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 50 章(1 / 2)
自本朝太祖开国以来, 科举制度沿袭前朝,正式的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乡试,本朝最重要的科举考试之一, 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 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经科试合格者, 均可应试。
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考期在八月, 又称秋试、秋闱。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 遇庆典加科为恩科。
考试共分三场,八月初九日为第一场, 十二日为第二场, 十五日为第三场, 每场连考三日,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宋修濂自那日与昔日同窗叙别后,再没来过城里, 一个月来他都在书院自行看书。八月初七日, 他与谢广筠、林溪辞一道,住进了原文彰租来的房子里。
租的地方离贡院一街之隔。
八月初八日, 他们几人提了考篮来到贡院处。此时的贡院门口,挤满了前来参加乡试考试的考生,喧闹之声,沸反盈天。
宋修濂他们站在人群中, 等了不多时,贡院门开。而后在衙役的维护下,考生们有秩序地排队进入。乡试搜身检查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都要严格, 考生不仅要摘帽除袜,连衣衫都得解开给衙役们搜检一遍。
一个多时辰后,轮到宋修濂接受检查。先是考篮,毫不例外,篮子里的几张饼子给撕开掰碎了。之后,衙役又除掉他的发帽,头发披散开,接受了一番检查。再然后就是鞋袜与身上,鞋袜检查无误后,衙役让他解开了衣带。
八月天气,热气尚余。宋修濂只着了一层薄的单衫,衣衫解开,裤子褪下,任由衙役在自己身上摸来摸去。
没办法,这是规定,每个考生都得经此一遭。所幸大家都是男子,倒也不怕给看了去。
一切检查就绪后,宋修濂整好衣发,提了考篮来到贡院里面。他按着考引,由衙役领着找到了自己的号舍。
号舍是一间一间的,每个考生每人一间,专供考生答卷、吃饭、睡觉所用。号舍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为
答卷所用,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时,将两块木板一拼就是一张床。
每场考试连考三天,这期间,考生吃喝拉撒睡皆在号舍内,直到考试结束,才允准出来。号舍内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以及几支蜡烛。蜡烛为考生夜里答卷所用。
至于炭火嘛,八月天气,余热未褪,自然不是为了取暖所用,而是用来做饭的。饭食考生自带,凉了在炭火上热下即可。除此之外,号舍内还有一恭桶,为考生拉撒所用。
这样一间小小的号舍,称它“监狱”、“牢房”,也不为过。考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连坐九天,再考中举人,可想而知,何其困难,简直是难于登天。很多考生往往第一场就被刷下来,能坚持到最后的都不是一般人。
酉时一刻,数千名考生全部搜检完毕。自此,贡院门锁。
由于正式考试在第二日,宋修濂无所事事,啃了几口饼子,喝了少许水,两张板子一拼,和衣而睡。
翌日一早,考卷发了下来,试以四书题三道,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篇,每道四书题要求满二百字,经义题则需要三百字以上。
四书题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中任意取三截做题目,而后根据此题做文章三篇。此类题在乡试考试中最为简单,宋修濂粗略扫了一眼,脑子里立马有了文章的大概。
例行惯例,正式落文前需在草稿纸上演练一遍。此次考试至关重要,宋修濂做草稿都做的格外认真。四番为人,世世皆为考试奴,他早已练就了一副“百毒不侵”的好心态,不管外间干扰如何,考试期间,他都能做到气定神闲,波澜无惊。
三道四书题,做完已是黄昏暮色时分。宋修濂啃了几口饼子,喝了些微水,点了蜡烛,继续做那道五言八韵诗。
五言八韵诗做完,他熄了灯,两张板子一拼,又是一夜。
初十日早晨,他睁眼醒来,啃了几口饼子,开始做那四道经义题。这番境况下,啃几口饼子裹个腹,不至于饿死就行,他也不能要求太高,不然吃
多了,或是坏了肚子,上大号特别麻烦,臭气熏天,别题没做完,人倒先给熏晕过去了。
所谓经义,即八股文。宋修濂在八股文上的造诣,可谓是炉火纯青。四道经义题,他大致浏览一遍,酝酿一番,就要在草稿纸上作写。
就在这时,隔壁号舍突然“呲啦”一声,紧接着,一股恶臭飘到他这里来。宋修濂暗道一声不好,隔壁号舍的主儿上大号了。
这味儿呛鼻子的很,他一时无法忍受,只得撕了自己衣服一截,卷成布条状,往鼻子上一堵,而后系在了脑后。
四道经义题,他从早上做到晚上,堪堪写完了三道,最后一道留于明日再做吧。奈何天公不作美,白日里还是晴空碧洗,万里无云的天儿,夜里忽然狂风骤起,雨水如注。
宋修濂是被冷雨声给激醒的,再然后他就听到了其他号舍里的响动。看来大家与他一样,被这突如其来的雨声惊扰了清梦。
雨水拍打着屋檐,他在乌漆抹黑的夜里,茫茫然坐了一阵,风声不去,雨势不歇,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蜷缩着身子,伴着风雨之声,就那么睡过去了。
再醒来时,天光大亮。
风去了,雨停了。
很快,宋修濂也把最后一道经义题给做完了。
午时,贡院门开,考生们从考场内陆续而出。一回到住的地方,宋修濂立马弄了桶热水,将自己从头至下,好好清洗了一番。
收拾干净后,大家坐一起吃了一顿饭,而后又马不停蹄赶往贡院。接收完衙役的搜检后,又坐回到了那个小小一方的“牢房”里。
八月十二日,乡试第二场,试以五经题一道,以及诏、判、表、诰各一道,五经题要求三百字以上。
这些题平时都有训练,于宋修濂而言,自是不在话下。
第二场考试完了,紧接着就是第三场,试以五道时务策。所谓时务策,即策论,结合经学理论对当今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
其中有一道题引起了宋修濂莫大的兴趣,叫他沉
思了好一阵。这道题的大概意思是,自我朝太祖以来,边境战事屡有之,朝廷为保境内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应许了胡人的和亲制。一百多年来,两国之间和平共处,倒也相安无事。
可自打当今圣上登基后,和亲制被罢黜,致使边境战事屡发,胡人肆无忌惮,屡犯我山河。
就边境之事而言,有人主张和,有人主张战。此事你怎么看?
