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二合一(1 / 2)
(一)焦急等待//
渡口不远处的小村子里,村口那棵大榕树下,聚了不少人正在议论纷纷,大都是借宿在此等着过河的人,包括过来打探消息的田大和彭大。
这些人大都和田彭张三家人一样,是从双林县那边赶来的,也有从别的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要么是在本地过得不太如意,要么是得罪了什么人不得不避去北边,总之都打算过河,去北边庆朝讨生活。
来之前他们都或多或少打听过,知道如今庆朝那边还算不错,多年战乱后终于安稳,人口不足之下,那边的朝廷就大力从东边南边引入人口,听说只要过去的待遇都还不错。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这些个有闯劲的或者被逼无奈的,就首先站出来吃螃蟹了,和□□当年那些闯关东、走西口的类似,无一不是活不下去了,想着拖家带口闯一把,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可是近的跋涉上百里路,远的更是跋涉好几百里路的都有,中间历经挫折和磨难,好不容易到了这个传说中的渡口,眼见着更好的生活就在眼前,仅仅一河之隔,却被拦住了。
河水又急又深,没有渡船,他们根本过不去,当地的小船都还不敢走,必须是那种走惯了的船家,用特制的船搭载大家过去。
可是船家突然遇到敲诈勒索的官兵,一急之下竟然掉头就走了,临走之时虽然说了去想办法,但这都三天过去了,还没见他回来。
留在村里苦等的人不由得焦躁起来,如今可是进退两难,这些人要是有后路可退的话,当初就不会冒险来此,要知道如今可不是信息时代,不是被逼无奈谁会背井离乡为了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奔走到此。
因此,最近日日一早,众人便来村口这处交头接耳,试图找到有什么别的路子。
只是再着急,除了苦苦等船家过来,众人也别没有找到其它办法。
要说送信,那是别想了,大河横亘在眼前,人都过不去,信咋能过得去,能做的只有等。
而这几日,还不断有新的人从南边赶来,都是想着过河去北方的,同样也都被阻拦在这村里,一时也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继续等,又能去哪里,继续等的话,又什么时候能等得来,这不确定性可把人折磨得个半死。
而南边的消息倒是传来不少,什么更南边如今洪水退去,暂时安稳了,但是长阳府城好像乱了,只不过大家都不是亲眼所见,说得不甚清楚,也不知道真假。
至于亲身经历了府城生乱的那些人,还远远坠在后面,正一波一波往这处逃来。
一时这个渡口边的小村子,全村上下,除了村民们暗暗高兴入住之人多了,他们的收入高了之外,其余人皆是愁眉苦脸。
而此时前来渡口的土路上,韩采薇一行人正不快不慢地往前赶着路,除了停下来吃饭和必要的方便,基本上没有休息停歇。
瑛娘和顾青彦在板车上躺了两日,精神都恢复不少,加上韩家伙食在这逃荒路上着实算是不错,两人恢复起来也都算快。
阎一这人大大咧咧的,一直没注意到,而瑛娘也光顾着和青花叙旧去了也没有留意,只顾青彦有点疑惑,这韩家的竹筐可真能装,一行人吃了这么几日,竟然看上去还有好些吃的样子。
好像那无底洞似的,怎么还没取完,他淡淡的疑惑了一下,却没有深想,更想不到是那取东西的女娘悄悄在边取边放。
而韩采薇还以为那顾少爷老老实实躺在车板上呢,殊不知人家每日透过竹筐,悄悄打量着同行的这些人,暗暗关注着大家的一言一行,哪怕知道人家救了自己两人,却一直提着心,不知道在揣摩什么。
亲眼见到爹爹惨死的他,如今心里满是愤恨,刚开始一度想毁天灭地,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甚至连自己都护不住,那种憋屈窝火的感觉,每日煎熬着他,可不就是像那受伤的刺猬一样,见到谁都恨不得上去扎一下。
所以这几日他表现得格外冷淡疏离,除了让瑛娘靠近,其它谁也不让接触,就连给他送饭,也只让瑛娘来。
直到这两日他自己能走了,但为了不拖延进度,以及做必要的隐藏,他还是不得不大部分时间窝在板车上,他更是不轻易下来,也不让别人接近,哪怕韩大弟和阎一这种热情似火的,都没办法靠近他这座冰山。
不管瑛娘如何说这些是好人,他心里还是有着戒心,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如今除了这身皮囊,看上去似乎一无所有,也没什么可以图谋的,就连如今吃喝都要靠着别人,不由得又暗暗自嘲,不知道自己瞎担心些什么。
见他这样,王青花不由得暗暗蹙眉,心里对这顾家少爷不甚看得上,只以为他都落魄到这种境地了,还要摆少爷的款。
