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寿宴,秦国讳正?(1 / 2)
“廿九年正月戊子,泾阳县令黑夫破掠人案。擒掠人者梅媪,处磔刑。”
陈平位居县寺,颇有几分后世师爷的风范。他是撰写于麻纸上,但写完后总觉得不太对劲。他看向正在打哈欠的黑夫,轻声问询道:“君上,这么写是否不太合适?”
“怎的?”
“平在阳武,曾听闻秦国讳正,故更正月为端月。”陈平顿了顿,继续道:“平记得,琅琊石刻中也更正为端。端平法度,亦或者是端直敦忠。”
“哦,是有这法。”
避讳这事,其实春秋时期已樱是谓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不过,远远没达到后世那么夸张的程度。比如晋国有位公子,他就与先祖同名。至于所谓的改正月为端月,反正南郡洞庭郡都没这事。最起码,黑夫在很多官方公文上都瞧见了正月。
“陈生喜好黄老之术,对秦律还是不够了解。”黑夫顿了顿,轻声道:“今后若是得空,陈生还是得多多诵读。若不通律令,也就难为秦吏。秦律并未明文规定讳正,所以云梦诸多公文皆用正月。廿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廿八年正月辛丑朔……廿九年正月甲辰,安陆县丞磐……”
黑夫边边将对应的公文取出,经过核对后陈平也是有些懵。因为他发现这些公文是端月和正月互用,有的用端月有的用正月,毫无规律可言。
“喜君曾言,此事皆随心意不必纠结。同样的事物,换个地方可能叫法就不同。就这乌鳢,有地方称为乌鱼有的则称墨鳢,还有的叫黑鱼。实则的都是相同的,只是称呼不同而已。不光正月端月,还有人秦国讳楚,所以更楚为荆。”
“此事平亦有所闻。”
陈平则是点零头。
他对讳楚这事倒没往心里去,秦国讳楚,无非是因为秦庄王曾更名为子楚,所以用荆避讳。可楚的本意就是荆条,是谓:维女荆楚,居国南方。
在庄王前,荆楚便经常混用。再昔日韩非着书,希望能借此存韩。是否讳楚,他肯定比后世之人要懂。然而他所写的文章里面,同样是荆楚混用。要是真的讳楚,韩非此举不是自寻死路?
包括《吕氏春秋》内,同样是荆楚混用。乃至于后世太史公所撰史记,亦是如此。难不成汉朝的太史公,还得避秦庄王的讳。
黑夫对这事可太有发言权了,穿越前他就经常听到各种谬论。还有的始皇帝自称为朕,是因为通其名‘政’,所以便规定为皇帝专属称呼。实际上朕这字老早就有,先秦时期更是男女老少皆可用。屈原在离骚中第一句话便是:朕皇考曰伯庸。
秦国避讳正这法,自古就樱但后世挖掘出的秦简,也就是他所看到的那些,便已经将此事推翻。
“秦国的确是有其避讳,昔日皇帝就曾下令曰:黔首徒隶名为秦者更名也,敢有弗更,赀二甲。”
黑夫踮着脚又取出卷竹简,上面则是皇帝下发各郡县的明文规定。当时云梦恰好有人名秦,然后就被迫改名了,所以他记得相当清楚。若真的讳正,肯定是会下发具体的文书,但可惜他从未见到过这条律令。
“原来如此……”陈平是若有所思的点头,苦笑着道:“看来,还是平怠惰了些。虽喜好黄老之术,却对秦律知之甚少。就连避讳之,轻信各地谣言。”
“所以,以官方为准。”
黑夫也没往心里去。
陈平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校
他自个也没闲着,同样是在翻看竹简。这几日他走访了泾阳各乡各里,对当地情况也算是有了初步了解。这些簿册卷宗,皆是萧何整理出来交由他过目的。包括些陈年旧案,至今还未抓获凶手。
再有便是泾阳的闾右豪族,除开本就有的地方豪强,还从诸侯各地迁来有上千户富户。
根据黑夫观察,其实泾阳人均并不算穷。可偏偏因为诸多原因,贫富差距极大。富饶钱花不出去,越攒越多。贫户则是没有来钱的路子,手里更无多少闲钱。所以还是得要振斜地商工,得想法子让这钱流通起来,最后方能令贫户过的更好些。
“君上,可曾听皇帝寿宴?”
“嗯。”
“君上昔日所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平以为甚好。皇帝寿宴,下来宾。平已打听过消息,君上身为县令也需着使臣献礼。不知道,君上可有何想法?”
“早已备好。”
“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