带着濮阳县最终所有稻田的产量回京报喜的时候,张何也找了一个借口,要离开相镇二州一段时间,政务暂时由治中韩松管理。
接着他就为自己稍做装扮,独自一人飘然远去了。
魏国京都大业,隆庆正在眉飞色舞地向魏武帝汇报这一季在濮阳实验稻田后总的粮食产量。
“父皇!难以置信!真的难以置信!”
尽管这段时间,濮阳县猛增的水稻产量给他带来的冲击已经渐渐平息,可是当他向魏武帝分享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激动的心情。
“父皇,每亩地增产三倍以上!最低三倍!最高甚至达到了五倍六倍!真的难以置信。”
隆庆把最终的稻田产量明细单子列了出来,要求县令曾平和各乡的乡老在详单上按上手印,以证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魏武帝初始还有些不信,可当他接过隆庆递过来的详单后,仔细看了上面列出的各乡土地面积,第二季稻栽种的时间、亩数和收割时间,产量。
终于,魏武帝的脸色由冷静变为惊讶,再转为凝重,最后才化为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