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来自白头鹰的试探和拉拢(1 / 2)
洛杉矶。
这一次的亚当斯化学奖正是在这座城市里召开。
在颁奖之前,还会有一场白头鹰化学学会的召开的有机化学专题研讨会。
根据流程,王东来等一众有机化学的专家教授都会参加这场研讨会,并且作为得主的王东来还需要做一个时长一个小时的讲话。
讲话内容,并没有做具体要求,可是在这种场合,演讲内容毫无疑问会是有机化学专业方面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亚当斯化学奖可能都没有这场研讨会来的更重要。
毕竟,亚当斯化学奖每两年只有一个人获得。
而全球这么多的学者教授,竞争强度何等之大。
所以,从现实角度出发,能够在诸多大佬云集的研讨会上获得一些灵感,或者是得到某一位学术大佬的青烟相加,又或者是拉到一笔攒足,才是最为现实且有用的收获。
亚当斯化学奖在白头鹰以及全球,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奖项。
将近一半的得主,在获得亚当斯化学奖之后,都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此可见,亚当斯化学奖的含金量。
奖项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学术界,也体现在对现实的行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原本,王东来在抵达洛杉矶的时候,就应该联系化学学会的工作人员。
可是因为出了阮威教授的事情,所以王东来并没有急着联系,而是等到范丽丽恢复冷静之后,就摸出电话联系起了化学学会的工作人员。
电话里面,沟通了一番之后,王东来就在Latham&Watkins律所等着工作人员来接他。
不得不说,作为奖项得主,该有的场面和待遇还是有的。
毕竟,这个奖项是白头鹰这边主动要颁给王东来,而不是王东来找上门,主动寻求亚当斯化学奖的认可。
在国内,当这个奖项得主的消息传出去的时候。
其实都没有在国内引起多大的波澜。
一是因为很多人并不清楚亚当斯化学奖的含金量,二是因为很多人也已经逐渐适应了王东来的变态。
但是,在业内的很多教授学者的心里,却是早已掀起阵阵波澜。
这样的重要奖项,居然直接颁给了一个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虽然有切实的成绩摆在面前,可还是有人心里生出嫉妒之情。
于是乎,一种奇异的默契之下,王东来获得亚当斯化学奖的消息并未引起多大的关注。
然而,在白头鹰却并不是这样。
很快。
化学协会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Latham&Watkins律所,见到了王东来。
“王,初次见面,请允许我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来自哈佛,也是此次评奖委员会的一员,更是化学协会的理事,你喊我布朗就行。”
一见面,就有一个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白人对着王东来热情地打着招呼,并且自我介绍。
而听到布朗的自我介绍,王东来表现的很平静,打着招呼说道:“布朗先生,你好。”
“虽然已经听说过研发出锂硫电池的是一位来自东方华国的年轻教授,更是一位证明了多个世界数学难题的天才,但是当真的见到你的时候,我还是不禁有些震撼。”
“这个世界是真的有被上帝钟爱的天才,他们的出现,就是让很多人见识到自己的不足,去为这些天才奉献出自己的掌声和崇拜。更是作为一个观众,去见识,去见证一个天才的崛起!”
布朗先生以一种白人特有的夸张表现方式地对着王东来如此说道。
华人喜欢谦虚,讲究含蓄。
可是白人却并不讲究这些,所以在面对这些白人的时候,王东来从来没有想过谦虚。
听到布朗的夸赞,王东来点了点头,说道:“布朗先生,我很高兴能听到你对我的评价,我来自的国家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超级文明古国,拥有十几亿人口,出现我这样的天才并不为奇,甚至于,在我的国家,还有更多的天才,只是没有被发掘出来而已。”
布朗略显浮夸地对着王东来说道:“哦,那可真是让人无比期待,我也听说过东方华国,看来我有必要抽个时间前往贵国看看了,对于能够培养出王你这样天才的国家,我可是十分感兴趣。”
王东来顺势发出邀请,说道:“相信我,我的祖国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布朗先生话题一转,说道:“忘记恭喜你了,获得了亚当斯化学奖,你距离诺贝尔学术殿堂已经只差半步了。”
听到布朗如此说,王东来点了点头,淡然地说道:“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的!”
“真是让人羡慕的年轻朝气!”
布朗笑了笑,并没有说自己相信或者是不相信,而是避过这个话题,说道:“这一次的颁奖,因为是要颁给你,所以吸引了众多的这个领域的学者教授,大家都想要听听你的研究理念,可谓是无比期待,就连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提前跑了过来。”
“布朗先生放心,这一次的学术探讨会,我相信大家不会失望的!”
布朗脸上的笑意也逐渐变得浅淡下来。
虽然说西方白人喜欢直接,不喜欢谦虚,但是作为有机化学这个领域的老牌教授,布朗能够成为哈佛的教授,以及亚当斯化学奖的评奖委员会成员之一,自然是既有实力又有能力。
而作为老白男,布朗在心底其实也未必是真的希望看到王东来这样的杰出后辈。
尤其是王东来还是来自东方的华国人。
没有在白头鹰留学,就连获得此次奖项的锂硫电池项目,也和白头鹰毫无关系。
能够将奖项颁给王东来,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
而布朗这么主动地过来,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刚才说的恭喜王东来的话,也不是完全的真心,至于说是王东来距离诺贝尔只差半步,就完全是一句客套话了。
虽说是获得亚当斯化学奖的得主有一半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不还是有另一半没有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