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防备(2 / 2)
说完就拉着银心进了打铁铺子。
刚踏进铺子,就见一名小厮打量了一下二人的装束和身形,面带微笑地迎了上来:“客官,来买武器的吧,请这边来。”
小厮把她们带到了一闪挂满了武器的墙前面,指着一把剑和一条鞭子说道。
“这位公子,我们这里什么武器都有,我看二位颇为瘦弱,不如挑选这把剑和这条鞭子如何。”
“此剑无名,虽无名,确实我这铁匠铺里最好的打铁匠用最好的精铁打造而成,锋利无比。”
“还有这鞭子也不俗,用一根根正宗牛筋编制,鞭子末梢的倒刺还用了上好的黄铜,挨上那么一下绝对轻则皮开肉绽,重则脑袋开瓢。”
祝英台沉吟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你有心了,这两把武器我要了,老板包起来。”
“银心,付钱。”
说罢拍了拍银心的肩膀,转身走出铁匠铺,后面传来小厮的呼喊声。
“好嘞,公子,公子玉树临风,天仙下凡,出手就是阔绰,公子慢走。”
过了一会儿,银心跟了上来,脸上带着些许兴奋,手中还不断地挥舞着鞭子。
“公子,这鞭子也太好玩了吧。”
祝英台目光看去,四周的行人都被她的鞭子吓得避之不及,赶忙呵斥道:“银心,你在干什么,快收起来,你看看这里是练鞭子的地方吗,成何体统,快收起来。
银心被这么一吼,也收起了玩心,不情不愿地把鞭子收了起来,却看到小姐伸出手来,有些不解:“小姐,你这是?”
只听祝英台说道:“把剑取出来,待我耍上一番。”
银心翻了个大白眼,把包裹里刚买的剑递了过去。
祝英台拿到剑之后,随手挽了个不熟练的剑花。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祝家也有很多看家护院的武士,练剑的不在少数,看的多了,耳濡目染之下,挽个剑花而已。
基础的砍劈刺挑也不在话下。
接着银心跟在后面挥舞着鞭子,祝英台在前面耍着剑,往书院而去,一路上也算是有了些许乐趣。
至于马车,则嘱托附近一家酒肆送到书院。
尼山书院。
书院院长和院长夫人在房间里看着书桌上的一份名单,名单上都是各地今年来书院读书的学子。
尼山书院院长王和作为名冠省外的名师,有很多世家都会派子孙到这里读书。
只见名单上赫然有着上虞祝家祝英台和会稽梁家村梁山伯的名字,除此之外,还有鄮县太守之子马文才,马文才也是会稽的,说起来和梁山伯也算老乡了。
《梁祝》中并没有交代马文才的过多细节,只是表明此人不学无术,上课打瞌睡,脑子蠢笨如猪,孺子不可教也,至于阻碍梁祝二人的爱情之事,没有提及。
不过看祝英台父亲宁愿逼迫祝英台也不退婚来看,有太守的推波助澜,毕竟前期来看祝英台父亲还是很顺着她的意思的。
面上虽不怎么表达,就同意祝英台女扮男装跨省读书这件事看,对祝英台算是很宠爱了,不像是迂腐之人。
院长夫人拿起名单,询问丈夫的意见。
“老爷,过几天学子今年的学子们都会赶来,我们该怎么分配他们的位次呢?”
院长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听闻梁山伯好学,为了来我们这里读书,边奉养老母边读书,孝心可嘉,就放在第三排第一个吧。”
“马文才此人不学无术,来了也是混日子,念在他父亲是太守的份上,就放在第五排中间位置,没有放在第七排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祝英台,上虞祝家不可小觑,其子虽不曾听闻才名,听闻上虞祝家有一女,教导的倒是颇为可爱,礼貌非常,想必教子也颇有心得,就与梁山伯放在一起,二人相互促进学习,岂不美哉?”
“还有王天和,是南阳王家的人,才学甚佳,后台颇大,不可小视,就放在第三排中间位置,他两边同样放世家才学尚可子弟。”
“至于其他人,酒囊饭袋就围着马文才坐,后台大而平庸之才就放前两排,后台不大还平庸的就放后两排。”
院长夫人听完微微一笑:“老爷分配得当,这样最是合理,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院长哈哈大笑,扶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