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1 / 2)
从北京到顺县,自然不可能有直达车。
他们先得坐车到Z省省城,再转到四明山,然后才能坐汽车到顺城,确实是不太方便。
顾长鸣自然不会这么麻烦,而是直接就从北京到江城,从江城到顺城,也不去转什么火车汽车,直接去江城军区借辆吉普,直接开车就到了顺县。
顾长鸣一向拒绝麻烦,要的就是速度,还有方便。
要不是现在动荡,顾家一直被人盯着,他可能直接就一架专机飞到省城军区了。
该低调的时候,必须低调,但该高调时,顾长鸣向来挺讲排场。
路上,顾长鸣看着眼前这个养了二十六年,却是个假的顾华。
所有的影像,在脑海里翻滚,叠印,最后全部归于一张明媚的脸。
脑海里是明霞的笑:“长鸣,再有十个月,咱们的孩子就要出生。我希望咱们孩子出生的时候,抗日战争能够结束了,中国能够平息战火,引来新的希望。咱们的孩子叫明华好不好?顾明华,有你我的姓,中华大地好儿女。”
“长鸣,孩子三个月了,有胎动了,一看就是个活泼的小子,我倒是希望能是个文静的小姑娘,生一个像我的小棉袄好不好?你在那边打仗,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孩子都等着你回来。”
“长鸣,孩子六个月了,我感觉最近这里形势有点紧张……”
“长鸣,孩子八个月了,最近军内似乎出内奸了,我也在被清查的名单里……”
“长鸣,孩子九个月了,我被清查了,这是最后一封信了……”
顾长鸣闭上眼睛,那是明霞最后一封信。
之后再没有收到任何的信件,明霞就失踪了。
后来,就传来了她被定性为叛徒的消息。
顾长鸣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睛。
他又做那个梦了。
面前的顾华安静地躺着,显得那样的无害。
一开始他以为这是他的儿子,他常年奔赴在战场上,没有亲自去接回。
明霞生孩子的时候,他在华中战场上,正在和小日本拼刺刀,肠子都被刺出来了,缝了二十多针。伤还没有好,他就接着上战场。
那个时候,他只有一个信念,要打赢这场仗,把日寇从中国大地赶出去。
赶回他日本老家去。
他要给儿子一个安定的生活,不要让孩子也遭受跟他一样的苦难,一样的战争。
只有把日寇赶出中国了,他的孩子,所有的孩子们,才能够有明天,有希望。
不做亡国奴。
那场仗,他们打得异常的辛苦。
因为战略机密的泄露,他们被日寇包抄,差一点,他就回不来了。
死了太多的人,那可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
都是家里的好儿郎,都是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
但却只能永远埋葬在这里,只能永眠。
顾长鸣心里窝着一股火,他的战士,都是他的兄弟,他的心里能不火?
好不容易带着战士们,从敌人的炮火中冲出来,却得到了一个让他几乎五内俱焚的消息。
泄露这个消息的人,竟然是他的妻子明霞?
开什么玩笑?
暴躁的顾长鸣,直接拿着枪,带着一整个团,挟着暴火就去了保卫科,去了清查组。
明霞是他的逆鳞,一直都是。
他直接就把人保卫科和清查组,给掀了。
也因此被关进了禁闭。
差一点,就要被送上军事法庭,脱去这一身军装。
要不是师长保下了他,他如今就只能回家种田当老农了。
又怎么可能去参加挺进大别山那场战役,又怎么可能有机会查到儿子的信息?
那是根据地同志给的消息,平息了他所有的怒火。
但战事紧张,他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前往接回儿子。
那场仗也打得辛苦。
没有粮食,没有向导,在大别山甚至容易迷路。
但是他的儿子却也在大别山,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他已经深入到了大别山,与儿子只相隔上百公里。
但他们却已经与敌人交战上了。
他只能写信给大哥顾长春,让他帮忙去接回孩子。
孩子是接回来了,他一直以为孩子是在大哥大嫂那里。
跟他大儿子明建一起。
他从大别山,又转战到华南,再到全国。
就没有停过。
就连新中国建立,他都在西南深山,带着他的师部,正深入交战呢。
他连新中国的阅兵都没有参加,他的战场在西南。
他跟儿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好不容易没仗打了,能够跟儿子培养培养感情了,朝鲜战争又暴发了。
然后是西南战争,越战的暴发,他一直都转战于各个战役。
再等到终于能够安定了,明霞的案子被翻出来了……
一桩桩,一件件,让他几乎连轴转,连孩子的教育,都没跟得上。
以至于,让他性子歪了。
顾长鸣一直自责于自己,事太多,没有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没有把他教育好。
以至于让顾华这孩子性子彻底歪了,扳不回来了。
以至于让他,把矛头竟然对上了自己的亲妈,一封举报信,把亲妈给告了。
以至于顾家十分的被动,连带明家也一起被审查。
他一直自责,在孩子把名字改成顾华,说从此与明家再无关系,他的亲妈就是黄霞同志的时候,他第一次拿了鞭子,将他抽成重伤。
孩子性子歪成这样,是他的错。
是他太忙了,没有把孩子教育好。
当真相来得那么措不及时,他的儿子另有其人。
他才知道,有些人是从根上坏的。
跟教育没关系。
他的儿子,老顾家的种,怎么是那等厚颜无耻,连亲妈都会举报的杂种?
好竹生歹笋的机会少,歹竹长出好笋来,同样也难。
根上坏了的东西,不是靠后天能够矫正过来的。
顾长鸣深吸一口气。
再无睡意。
火车“咣当咣当”地往前驶着。
窗外是驳杂的景象。
晚风从窗外吹进来,吹散了顾长鸣满脑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