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心人
会员书架
首页 > 女生耽美 > 诗相 > 第一章 《园》

第一章 《园》(1 / 1)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擎天霸王诀 炮灰觉醒意识后,哥哥们后悔了 穿成寡妇后,我成了京城首富 医香 富贵春深 超厉害的天选者们 穿越八零之军妻养成计划 然得一心人 总裁无耻:锁爱不节制 厨艺大师

今日的城市,兴起了形形色色的公园,供小朋友吃喝玩乐的主题公园和增长见闻的动植物园,供退休大爷打牌下棋和退休阿姨跳广场舞的城市公园,今日的这些公园,作为近代城市发展的产物,是新兴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青春男女、退休老人、孩子们娱乐的圣地,因此我们的很多书籍、影视剧中常出现公园作背景,如位于北京的大观园,曾有多部古装电视剧在此拍摄。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园出现于清末时期,上世纪初,江苏无锡地方的乡绅名流倡议并集资,在无锡城内小型的私家园林基础上,建立起向公众开放的园林,这家园林被当地人称为“公花园”,后来全国各地相继建设向公众开放的园林,而私家园林逐渐成为历史。国内最初的公园是在私家园林基础上发展而来,如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上海的豫园等,私家园林,顾名思义是私人的领地,没有主人的允许不得擅入。曾经游览过岭南最富有特色的番禺宝墨园和顺德宝墨园,也参观过余荫山房,或许这些私家园林没法与北京颐和园相媲美,这些曾经作为皇亲国戚的后花园和官宦世家的府邸,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也就一个游玩憩息之地,当然这些曾经的私家园林以仿古建筑的特色呈现,故有观光客纷至沓来,见识下古代权贵人家的样子。

皇家园林以只剩遗迹的圆明园和尚存的颐和园为代表,另外一种便是建设于非京城的行宫,如清代皇帝在河北建设的承德避暑山庄,近现代国家领导人的行宫则以别墅形式呈现,如江西庐山枯岭美庐别墅,这些私人园林,到今日已经演变成向公众开放的公园或风景区。官宦世家或地方乡绅的私家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前面所讲的上海豫园,番禺宝墨园等皆是当地乡绅富豪的府邸,现代虽不再有私家园林,但是上流精英阶层的宅第依然是可以拥有“私家园林”形式的存在。据记载,中国最早的私家园林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唐宋时期已经发展成熟,明清时期的园林最为辉煌,今日我们所见的古典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产物,如苏州私家园林之首的拙政园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上海的豫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建于清末的番禺宝墨园等。往唐宋时期追溯,目前只有残留遗迹且记载在历史的北宋皇家园林金明池,存留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遗址的华清宫,非皇家园林如位于绍兴鲁迅故居东侧的沈氏私家园林,这里传有南宋诗人陆游与表妹兼前妻唐婉的爱情恋歌,小众园林如位于江西抚州的金柅园等。近两千年前的魏晋时期,曹操曾经为其世子曹丕(魏文帝)建立的西园,西晋时期富可敌国的石崇所建设的金谷园,这些已经灰飞烟灭的园林,在留存的历史及文学典籍中尚有知名度。

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地方士族的私家园林,除了作为主人的饮食居住外,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便是举办宴会和节庆活动。皇家园林则可以宴请大臣,接待使节,也可在园林的雅苑中商议军国大事,如清代的慈禧太后多有在颐和园接见大臣共商国是,北宋时期的皇家园林开放很多,允许民众在里面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而皇帝则带近臣观看表演等。私家园林多用于主人举办活动和享受歌舞升平的悠哉生活,如石崇就多次在金谷园宴请朝中权势重臣,曹丕的西园曾有建安七子在此交流诗词歌赋,如陆游与唐婉在沈园的相遇,大概率是因为同时接到沈园主人的宴请。各地的园林作为府邸兼私人会所之地,为当地名流乡绅闲情逸致的好去处,犹如当代很多人名流喜欢高尔夫球场交流一样,园林的优美环境让这些精英处于花香四溢的环境中,设有亭台楼阁的园林,不仅可以让他们轻松愉悦的畅谈,还可以欣赏到戏剧歌舞,就是在这样的轻松愉快环境下,很多关键要务便可以友好的商定下来。作为官绅名流聚集之地,这些私家园林多有故事发生,有些园林因为文人墨客的点缀而声名遐迩,有可能留存至今,有些则在典籍中多有提及,如杜牧游历金谷园时,曾经轰动一时的金谷园早已如同圆明园一样只有历史遗迹,但是金谷园的典故却长久的流传下来,今日的人们能获悉金谷园的故事,很可能会是因为杜牧这首诗。

