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废史立牧?(2 / 2)
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卢植所说的是另一种利好于朝廷的情况,即太守与地方豪族大姓互相对立。而他所要防止的,则是太守与地方豪族沆瀣一气。
二者需要找一个平衡。
刘辩马上有了个新主意:“边郡的郡兵有郡守与都尉各领一半的,不若将内郡的郡兵也一分为二?”
一人一半,够平衡了吧。
卢植:“……虽无不可,然郡国兵本就不多,讨贼时还需合兵一处……”
差点忘了还有平乱这一项,刘辩正要思索着其他方法,又听卢植继续说——
“殿下可曾想过,都尉从二千石,都尉丞六百石,新增这些郡国都尉每岁要支出多少俸禄?”
刘辩只粗略一算,两千万钱起步,他便明白,灵帝不一定会同意,毕竟国库早就亏空啦!钱从哪里来呢?
他问道:“卢师有何想法?”
卢植道:“我以为,若郡守只掌一千郡兵,并不需分其兵权。”
刘辩点了点头:“若地方不生变故,一千郡兵称不上多,足以维持治安,但郡守可以有招兵之权。”
“殿下想要的,是将州刺史对州内的监察下放到郡中,尤其是对于位高权重的太守。”
刘辩又点头。
却半天没听到卢植再说话。
“卢师?”
“一时三刻,仓促之间我亦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殿下可有什么想法?”
保证太守权威、监督太守、确保地方平乱能力、尽可能省钱……
刘辩觉得,他愿称这四项为不可能四角。
他这边正思考四全其美的办法呢,有人已经给出了答案。
宗正刘焉在朝会中上书,曰:“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州牧有过前例,成帝时更刺史为牧,秩二千石,待到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复为刺史。
刘焉自荐去最遥远的交趾刺史部担任州牧,若非刘辩清楚历史上的他成为益州牧之后干的事,说不定会和灵帝一样,真把他当成一心为国的宗亲了。
州牧可以理解为在州这一层面的郡守。
刘辩这边正考虑怎么削弱郡守呢,那边又搞出一个州牧?弄啥哩!
最关键的是,灵帝也有些意动。
其实严格来说,历史上的灵帝,一共就派出了三个州牧,分别是幽州牧刘虞、豫州牧黄琬、益州牧刘焉,三人上任后都很好的平定了州内的叛乱。
除了本就别有用心的刘焉封禁了蜀中道路,另外两人皆保持住了对汉室的忠诚。
刘虞拒绝了袁绍拥立他为帝的企图,黄琬则与王允一同谋划杀了董卓。
即便如此,对于刘辩来说,权力如此之大的州牧绝不可取。
他找到灵帝,劝说道:“宗正言刺史太守盘剥百姓,以致离叛,焉知州牧不会行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