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劝学》(1 / 1)
劝学,狭义理解是劝人家多读书,广义看是劝人多学提升本领的事务,遐自上古,迩至当代,始于孩童,终于耄耋,劝学的时刻如影随形,正如人们常言道的活到老学到老。个人有好为人师的倾向,因此常有劝人学习的冲动,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氛围和日益分工细化的社会需求,劝学有利于人们掌握进入社会分层中所需的各项技能。儒家思想家孟子有言,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任何人的生命都有一定的期限,而所学的知识却是无限的,故要劝导世人多学,不过他随后也说到,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也即说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会劳形伤神疲困不堪,这就要求劝学或者自学的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而非漫无边际的追求学识。当今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所需的知识储备和技艺本领越来越丰富,劝学很多时候就不能只是简单粗暴俗语活到老学到老,这个俗语只能指导人们要建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从人性角度来看,人本是好逸恶劳的,勤奋好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逆人性的,因此要想勤奋好学,多数是需要引诱或者制定目标,方会激起学习的动力,从宋代真宗皇帝赵恒的《劝学诗》可以窥知二三。这首《劝学诗》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劝学名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此诗意在告诉读书人,勤读六经诗书学有所成后,平生所追求的仓廪充实、金银财富、良驹宝马和如玉美人自会手到擒来,这些平生追求的目标即是诗中所言的遂平生志,好像从古至今,人生的最美理想的确也就这些了。以目标为导向的劝学方式最为常见,尤其对年少的孩子最为有效,孩子未经世事,不通晓社会事务,自然不知从何学起,只得父母和学校去引导,学校是面向社会,固然只有劝孩子学习规范化的课本知识,而父母是孩子未来的引路人,劝学则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父母常有的操作是,只要孩子完成了怎么样的学习任务或者考试到达怎么样的等级,就可以支持孩子去做喜欢的事情。
犹记得小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对联的形式并附上作者头像悬挂在课堂,那时候虽不知其意,但它是最为常见的劝学名言警句,因此深深烙印在脑海里,在课外书籍中还有许多劝人好学的故事,记忆较为深刻的有“程门立雪”、“悬梁刺股”和“凿壁偷光”等典故。小时候看这些故事,自是很佩服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大冬天里的下雪天在门外挨冻以表示对恩师的尊重,好学到半夜时以绳系头悬在屋梁上防止打瞌睡,用锥刺股警示不可懈怠学习,通过在墙壁上凿个洞借用邻居家的光刻苦读书。现如今再看这些,只能说它们是用以劝学的励志艺术,深入分析小时候的这些劝学故事,或者从逻辑上去考量,它们基本上都是借古人的偶然动作编纂成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应有这么一回事,但是不是与劝学或者好学有关,就要依靠读者逻辑分析了。这些劝学的故事也好,名言警句也罢,甚是觉得未能启迪莘莘学子们刻苦求学,亦未能促使学生们发奋图强,而同学间的成绩竞争,是让学生们刻苦学习的动力之一,人与生俱来的竞争天性,让孩子们在乎成绩排名,因为它不仅可以得到老师的认可,回到家还以赢得父母的赞许。人之所以刻苦学习,极少源于内心的求知欲,更多的是源自人与人的社会竞争,是人骨子里想要超越他人的成就感,家长们喜欢关注孩子同学间的成绩,其本质就是想借此刺激孩子刻苦学习而超越。
读书教育,自古以来都需要大手笔投资,因此在古代,能读得起书的人都出自富裕家庭,因此只有士绅阶层中人才有时间精力参加竞争激烈的科举,赵恒的这首《劝学诗》,其本质也是劝参加科举的士子们的,因此学生时代所学的一些劝学典故和诗词,多是出自钟鸣鼎食家庭,或者是当时政府主办的学习道场,能在学习道场求学的学子而又是富家子弟,好比古代享有盛名的国子监,类比于今日的清北名校,其生源大多数必然是富家子弟,因为只有衣食丰盈的家庭,方能支撑孩子心无旁骛的求学深造。或许现代社会机制的逐步完善,少部分苦寒子弟得益于社会的支助,过五关斩六将,能够耗时长达十六年乃至二十多年的刻苦求学获得命运的改变,然而大多数农家子弟或者苦寒学子们,大概率难以坚持漫长的求学过程,终其一生在其出生时的阶层里止步不前。