《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是西晋时期大富豪石崇的别墅,也即私家园林,据说石崇在此园内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过话说回来,建设一座金碧辉煌的园林,不在此歌舞升平的话,应该没必要修建私家园林,毕竟一个人及其家人真正需要的物质按理来说不会特别多。杜牧路过金谷园时,看到早已破败的遗址后,即景生情,创作出这首凭吊诗《金谷园》。这首诗有个关于石崇和歌女绿珠的典故,夜夜笙歌的石崇,要在金谷园里宴请朝廷权贵,自然需要奢靡的物质供应和成千上百的奴仆,更重要的是提供歌舞娱乐的歌女姬,因此金谷园内自是美女如云,在众多美女中,一位名叫绿珠的歌女得到石崇的专宠,石崇因此也特意为她在园内修建了绿珠楼,不过绿珠后来的结局随石崇在政治上失势后香消玉殒。能得到大富豪专宠的绿珠,从女人姿色来看,绝对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历史上很多美女的结局并不好,容易成为无情政治下的牺牲品,古典四大美女几乎都是如此,石崇在政治上失势后,对石崇不怀好意的人便想索取绿珠,石崇百般不愿意,绿珠或许为了不让石崇为难便坠楼而亡,但是敌人仍不死心,将石崇置于死地,石崇及家人遭遇政治上的清算后,曾经名震一时的金谷园于是败落荒废,到杜牧经过时,只剩下残迹旧址了。

这首诗的意思是,金谷园的繁华往事,已经虽沉香烟尘飘散而去,流水无情,野草在春天里长得非常茂盛,啼鸟悲鸣,伴随着东风传来,落花缤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从这首诗大意可知,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歌女绿珠坠楼的典故。这首诗首句“繁华事散逐香尘”可知,凭吊诗的惯用手法,说曾经的繁华景象早已远去无法重现,这句诗是在描写金谷园内曾经的繁华往事随香尘而去,接下来“流水无情草自春”说岁月如同流水般无情,金谷园早已荒废不堪,繁华景象不在与园内春草茂盛生长,一个是人文景象,一个是自然景象,两者有机组合来诠释金谷园盛景一去不复返。“日暮东风怨啼鸟”描写诗人杜牧日暮时分在金谷园遗址里听到了随风而来的鸟啼声,春日里,听到鸟鸣声本应该是令人想到春景的赏心悦事,然而杜牧却在诗句中用“怨”字,说明作者看到金谷园景象时产生了感伤的心绪,“落花犹似坠楼人”则是描写作者看到落花时,想起金谷园内绿珠坠楼而亡的事,情不自禁的将落花比喻成绿珠,寄托了作者内心深感可惜的情思。

在金谷园,杜牧想起的是歌女绿珠,这位风流诗人的性情,不得不佩服,他的多首经典之作皆是围绕女子展开,创作凭吊诗时,还不忘采用歌女作主题,从他的另外几首经典作品来看,对歌女的描写几乎是他诗作中的一款底色。将女人比喻成花,好像是真性情男人的常规写作思路,崔护名言人面桃花相映红,孟郊春风得意看尽长安花,李白天马行空的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或许女人对于这些诗人来说,是萌生诗情才艺的催化剂。杜牧曾有一首诗作《叹花》,杜牧叹的花是少女,只不过是曾经想要得到却因自己错过时日而失去的。以花喻美人,是很多诗人喜欢的话题,在《金谷园》诗中,落花与绿珠坠楼的外在意象有类似之处,于是杜牧借用落花之意象,形容的贴切自然,深刻描绘出美艳歌女绿珠命运的悲叹,从而韵味隽永的抒发出作者感叹物是人非的心境。

