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弘文布道海外(2 / 2)
可以进入大宋各个工厂。
未来还会有很多优待。
没有的话,就会低人一等。
“只要读书,并且通过一定的考试,那就是宋民!”赵祯接着说道。
“嗯!”众人听着赵祯的话,都点了点头。
“这样,也免得那些海外幼童忘记了祖宗!”包拯赞道。
“官家远见!”
这种维护宗法礼教的事情,自然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如此,按照官家所说即可!”
“可!”
“可以!”
……
就这样,影响后世的一个重要决定,就这么轻易地定了下来。
“既然如此决定,那我们也得为这些海外幼童,提供必要的读书环境。”赵祯继续说道。
同时,他又拿起了三本书。
其中两本是《三字经》和《百家姓》。
还有一本是大宋原本就有的《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启蒙读物。
“这三本书,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朕决定印制一批,送往南洋诸地及安东都护府。”
“那里的幼童,需要!”
“而且,朕还要在海外诸地兴建学舍,以供幼童学习!”
赵祯打算在海外大兴文教,听着赵祯的话,众人又是连连点头。
这等弘文布道之事,他们岂有拒绝之理。
“官家此行,必定为世人所称赞!”范仲淹首先赞道。
“官家圣明!”
“官家圣明!”
……
“官家,臣以为,在海外之地,不仅仅是需要这些启蒙之物。”众人赞毕,张士逊接着说道。
“哦?”听到有人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赵祯脸上露出了笑容。
“张相请说!”
“臣以为,吾等士人,也需要将诸多经典传布海外,让海外幼童观读经典!”
“此事,也自然在朕的安排之中。”赵祯点头道,“这些幼童学了这些启蒙读物后,就需要读儒家经典了。”
“如此甚好!”张士逊也很满意。
官家虽然重视格物学院的新学,但是现在看起来更是重视圣人之学。
“官家,若是在海外之地设立学舍,是否要吸纳那些土着幼童呢?”
就在这时,负责海外之事的吕夷简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御座上的赵祯,不禁眉头一挑。
“土着幼童?”包拯喃喃着,他有些不理解吕夷简的意思。
“吕相,你这是何意?”包拯询问道。
“臣以为,若真是设立学舍,朝廷可通过学舍将圣人之言,传给海外土着,对他们施以教诲!”
“子曰:‘有教无类。’”
“我们不必局限于有宋人血统的幼童!”
吕夷简的话,引得了众人一片沉思。
这可是要将孔孟之言,播撒到大宋之外,这是一件麻烦事,但也大概是一件功盖万古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