她是顶顶看不上这样的人,她这种出生的人,向来秉持的理念就是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韩府她可以做呼奴唤婢的王姨娘,出来了她也可以做死了丈夫的寡妇,更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甚至一有时间机会还会想着努力去接针线活挣点收入。
哪怕是韩大弟也被她如此教导,出来后可从来没摆过三少爷的款,什么苦都能吃,和什么样的人都能打交道。
而这顾家少爷,呵,什么人呀,天天摆着个臭脸,她心里暗嗤道。
不过看在瑛娘的份上,她没有把这份不喜表现出来,只想着什么时候背着人,得和瑛娘好好说说,如今都从那主家出来了,瑛娘都不拿他家的月例了,尤其过去庆朝后,也没有卖身契一说了,就没必要对人这样好说话了,腰杆子得硬起来,吃谁的饭听谁的话,让他早点明白这个道理。
自家三人可是一直想着落地后立足的事情,他们主仆一人,可不能让瑛娘一直养着他吧,还那副谁欠了他的样子,那像什么话,王青花悄悄瞥了几眼板车里的顾青彦,暗暗想到。
而韩采薇见这顾少爷如此高冷表现,却颇为理解,她之前在孤儿院接触多了这种小孩,有点像创伤后遗症,害怕与人接触,更严重的甚至会敌视别人。
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往往要很久才能缓过来,之前她所在的那家孤儿院,会专门请来心理医生给他们做心理辅导。
不过在这里,显然没人可以辅导他了,只能他自己想通,早日融入进来,开始新生活了。
她也没有闲心多关注这孤僻少年,只专心赶路,同时心里不由得担忧前面渡口可别出什么岔子。
好的不灵坏的灵,前面渡口这不就是出岔子了嘛,先到的三家人早了他们十来日到,如今都还卡在那里。
而李顺一家早他们一日走,脚程要稍微快一点,也提前他们两日到达了渡口,也是来了才知道,这渡船还不确定什么时候来呢。
没得法,他们也只能等。
当知道不远处有个小村子时,他们也去村里看了下,只是如今村里住宿费用上涨,手头紧得很得他们一家四口,自然没那个钱去住宿,只在村里打了点井水,就找了个离渡口不远的地方搭棚子去了。
见人越聚越多,渐渐已经有几船都装不下的趋势,那些新来的官兵们暗喜,觉得那船家必然还会回头,到时候还是要一船收一十两,那可是不少钱了。
甚至那领头官兵都在打别的主意了,之前是不甚清楚这里的渡口时如此存在,现如今亲眼看了,顿时觉得此处甚好啊,岂不是可以学着城里的做法收费呀,他可以收过河费啊。
卡死了说朝廷不允许随意过关,否则就是叛国,看还有谁敢反抗,到时候就不用和船家纠葛了,只专心收取那些想要过河的人的钱就是,不把他们扒下一层皮来,别想轻易出去。
要说古代最重要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是人,人口的确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是不能让轻易流失的,所以官兵们如此想法,也算是符合国策的。
只是如今朝廷哪里有功夫管这北边一个小关口的人口出去,官兵们也算是误打误撞做对了事情,只是他们卡着不是为了让人别出去,更不是为了保护国家资产,仅仅只是为了捞一把钱。
可是收取过河费这一想法还没细细拟定个章程出来,那船家又出现在江面上了,官兵们还有那等着过江的人都一脸激动。
官兵们只想着一定要稳住船家,让他别轻易跑了,让他们收不成那过江费。
此时尚是早晨,江面上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开,他们就没注意到,船家的大船后面,还跟着五艘小船,而无论是大船还是小船上都坐满了人,有四十人之众,均配有大刀,藏在衣身之下。
——————
(一)打一顿
等船开近,众人才看到大船后面还有小船,以及船上坐满了人,不过没有注意到那些人各个孔武有力,只以为是船家送过来的商旅之人。
领头的官兵心里暗喜,以为是来了肥羊,这不仅仅能收出城费,这入城费也可以收的嘛。
当即摩拳擦掌就等着这些人靠岸,任由开船的小哥跳上岸来,把纤绳系好。
哪里知道,纤绳刚一系好,船一停稳,大船小船上的人全都跳了下来,趁人没反应过来,便向那站在不远处的官兵们冲去。
原来那船家回到对岸,果然开始想办法。
这接人过河本来是他们私下的主意,仗着自家有船又有那渡河的本事,便自行筹划了这么个五日接一次人的生意。
接人这事庆朝的官府不好出面,见有船家自行来做,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鼓励也不阻止,只不过悄悄派了人到了一个农庄,负责接收这些接过来的人,还暗暗给了船家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