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关宁军的心思(1 / 2)
第660章关宁军的心思
朱慎锥以监国身份下旨,旨意经内阁、司礼监明发,封吴襄为长兴伯,祖大寿为忠义伯。
其余关宁军诸将皆有封赏,或加官,或者荫子封妻。除此之外,朱慎锥还亲笔书信给吴襄和祖大寿,信中对他们这些年在辽东的功劳给与认可,并给予勉励,表示关宁军是大明在辽东的支柱,这些年朝廷因为各种原因亏欠关宁军诸多,而关宁军上下却依旧为国守边,征战沙场,实在是很不容易。
眼下朱慎锥进位监国,接管朝政,希望他们约束关宁军,驻守辽东,继续为国抵御外患。此外,朱慎锥还给了祖大寿和吴襄一个特权,那就是他们在辽东作战无需受外部钳制,只要挡住皇太极南下脚步即可。
朱慎锥告诉他们,朝廷的底线是山海关,只要山海关不失,山海关以北的区域关宁军想怎么守就怎么守,朝廷所派的监军太监不会过多限制他们的军事行动,更不会因一地一城的得失追究他们的责任。
换句话来说,朝廷给了关宁军极大的战场自主权,只要关宁军能守住辽东,朝廷不会强制关宁军去和皇太极野战,做什么收复失地的奢望,更不会把关宁军的战力限制在一城一地,明明打不过还非得去拼命,最终让皇太极抓到机会各个击破从而大败。
这圣旨的到来让吴襄和祖大寿惊喜莫名,他们之前正为朝廷的巨变而忧心忡忡,一时间不知如何做才好,这才琢磨出了一个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假装不知的态度。
可终究关宁军是朝廷的军队,更是抵御皇太极的第一线,等京师那边安定下来,必然会想起辽东的他们,也会做出相应的态度。
但无论是怎么想,吴襄和祖大寿都没想到朝廷会下这样的圣旨,这实在出乎意料,原本他们觉得朝廷最多就是保持原状,或者重派辽东巡抚和监军太监至辽东,延续之前的辽东战略。可万万没想到,朱慎锥居然有如此魄力,给了关宁军极大的自主权,还给了吴襄和祖大寿两个伯爵的爵位。
关宁军能打么?当然能打!关宁军可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自从大明萨尔浒之战大败之后,辽东战事就成了大明战事的重中之重。天启年间,天启皇帝任命他的老师孙承宗督师蓟辽,关宁军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创建的。
自孙承宗创建关宁军以来,至今已有十数年了,关宁军不仅是全大明待遇最好,装备最精良的一支野战部队,还拥有强大的野战骑兵,就连各类火器也一应俱全,哪怕是在野战中,关宁铁骑和八旗交手也丝毫不惧,相等数量下各有胜负。
不过关宁军的问题也很多,首先是关宁铁骑的数量实在是太少,明面上关宁铁骑有三万人,可实际上仅仅三千骑而已,而且这三千骑中大半在吴襄的手中,另外一部分分别在祖大寿和其他将领的手中。
虽然关宁铁骑能打,可数量的不足导致关宁铁骑在战场上并不能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普通的关宁军大部分只是步兵,野战中面对来去如风的八旗精锐根本不是对手,只能依托防线驻守。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他的暂且不说,最大的关键就是没钱。辽东每年的军费数额巨大,大明光辽东军费开支就占了整个财政收入的大半,还往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关宁军能有这样的战力已算得上不错了,可偏偏崇祯皇帝登基后一意打算收复辽东,三番五次要求关宁军主动和皇太极开战,这样一来就给与了关宁军上下极大压力。
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宁锦防线的问题,宁锦防线最早的设置是孙承宗打造的,孙承宗打造宁锦防线的目的是为了收复辽东,以城堡为据点稳扎稳打不断推进,从而压迫辽东建奴的生存空间。
当年这道防线起到了极大作用,孙承宗的战略计划也实施的不错,而且的确压得努尔哈赤透不过气来,当时的后金差一点就被弄得崩溃。
可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孙承宗的操作是建立在对辽东全面经济封锁,背后又有着朝廷全力支持,尤其是魏忠贤在财政方面的全力支持,这才有当时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