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桩能影响京师房价的特大迷案(第二更)(1 / 2)
夏日炎热。
晚霞倒是变得愈发绚丽灿烂起来。
狄进来到窗边,背负双手,欣赏着映天红霞。
来到京师已经四个多月,再有两个月不到,八月举行的秋闱,就将为那场决定无数士子人生命运的科举,拉开正式的帷幕。
有鉴于这种氛围,如今文会的举办次数都少了些,隔壁公孙策抚琴的声音也不再那么频繁,大家都进入到备考冲刺的阶段。
狄进反倒变得轻松许多。
天圣年间的科举项目相对简单,主要就是经义和诗赋,策论或许有,或许没有,属于考官的偏好,而即便经义和策论属于次要考点,诗赋反倒是占据绝对的大头,是主要考点。
也就是说,前面的经义策论写得再好,如果诗赋不合格,那也绝对不会入选,“专以诗赋为进退”。
而诗赋作为考试题目,有了严格的限定,诸多的忌讳,应试诗其实是很难发挥的。
那么多千古名篇,描写科举的重要性,描写科举高中的风光倒是有,可有几首是在科举考试里面写出来的?
所以一众擅长诗赋的大佬,都不喜欢这样的形式,范仲淹上书仁宗“进士先策论,后诗赋,诸科取兼通经义者”,苏东坡上书神宗“自文章言之,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朱熹也“尝欲罢诗赋,而分诸经、子、史、时务之年”。
但这种应试制度,狄进反倒更加适应。
若论实际上的文学才华,他肯定不如宋朝的这些文坛大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文抄不算,但戴着镣铐跳舞,又是跳西昆体文风的舞蹈,后世十六年正规化的教育,培养出来的逻辑思考能力,让他进行了诸多归纳总结,诀窍摸索,有种如鱼得水之感。
“这就是科学啊!科举之学!”
狄进越学越有把握,倒是不急于考前冲刺了,以平常心对待这科举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其实也是对富贵有闲思的培养。
换成郭承寿来,他会对科举结果耿耿于怀么?不会!所以愈发凸显出那种现今考官最喜欢的诗赋气质~
“六哥儿倒是挺悠闲!”
正在这时,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狄进微微一笑,转过身去:“姐,宅子卖了?”
狄湘灵来到桌边,拿起茶碗喝了一口,有些叹息:“别提了,太平坊的豪宅暂时不能卖,双桂巷的宅子我不愿卖,剩下的三座……呵!还碰上了鬼宅,价格大跌!”
胡娘子自焚的那一间,已经暴露在了刘家视线中,虽然刘从德和刘从义至今还在家中闭门思过,但房子也是等闲不能动的。
狄湘灵以后也不愿意卖,决定将房契保留下来,如果有遭一日,能找到当年为了京师宅院逼死胡娘子一家的罪魁祸首,就在清明时节烧给她,也算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
不过另外三座,倒是可以出售,狄湘灵近来确实挺缺钱花,本以为这种有价无市的好事,还不轻轻松松搞定,没想到京师寸土寸金的宅院,居然也有卖不出去的时候。
狄进的眉头一凝:“鬼宅?难道是……”
“没错,京师三十五口灭门案的宅子,就在同一条巷子里!”
狄湘灵一副倒了血霉的语气:“还与这三处宅院相距不远,一并受影响,那里目前也是内城里面,租房价格最低的一条巷子,稍微有些闲钱的,宁愿住在外城,也不愿与那鬼气森森的地方比邻而居!”
狄进微微眯了眯眼睛:“这么巧?”
“应该是巧合吧!”狄湘灵想了想道:“这五套房契,是十一年前刘美收的,灭门案则是三年前,相差七八年呢!怎么也不挨着啊!”
狄进稍加沉吟,转向院外:“那群五台山僧人还在么?”
“在!”
五台山僧人与皇城司对峙,自然免不了暴露痕迹,如今已经被狄湘灵探得七七八八:“一共五人,其余四个武僧都称呼吴景为大师兄,身手相当了得,进退之间更有默契配合,便是我也难以一战将他们全杀了,跑了一個都后患无穷!不过五台山里,也绝对没有多少这样的武僧,再招收些好手助阵,纵横一地都绰绰有余了!”
这种纵横一地的风格,倒像是历史上九十年后,宋江带着一帮兄弟造反的路数,那真是小股部队转进如风。
狄进确定对方的战斗力后,也明了道:“难怪乞儿帮会助那吴景,能让这帮武僧欠下人情的机会并不多,而这群人既然连乞儿帮都用,也是不择手段了……和皇城司对峙时,乞儿帮有出面么?”
狄湘灵摇了摇头:“这就不知了。”
她忙着卖房呢,哪里顾得上一群和尚和乞丐,有没有联合敌对一群特务?
狄进却觉得,姐姐既然要在京中发展,这群地头蛇的动向就必须关注,不能临到冲突了,再提锏杀过去。
当然,两人的性格不同,狄进不会强求姐姐按照自己的做事节奏来,但也分析道:“开封府衙一直在搜寻吴景的下落,他能藏到现在,或多或少肯定有地头蛇的庇护,我准备与吕推官合作一番,顺带问一问那灭门的惨案,做到心中有数。”
陈尧咨身份太高,很少插手实际事务,除非是刘从广那种外戚出了大事。
判官王博洋的定位是府尹副手,其实也是衙门里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京师当地的案情他都有干涉之权,不过此人有些眼高手低,心中也不会真的对一个尚无功名的士子过于重视,自从刘府破案后,双方就再无往来。
倒是推官吕安道沉稳老练,比较合狄进的眼缘,显然狄进也很合他的眼缘,因此在刘府案子结束后,来往了几回,双方交情不错。
请访问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