《金柅园》

(宋)晏殊

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金柅园位于今日抚州市一座中学校园里,前身是北宋时期州府的后花园,是官府接待的重要活动场所,晏殊出生于北宋时期的抚州临川县(今化属南昌进贤县),故金柅园是晏殊故乡的一座小型园林,晏殊曾在此游玩,于是留下了诗作《金柅园》。抚州曾经是江西省人文荟萃的高地,在北宋时期颇为有影响力,乡贤晏殊在北宋仁宗朝问鼎相国之位,政治家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厕身首相之位主持变法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亦是抚州人士,二十多年前的高中时代,经常听到学校拿抚州市临川中学作标杆,称抚州的读书文化甚是浓郁。金柅园作为小众园林,尽管历经千年依然留存于世,但是缺乏大事件或者文人墨客的关键点缀,金柅园并不为世人所熟悉,也曾有很多文人墨客来此题咏,但是没有经典名言,晏殊的这首《金柅园》从作品来看,并未多大意境特色,唯独其最后一句“人生何处不相逢”,可能是世人所熟悉的语句。

晏殊的这首诗前两句“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是描写在故乡的临川金柅园内,十五年前欢聚的环境相同,可以看出晏殊不止一次来到故乡的金柅园,后两句是在前两句描写欢聚的基础上,通过斟满酒杯畅饮一番,表达了作者认为人生还会再相逢的快意。人生何处不相逢是个美好的愿景,但是这诗句首次出处颇有争议,往前追溯到唐代,杜牧曾在送别诗中写到“此生何处不相逢”,另有与晏殊同时代的文学家欧阳修,曾在其《归田录》中记载人生何处不相逢的语句。对于人们所熟悉的语句,存在出处争议是很正常之事,古人记载的真实性也并非百分百,有争议也是认真做研究的表现,品读诗词亦是如此,近年来网络上流传一些拼凑的诗句,会有一些不明所以的人,认为其为好诗,甚至作者也胡乱措置,辨析这些瞎编乱造的诗词现象,有益于提高真正的文学素养。

《沈园》

(宋)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宋代沈氏大富商建设的私家园林,这家园林仍留存于世,且还建有陆游纪念馆,这个纪念馆的建设,应是陆游在此沈园有丰富的经历及其他的悲情爱情故事有关,陆游也在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作有诗篇《沈园二首》,其第一首因“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而素有知名度,是陆游与唐婉凄美爱情的绝唱之作。据历史记载,陆游主要经历在南宋时期,二十岁时与表妹唐婉结成琴瑟之好,婚后更是伉俪情深,然而这样的情况却不受陆游母亲的喜欢,在传统的士大夫家庭观念中,勤奋读书参加科举进入仕途才是最为重要的,儿女情长不得影响前途,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母亲硬生生的拆散陆游的美好婚姻,实乃陆游的憾事一桩。被迫分开的陆游的唐婉,改嫁到赵宋的宗室子弟,多年后,命运的齿轮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他们在沈园相遇了,这个相遇是偶然,还是沈园主人有意为之,不得而知,这次相遇让陆游的无奈情感爆发出来,于是赋有一词《钗头凤》题在沈园内,表达出内心极度的郁闷。后来,再游沈园的唐婉见到陆游的这首词后,奉和一首《钗头凤》,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唐婉这首《钗头凤》不是她本人所作的初始版本,总之是表达出人生身不由己,难,难,难的心境,在这种心境下,唐婉没多久便郁郁而终,得知曾经的所爱抱憾而死,陆游甚是伤悲,此后几十年间,陆续写了许多悼念唐婉的诗句,以《沈园》为主题的最为脍炙人口。

