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请接衣带诏,接泼天富贵(1 / 2)
这……
刘备与麾下众人都愣住了。
吕布军众将都在岸边送别,可周围的百姓还有不少,你居然还敢在这大喊,真不怕有人听见之后告诉吕布,然后吕布冲过来捅死你吗?
众人很快反应过来,他这是故意让人注意到,就算听不见他喊的什么,后面也得过来问问,刘备不想听、让他直接闭嘴都不行了。
“足下何人?”刘备最恨地就是有人这般算计自己,冷笑道,“不怕我说与温侯知晓?”
那人不急不恼,缓步上前,肃然下拜,正色道:
“我乃护驾随行之将,姓杨名定,官拜后将军,列侯,开府同三公。
若说别人我定是怕了,可说给刘使君,我可不怕。
我杨定与吕布相熟,吕布军中也有不少与我杨定一般厌恶此人。
今日我奉诏而来,早将这生死置之度外,若是刘使君果与吕布同流合污,我也只当看错了使君。”
刘备吃了一惊。
他当然听说过杨定的名号,之前杨奉杨定护驾的事情还是他去告诉徐庶的。
他赶紧上前扶起杨定,焦急地道:
“杨将军,天子真在大阳,到底如何?”
杨定满脸惭愧,叹道;
“我走之前,天子果在大阳。
我等好不容易击退李傕、郭汜,二人见不能追赶,遂将公卿宫女及一应用度归还。
天子困顿不堪,急待救援,好不容易听说了袁绍要来的消息,各自欢喜不已,但不曾料到那河内太守张杨狼子野心,居然恃强据险阻挡袁绍援兵,令天子颇为危急!”
“啊?”刘备吃了一惊,“不是听闻张稚叔命令千人背着米粮送去贡于天子?
为何有这些事情?”
杨定长叹道:
“使君想,野王去大阳,有多少路程?
让数千人背着粮草来,这,这能背多少?
这贼人早年是受于夫罗扶持,之后因为不服于夫罗,被于夫罗所擒,后来于夫罗为麹义所败,又与张杨结盟,因此虎踞河内,无人降服。
他麾下倒是有个义士,名叫董昭,乃兖州定陶豪杰,此人说起此番张杨要联合于夫罗,将大汉天子绑去漠北。
之前我等击退张杨,此贼恨恨而去,天子困居安邑进退不得,特下诏请忠良迎接圣驾,灭了张杨,打通道路。”
说着,杨定从裤子里面挑了半天,居然掏出了一根长长的衣带。
他把衣带放在地上拜了拜,这才又捧起来撕开,从里面取出了一张帛书。
他把帛书摊开,恭敬地献给刘备,刘备匆忙接过,看见上面的文字不禁大皱眉头。
“这是……”
“这是天子手书之诏!”
这是一封血书。
上面清楚地说天子现在困在安邑,进退不能,因此下诏,请天下英雄共讨张杨,为天子打通道路。
请冀州牧袁绍、徐州牧刘备、兖州牧曹操、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仿效当年讨伐董卓之事出兵解救天子,让天子能还都雒阳!
杨定流着眼泪道:
“我九死一生,抵达雒阳之后又遭逢盗匪,只是这衣带诏我一直贴身带着,不敢有丝毫遗漏。
只是没想到曹操无能,居然被吕布攻破兖州,我还盼着让徐元直反正,不曾想徐元直居然不知悔改,奋力为吕布张目。
那吕布与张杨狼狈为奸多年,我也不敢将此事说给此人,只能一直装作臣服,等待时机。
好在刘使君来了!刘使君乃大汉宗室,定不会看着天子蒙尘。
汉家兴衰,王业存续,都在刘使君一念之间了。”
杨定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好的厉害。
他是天子的护驾功臣,这衣带诏是真是假不重要。
重要的是,只要有这衣带诏在手,刘备就有了一个出兵的理由——我收到天子的诏令,要救援天子,讨伐张杨!
张杨是吕布的挚友,而吕布又刚刚将所有的粮道兵员全都让给了刘备。
只要刘备奉诏讨贼,就能瞬间击垮吕布的后路,豫州和雒阳附近诸县将尽数落在刘备手中,让吕布有家难回。
刘备麾下的张飞还在徐州,刘备只要再命令张飞率军北上,主力尽出的兖州肯定挡不住刘备。
再说兖州大姓李整之前就有结好刘备的意图,张邈等人也未必就反对刘备,给天子报讯说出“张杨要反”的董昭也是济阴豪族,在吕布徐庶都不在的情况下,刘备应该很快就能拿到整個兖州。
到时徐州、兖州、豫州都在刘备手上,扬州牧刘繇也唯刘备马首是瞻,袁术之前就说过想要向刘备臣服,刘备只要接诏,很容易就能超越袁绍,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
而且这还不是没有名分。
我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揍吕布、张杨这两个北地蛮子,天下人都会拍手相庆。
刘备最多名声有损失,可他的好处是实打实的,跟好处比名声算个啥。
杨定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他激动地道:
“天子在大阳时听说刘使君继任徐州牧,还率众讨伐袁术,想要夺回玉玺,不禁感慨万千。
说汉室凋零,居然还有刘使君这般宗亲为屏障。
待返回雒阳,天子欲以皇叔相称,再任用贤良,恢复民生。
如此大汉可兴,王业将成啊!”
现在曹操已经败了,袁术也已经颓废了。
刘备只要奉诏,顷刻间就能拥有巨大的地盘。
天下各处,还有被内乱就搞得焦头烂额的益州牧刘璋和荆州牧刘表以及河北的袁绍。
刘备若是奉诏偷袭吕布,迎回天子,刘表刘璋定不敢违背,而袁绍还没有彻底消灭公孙瓒,刘备和公孙瓒又是老相识,定然极其惊恐难以应付。
这大汉……
还真的要兴盛了!
这是一桩泼天大富贵,只要刘备下定决心,吕布怕是毫无还手之力!
鲁肃欢喜不已,微笑道:
“主公,此言果然大妙!
我等奉诏讨贼,接回天子,天子必然大喜过望,依仗主公!”
赵云大惊,忙道:
“主公不可,自古岂有背信之人占据天下,又如何教化万民?
此事决然不可,还请主公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