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2 / 2)
目前秦国目前在用的选拔制度有三种:其一是军功制。因近两年战事减少,所以军功而上的官员也随之减少中。
其二便是用的最多的察举制,也就是由当地官员以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部分对学室学子进行核查和考核。
比如吕雉便是以咸阳学室第一的成绩入仕。
当然如果在学室里表现卓越,但成绩稍稍差一些,也有可能获得官员举荐。只是负责举荐的官员会有一定的风险——若是被上举者优异,举荐官员能得到奖赏乃至升职;若是被上举者无用乃至出现过错,举荐官员也有可能受
() 到连累惩处。
还有一种则是征聘制。
在此以前每年春季始皇帝都会向民间征召人才,如过往那些方士,又或是刘季和张耳等人都是通过这个途径被征召。他们或许会长久留于宫廷工作,也有可能过一段时间又会撤掉官职,送返归乡,更有人被征召过三四次。
而如今,正是征聘制发的时间。
有官员以为应减少征聘官员,所有人都应入学室接受完整培训而参考入仕;也有官员以为应当继续征聘官员,但每年上荐人数不该进行增减;还有官员以为学室扩张,学子数量暴增,理应增加上荐人数,同时减少征聘官员。
胡亥竖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
三派官员争吵不休,半响都没得出最终结论。
胡亥听来听去,终于摸着了点眉目。
归根结底就是——【朝廷并不怎么缺人,或者说是能位列在朝堂上的官职并不怎么缺人。】
胡亥环顾四周,心中偷偷腹诽:【三公九卿乃至议事郎博士等位置上都是塞得满满当当,早已超出职位原定的人数。】
【学室增加,学子数量暴涨。】
【以前是百名取前十名,现在是数百名甚至千名考生取前十名……】
【嘶——国考差不多68:1?】
【不过据说也有最高800多人报考一个职位。】
【不对不对,现在的学室考核类似于高考?嗯……985名校的录取率好像是1.75%】
胡亥算了算,没忍住哇哦一声。
他啧啧称奇:【这样想想,也难怪选拔巡卫就能有这么多人来报名,只怕一部分也是觉得自己难以在学室出头。】
【上回去学室,有些人已考了七八遍吧?】
【如果不上战场,不入仕途,那父辈祖辈攒下来的基业怕是没两年就要落空。】
【大饼总共就这么点,谁舍得让旁人来分?】
【偏偏始皇大大还就允许学室扩招了,是后面有什么想法吗?比如科举啥的?不可能吧?】
为何不可能?
始皇帝嬴政扫了胡亥一眼,觉得这孩子的胆量太小了。没等他开口提点,台下吕雉抬步上前:“陛下,依小臣所见大秦缺官员,只是缺的是基层官员!”
殿内安静一瞬,而后萧何也表示认同。
他沉声道:“小臣曾在沛县担任官员,当地年年学室挑选人才,只可惜或是因事务繁重而离开,又或是觉得在沛县并无前程,选择前去泗水郡学堂乃至咸阳学室再行学习考核,以能在郡内乃至朝廷任职。”
吕雉颔首:“如萧郎所说一般。”
萧何往下说道:“优秀的人才流向别处以后,乡县之地为维持正常运转,不得不降低要求选择,良莠不齐,甚至还偶有仗势欺人,欺男霸女者被录入其中。”
“越是如此,越难以留住人才。”
“越是缺少人手,当地官署便降低要求选人。”
“而
后裙带风气渐起,虽有上计制度,但每年能评最者基本皆是有姻缘关系者,以至于其余人更是不愿留在当地。”
吕雉闻言,又提起吕家搬迁一事。
她沉声说道:“小臣一家曾居于砀郡单父,正因大父不愿将丰田送于官员子嗣,以至于得罪官员,上告无门,最终只能选择远走沛县。”
朝中官员收敛笑容,面色渐渐严肃。
吕雉叹道:“在场诸位同僚,凡是从乡镇上出来的应该都有类似的体验。”
“这还是秦律森严,已有许多克制。”
“若非如此,恐怕情况还要糟糕得多。”
朝堂上响起阵阵细碎的声音。
从底层而起的官员是极少数,而他们皆是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曾走过不少路的李斯等人也频频点头。
但始皇帝嬴政注意到还有许多人面露惊讶,若有所思。
嬴政心中有了主意,面上却无变化。
他垂眸看向满朝文武,沉声说道:“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朝臣们面面相觑,久久无声。
与他们相反的是胡亥,他坐立不安,脑海里转着思绪:【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现在似乎是说的最好时候?】
【啊啊啊啊啊应该当着所有人面说嘛?】
【要说嘛要说嘛要说嘛要说嘛?现在合适吗合适吗合适吗?】
胡亥的心声又开始新一轮碎碎念。
正当嬴政摁了摁太阳穴,准备延后再议顺带从胡亥口中套话的时候,胡亥忽然举起小手。
【始皇大大看上去很烦恼的样子。】
【果然——还是应该说出来!】
胡亥举起小手:“阿父,我有话要说。”
满朝文武的视线齐刷刷落在胡亥身上,其中难掩质疑。廷尉李斯心中微动:“胡亥公子……可是从仙人这里知道了什么?”
在《天工开物》以后,胡亥渐渐低调。
凡是知道此书,更知道咸阳城规划出自胡亥之手的朝臣,此刻皆是浑身一震。
质疑的视线转瞬即逝。
面对所有人期待的目光,胡亥清了清嗓子:“没错。”!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