这首《沈园》是陆游在园内重逢唐婉的四十年后游览沈园的作品,此时的陆游已过古稀之年,从古代寿命来看,应该是垂垂老矣,此时的他或许习惯性回忆年轻时的往事,或许是对初恋唐婉过于深刻,故创作出怀念唐婉的这首诗。妻妾众多的陆游,每到沈园必会在脑海里浮现唐婉的印记,多次游览沈园后创作了许多悼念昔日挚爱的诗篇,由此可见,陆游与唐婉在沈园的相逢以及唐婉的郁郁而终,对陆游影响之深,而且随之岁月流逝,陆游怀念唐婉的心情越深,乃至晚年多次游沈园时,总会想起唐婉,并因此作有多篇怀念挚爱唐婉的诗句,今日的人们游览沈园,想必会对他们的爱情故事有种扼腕的怜惜。这首《沈园》诗大意是斜阳下城墙,画角声仿佛也在哀鸣,此时的沈园池子和亭台已经变样,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依旧是碧绿的春水,曾经照映她美丽的身影而来,从大意可以看出,斜阳照影下的陆游,看到曾经熟悉的园子沧桑变迁,使得陆游萌生感伤的心绪,脑海里浮现唐婉的样子,于是写出了佳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才高八斗的曹植在其传世佳作《洛神赋》中形容女子翩若惊鸿,后来人们用惊鸿借指指体态轻盈的美女或昔日的爱人,由此可知,陆游中用惊鸿来形容唐婉,陆游眼中的唐婉想必是无法替代的存在。《沈园》第二首写到唐婉已经香消玉殒四十年,沈园柳树也年老到不能吐絮吹绵,自身也快行将就木,但是仍然来此凭吊曾经的经历而潸然泪下,陆游对唐婉的深情从这两首《沈园》诗可见一斑,殊不知特别长寿的陆游竟然活到八十多岁,致使陆游念念不忘唐婉长达半个世纪,绝对是历史上最长年限的爱情叹歌。

从陆游经历来看,唐婉应是陆游的头婚妻子,想必也是初恋,或许因为表兄妹的缘故,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可能是青梅竹马般的存在。人对初恋印象或许会持久的存留,在沈园触景生情的陆游,始终不忘唐婉,年过古稀之年创作《沈园二首》,将近耄耋之年创作伤心诗句“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对于初恋,进入青春时期的男女,春心萌动后首次产生爱慕之意的对象,不管是暗恋还是明恋,这个对象便是新潮的术语白月光,据了解,白月光杀伤力很强,可以几十年依然可以记得清楚,触景之时,还是会容易回想起来,根据个人经验蛮真实的。大部分人的白月光,大概率不会成为结婚的对象,但是脑海里对他的印记始终非常清晰的状态,有时候容易被勾起,倘若获悉人家有不好的境遇,内心也会起波澜,倘若人家向你倾诉不怎么幸福的婚姻时,内心的涟漪会泛起。有白月光经历之人,想必理解陆游对唐婉的这种深情,或许有人质疑这种深情,因为陆游在唐婉之后依然有众多的妻妾,很多时候,妻妾未必是内心的真正所爱之人,而是婚姻制度使然。

以上的三个园林,今人最为熟悉的当属沈园,金谷园早已不复存在,今人想必很少知晓,金柅园尽管仍留存于世,其知名度几乎接金谷园,非抚州人民可能没人知晓有金柅园这个地方。今日的沈园已经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在景区内的陆游纪念馆,有陆游更为详尽的爱情悲歌,未曾参观过沈园的游客,知晓沈园的存在,大概率是因为陆游与唐婉扼腕的爱情故事。历史上著名的园林远不止这些,详细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朋友,也是多了解江南地区的园林,以苏州拙政园和留园为尊,据说位于京城的颐和园,很多景观都是模仿江南园林而建设的,尽管很多人经常听到有人介绍苏州园林的美,甚至游览过闻名遐迩的颐和园,但是园林中的故事最为深刻的,尤其是爱情故事,位于浙江绍兴的沈园绝对是名列榜首。爱情是稀缺的,人人都想有美好的爱情,也喜欢听人家的爱情故事,因此有爱情故事的地方,容易深入人心,品读有故事的园林之诗,有时候不是因为诗句多么优美,而是被背后的故事吸引,尤其是爱情故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能见鬼 瀚海驭风 重生七零辣妻当道 熵变之域:逆时救赎 双生彼岸花 重回1976,绑定百货商场赢麻了! 出狱即无敌,前妻跪求我原谅 倾城赘婿 桃花色校霸 金丝雀女配玄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