答题之前,宋修濂不由自主想起了原武彰曾给他说过的事。原武彰曾与他说,当今圣上之所以废除和亲制,是因为圣上曾亲眼目睹自己的皇姐与家人骨肉分离,胡人不只要他们大靖朝的公主,还向他们索要数不胜数的美女和宝物。
贪心不足蛇吞象。后来胡人越来越贪,就差把整个国拱手给他们了。当今圣上还是皇子时,就暗下决心,将来待他做了这一国之君,定要撕了胡人提出来的不对等条约,再不能依着他们。
圣上说到做到,做皇帝后,他废和亲,兴武举,靠兵力抵御胡人侵略,维护国本。
这些年,朝廷各地每年都在征兵,财力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如此一来,苛捐杂税就会加重,一些地方民不聊生,由此滋生了不少动乱。
苛捐杂税猛于虎。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倾其一生,也要考个秀才的缘故。凡家中有秀才者,免徭役,免赋税。这于穷苦家庭而言,无疑是脱离火海。
“咣当”一声,隔壁号舍撞击木板的声音。宋修濂猛地收回思绪,心思重回考题上。主考官出此一题,想必朝廷就此事分成了两派,一方主战,一方主和,或许还有一方保持中立。
此事怎么看呢?自古以来,战事累及甚广,最后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老百姓。宋修濂当然是不主张战,但也不主张一味地求和。在双方互利的情况下,两国签订对等条约,化干戈为玉帛,百姓安居乐业,各晏一方。
这般一想,倒是挺美挺简单,但他深知,若要两国息战,就这么签订对等协议,无疑是痴人说梦,几乎是不可能的。
既是如此
,那便只有一战了。
说到底,他是主战的。
五道策论题,他耗费了整整两日才做完。第三日从考场出来时,时候尚早,还不到午时。
他刚出贡院门,就听见有人唤他的名字。他寻声过去,是原武彰。宋修濂虚飘飘走到人跟前,有气无力道:“来等你哥啊?”
原武彰胳膊往他肩上一搭,笑道:“来等你们啊!”
宋修濂将人轻轻拂开:“别离我这么近,我身上臭的很,别给你熏着了。”
“我又不嫌你。”
说着,原武彰又凑上来。
原武彰见他脸色不好,就问:“脸色这么差,是没考好吗?没关系,大不了三年后再考就是。”
宋修濂勉力一笑:“不是,我这两天不曾吃东西,是饿的。你在此处等他们吧,我先回去洗个澡。”
说罢,他抬步前走,不知怎的,走了没几步,只觉头晕目眩,眼前似有星星闪烁,若不是及时扶着身旁的一棵大树,他就要栽倒过去。
“喂,你究竟是怎么了?”
原武彰见状,跑过来伸手扶住了他,随后手背在他额上一探,原是发烧了。
宋修濂这几日没怎么吃东西,第二场考试时,隔壁号舍有人上大号,臭气熏的他受不了。不想这种情况,昨日又给他遇上了,真是苦不堪言,他能好生生走出考场,已然是不幸中的万幸。
长时间久坐不曾进食,他身体发虚,这会儿出了考场,身体更是飘的不行,仿若一阵风刮来,他就能给飞出去。
原武彰见他这般,只得先把他送回了住处。
宋修濂草草清洗了下身子,换了身衣衫,而后裹了毯子,梦周公去了。身上难受,他只想好好睡上一觉。
再睁开眼时,屋里一烛火光,昏黄明灭。灯下,谢广筠埋首而读。
他低咳了一声,谢广筠闻言,赶紧放下书走过来,手背覆上他额头,探了一番,既而说道:“还好,不烧了。”
“现在几时了?”宋修濂问着,就要穿鞋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