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轰动京师(1 / 2)
“壮哉!快哉!汉臣这一箭,必定名垂青史,为后世传颂!”
黑水城上,狄进看着机宜司传回的信报,露出由衷的喜悦。
他得到消息的时间,自然比起燕云的辽人要晚,所幸雷澄在护送契丹贵人一行出城,又眼睁睁看着狄青大摇大摆地率众出城后,就第一时间安排机宜司的谍探,快马回报。
所以双方收到消息的间隔,也没有太长,都是第一批得知中京城内,那场影响极其深远的大震荡。
宋军破城。
耀武扬威!
此时狄进将手中的信报转给身后,刘知谦、雷濬、杨文才等人看了,皆是狂喜。
他们都是北方人,想到从小到大身边长辈对于契丹的恐惧,一时间更有些热泪盈眶:“从今往后,北虏再也不得张狂了!再也不得张狂了!”
狄进没有那种体会,但也知道此次北伐失利的巨大士气影响,在狄青这一策马中京的举动下,基本是烟消云散,对于辽人的信心打击,则是无与伦比的严重。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得是狄青率众平安回归。
“照着路程推算,他们已到辽西了……”
狄进立刻下令:“再调两千精锐,一人三骑,北上接应!”
西北边军大多被调去北伐,但为了守护新收复的河西,还是留下了两万精锐,狄进特意在黑水城中额外屯了两千骑兵,就是考虑了接应的情况,如今再派两千,正好能够接应人困马乏的狄青军。
刘知谦颇为心动,提议道:“相公,倘若人马会合,还有一战之力,是不是趁此机会,夺取云州城,据而守之?”
雷濬更是目光大亮:“一旦那位太后能在云州城站稳脚跟,新登基的年轻辽主,到底认哪个母亲为后?哈!这场好戏可是太精彩了!”
杨文才却有些担忧:“只怕我朝之人参与过多,那位太后就失去了辽国的正统,即便有辽主的遗诏,中京那边也能直接否去……”
“没必要过于贪心!”
相比起他们的思量,狄进却直接摇了摇头:“此次只要汉臣及麾下将士平安回归,就是大胜,至于据守云州,与中京抗衡……仅凭那位辽国太后,和其麾下逃出的那么些契丹贵族,想割据辽西,与野心勃勃的太妃共分朝堂,基本上是办不到的!”
如今最好的结果,自然是太后萧菩萨哥居于辽西云州城,与太妃萧耨斤隔空而望,辽国内部自此分裂成两个朝堂,两股势力分庭抗礼,内乱不休。
再结合之前辽东的叛乱,此次辽帝驾崩,新主登基,本就威望不足,结果中京还被宋军铁骑踏入,留下一个前所未有的耻辱。
如此种种,这個强大的北方帝国可能就此由盛转衰,甚至是极速衰弱。
但狄进很清楚,辽国上下也是人才济济,没那么容易受摆布。
且不说萧远博那群契丹贵族的根基在北方,根本不可能投靠宋朝,单就萧菩萨哥自己,与辽圣宗夫妻情深的她,也不会愿意就此分裂了辽国的基业。
所以这个目标固然诱惑满满,但成功的机会,着实不大。
以宋辽目前的局势,也没必要这么做。
两个旗鼓相当的大国交锋,不外乎两条路,要么壮大自己,要么削弱敌人。
让太后和太妃对抗,令辽国内乱,就是标准的削弱敌人,可事实上,更切合实际的是将河西的收获消化,在步卒的基础上拥有强横的骑兵,再加上宋的人口本就十倍于辽国,两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就都拉开了差距。
只要拖下去,胜利的天平就会朝着自己不断倾斜,何必在小道上费尽心机呢?
狄进之前让狄青随机应变,这位做得相当好,甚至超乎了预料,但现在收尾工作,他就当仁不让地接过了,避免在大好优势下奢求太多,反倒乐极生悲:“两千精骑直至大同,与汉臣会合,让他将从中京救出的太后和契丹贵族们直接丢在云州城,记住,连城都不要进,即刻回归!”
“是!”
刘知谦和雷濬立刻去办,杨文才留在身后,低声道:“相公,今早赵宣抚又遣宅老,亲往京师送信,要不要截下来?”
狄进摇头:“不必!”
不仅不必,他还挺关心那位的:“之前的几封劄子和信件送出了么?别又所托非人,让送信的吏员跑过来投靠,亦或将信毁去……”
杨文才闻言哭笑不得:“我们都盯着呢,这几次都没有出意外,平安地送走了!”
赵稹那次被番人围堵,再受野利遇乞讽刺,一气之下昏厥了过去,醒来后顾不上其他,就要写劄子上交京师,为自己申辩。
谁料他劄子写好了,派出去送的那个宣抚司吏胥,却带着信跑来兴州,作为投名状交给了经略安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