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尴尬的多尔衮(1 / 2)
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三日。东庑房里,气氛有些热闹,代善和多铎正在激烈的争吵。福临则坐在一旁,看着二人吵,颇有吃瓜群众的味道。
观政多了,福临越发觉得恢复宰相制度是一个明智之举。
对于多尔衮所上书之事,如此关键时刻,内阁自然一概应允。争吵的焦点是立下殊功的多尔衮,朝廷该如何对他进行封赏?
在代善看来,多尔衮能够带领大军入关,的确值得奖赏。但他擅自为他人许诺封侯,擅自决定公主婚事,无疑是在以下犯上,侵夺皇帝的权力。
也是在侵夺他这位内阁首相的权力。
虽说内阁最终会同意多尔衮的请求,但是此风不可助长。否则还不知道多尔衮会做出什么事来,不能什么事都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搪塞吧?
“睿亲王作为前方将领,有什么权力给人承诺封侯。恩出于上,他这么做将陛下置于何地?睿亲王虽有功,但也有过,我的意见是功过相抵,不奖不罚。”
代善提议不赏多尔衮还有一个原因,如今多尔衮已经赏无可赏。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睿亲王审时度势,给出相应的许诺怎么了?若不是他许诺给高第和张猛二人封侯,山海关怎么会轻易到手?”
“没有山海关,拿什么来击溃李自成的二十万大军?如此殊功不赏,朝廷日后还如何服众?”
“礼亲王,你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你难道不知道军情如火的道理?战机稍纵即逝,若是靠请示打仗,什么战机都别想抓住。”
“从山海关到盛京,一来一回要多久,这个时间礼亲王你算过吗?等内阁的决定到达山海关,我怕吴三桂都已经被李自成所掳了。”
“豫亲王,你这么说就不对了。睿亲王占据山海关的时候是四月初,期间这么长的时间,他为何不将他所许诺之事上报?”
“非要等到一战而定李自成后才上书,他这是要干什么?携大胜之势,威压陛下和内阁?”
“睿亲王肯定没有这个意思,前线事情纷杂,千头万绪,只上书一事,朝廷如何知晓全局?等战事结束后统一上报,这不是惯例了吗?”
两人谁也不服谁,都有自己的理由。吵到最后,依旧没能吵出个结果来,只能交由福临圣裁。
“二位叔伯的话朕都听到了,皇伯说的不错,十四叔做的确实有些不妥。”
“陛下,睿亲王他……”
福临摆了摆手,打断了多铎的发言,继续说道:“十五叔别着急,先听朕把话说话。”说着,福临看向代善:“皇伯,十五叔的话也有些道理,战机稍纵即逝,前方将领不能靠请示打仗。”
“不过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朕的意见是该赏赏,该罚罚。对于十四叔的行为,内阁替朕拟道旨,申饬一二,措辞稍微严厉一点。”
“那该如何奖赏睿亲王呢?他如今已是世袭罔替的亲王,还怎么加赏?”皇帝说申饬就申饬吧,代善关心的是该如何奖赏多尔衮。自己让位,让多尔衮做首相?
不过他相信,首相这个位子就算他愿意让,福临也不会同意他让出去的。
“朕最近读书,学到一个成语,或许可以用在十四叔身上。封妻荫子。”
“既然十四叔已经无法加赏,朕便加赏十四叔的家人。亲王之女本为郡主,爱新觉罗·东莪作为十四叔之女,本应授封郡主。”
“念十四叔为大清立下殊功,朕决定加封东莪为和硕和静公主。”说完福临看向代善、济尔哈朗和多铎。“三位叔伯意下如何?”
“这……”代善有些犹豫,心中不断权衡此事的可行性。自古以来,一般只有两种人才能授封为公主,要么是远嫁塞外的和亲之人,要么是皇帝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