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玉藻前·初见·中(1 / 2)
特别是看到又已经被海水冲得干干净净的海滩,在初升起的星光璀璨映照下显得更加洁白的时候。
黄昏时分海滩一战时留下的尸体和马匹,早已被涨起来又已退去的潮水冲刷得再没有半分痕迹。
郭来站在海滩上,看向远方星沉大海的一望无尽,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
他不由深深地吸入一口凉气,十月的凉意瞬间充满了胸腔,又再冲入本已十分清醒的大脑里。
“山河破碎,生命也是如此轻易地逝去,最后终究是了无痕迹!”
他不禁叹了一口气,吟唱出《诗经·王风·黍离》的几句古诗来: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只不知为何,郭来脑中突然闪过这两句古诗,耳中海浪拍打沙滩礁石,只觉得心里突然有些烦闷。面对大海,不由大声吟唱出来前面的两句。
又再一声叹息中,看向了似乎风平浪静的海面。
大海很大,装得下很多水,也容得下很多鱼。自然,也能容得下许多的烦恼。人们在烦恼的时候,若是能够看看无边无际的大海,心情通常会变得好一些,宽广一些,也会开朗一些。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郭来正自喑哑间,左近忽然“筝”的一声响,却有古琴之声传来。琴声清越间,有个女子的声音吟唱: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女子却吟唱的,却是他方才吟的《诗经·王风·黍离》的后面几句。
女子声音清澈,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郭来突然在之间听到,不由一惊。
原来郭来自半山营地一路走来至此,沉于心思,竟然不曾察觉到在旁里还有人在。
郭来转过头,寻着声音出处,抬眼看去。隐约可见左首十余丈之外,海滩礁石之上,原来竟是立有一个六角的亭子。
亭子独立礁石之上,海潮已退,礁石前面一片白茫茫沙滩。亭中石案上有一盏油灯,在纱笼灯罩中灭明闪动。
虽在石上亭中,那橙黄透彻的灯火,却并没有被吹拂过的海风扑灭。
灯火虽小,但在这无边的黑暗里,却也已显得很明亮。泛着微黄的油灯,已将仿佛是星空海浪间映画出来的六角亭子,照得温暖而明亮。
郭来远远看过去,亭中似有一红衣女子,正在案前灯下席地而坐。而那筝筝之声阵阵传来,却正是那红衣女子手拂过亭中石案上的古琴。
郭来见状,心道:“原来早巳经有人先在此处。”
想来是自己心里有事,虽是后来至此。但亭中灯光闪烁不定,在满天繁星,一钩弯月下。只顾着看这海天一色,对周遭的境地,竟是丝毫未发觉。
“自己在海边长吁短叹,却是反而扰了他人的清静。”
想到此处,郭来不由自失一笑,抬手冲亭中之人抱了抱拳,说了句叨扰,便欲转身离开。
却又听亭中古琴“筝筝”有声,亭中女子那缥缈虚无却又声扬清朗的声音又起,吟唱道,
“无将大车,祇自尘兮。
无思百忧,祇自疧兮!”
郭来正迈出脚步,听到亭里的女子吟唱出来这几句,却是一愣。不由又收回脚步,停下身来看向那亭中的红衣女子。
只因自己先前随口吟唱《诗经·王风·黍离》。
原意是东周大夫行役至西周旧都,见宗庙宫室荒废,内心悲切。
亦为自己内心之忧不能为他人所懂得。
郭来因感世道无常,便借了唱出。
而亭中女子却在琴声中接了先前《黍离》的余下几句。
女子似乎是已经在他方才吟唱的诗歌里,听出了郭来的感概和心思。
而此时女子又再吟唱的却是《诗经·小雅·无将大车》。
这首诗歌的本意却是以推挽大车,徒然飞尘为喻,自戒不要忧思重重。
郭来远远看着女子,迟疑片刻。却不是很明白女子为什么要吟此诗歌。又或是在对别人说话。
但郭来放眼看去,左近无人。三里地内,只自己一人,和对面礁石上,那一亭一灯一人。
女子却似乎是在对自己说话。给自己答案,让自己不要太多忧思之意。
郭来驻足沉吟片刻,不明就里。
正自犹疑间,只听女子又再说道:“长夜漫漫,良辰难留。既是相遇,不如借这清风长月,共饮一杯。”
却听亭中古琴“筝”的一收,红衣女子清朗的声音,穿透波涛拍岸,远远传来。
郭来听到,站立了片刻,看了一眼周遭风随星动,浩瀚烟波。
只因身处敌境,状况不明,他不由略为踌躇。
但随即想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如何,自己堂堂七尺男儿,终不至于怕了一个女子!”
纵起身来,轻轻一跃十余丈,上了石礁,走进了亭里。
红衣女子见他进了亭里,站起身来相迎。郭来一见,不由心头一荡,一时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