近代,虽说基本的教育普及开来,知识获取非常容易,但真正获取有效的知识,应与古时代并无二致,当知识普及到底层人民头上,说明它的价值含量可谓之为鸡肋,而真正有效的知识是限制流通的,好比今日能品读到的许多劝学诗句名言,在古代那是小圈层中才能见识到的。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有一首七言绝句《劝学》流传于世,不过这首诗的初衷是写给其家族子弟的,意在告诉子孙后代们,读书宜趁年少的时候。一寸光阴一寸金,是读书时代经常听到的名言警句,它最早的出处是唐末五代诗人王贞白的诗篇《白鹿洞》,王贞白正在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求学读书期间,有感而发写下的这首惜时诗,这首诗大概率也只能在白鹿洞书院传播,而白鹿洞书院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可想而知,能在此求学之人非富即贵。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啃读诗书,看着外面寒风瑟瑟,不仅感慨创作一首劝学哲理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深情款款的送给儿子,意在劝导儿子在多读书的过程中须躬体力行,方能学有所成。这三首有名的劝学诗,是父母对孩子劝学的佳作,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老师,从心理学上讲,孩子的好歹习性多数从父母身上学来,因此成为子女的榜样将会是最佳的劝学,固然这几首诗更适合作为对已为人父母的劝学之作。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诗的前两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使用了互文手法,其基本意思应是,三更半夜时熄灯休息,五更时分公鸡则会啼鸣,男儿宜多读书的时候需依照时令进行,也即该读书的年纪则努力读书,好比五更时分有人打更。古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我们常用的成语三更半夜,大概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五更大约是凌晨三点至五点,如果将前两句理解成,古人们半夜时分至公鸡鸣啼时还要勤奋刻苦学习,则是不可理喻的,在人最需要睡眠的时候,劝人刻苦学习似乎不合自然道理,因此前两句意指除去三更至五更这段时间,都是男儿刻苦学习的好时间,这里有夸张的说法,但中学的那几年,刻苦学习之人会对此深有感触,学习到三更半夜,天蒙蒙亮便起床到教室朗读,以至于人太困不得已在教室呼呼大睡。
后两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系此诗的重点,意在告诫人们,年少时不懂得在身富力强的时候多勤奋学习,白发暮年时悔不当初,年少的时候为何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前面已提及到,刻苦求学是逆人性的,年少的孩子们要想刻苦学习,多数情况下是需要以目的为导向的,记得当年读书的目的,是经常听到家人耳提面命,不读书就要外出打工或种田很辛苦,为了不像打工或种田的辛苦而坚持读书,但是进入社会之后猛然发现,辛苦依然在,只不过是相对而言没有上一辈的体力劳动之苦,生活的辛苦一点点未曾改变。个人经验来看,这首诗固然是劝学的佳作,但是其意偏向宏观层面,用负面之辞来说则是它的寓意空洞无物,难以使得人们产生感触,只能用之劝勉少年们要珍惜少壮年华,多勤奋学习,不然的话,到老一事无成后悔不已。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学生时代听得耳朵起茧的俗语,这两句合起来是《增广贤文》的句子,但其首句最早出处可以追溯到诗人王贞白的劝学诗《白鹿洞》。学生时期,这两句可以说听得都厌烦了,大意都能明白,只知道是要求背诵的而不知其缘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便是所谓的填鸭式教育,老师讲台上灌输,学生被动的接收,甚至老师也不知其所以然,只需要照本宣科的教,是读书时代的基本形态,现在想来,或许当年的老师们也郁闷不知其所以然。写下“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王贞白曾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求学,用以勉励自己和同窗学子们,后来这句被后人用于警示人们珍惜宝贵的读书时间,或许古人过于喜欢使用对偶的艺术手法,乃至有人添加一句“寸金难买寸光阴”与之组合成对联出现。宋代的大学者教育家朱熹,曾有一首劝学诗,像是借鉴了这首诗,朱熹在诗中说“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通过时令变化叙述光阴流逝快,用于支撑他所言的“一寸光阴不可轻”,而这句与王贞白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具有同样的寓意,也许是朱熹化用了这首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诗题可知,这首诗是作者冬天夜里读书时,有感而发写给儿子的诗,也是古人示儿诗的一种。这首劝学诗,还是具有普世意义的,不管富贵或贫贱,学问无遗力是必然的,真正成大事大学问者,不遗余力的学习是基本素质,努力未必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必要条件。这首诗的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已经成为人们所熟悉的俗语,意在告诫人们多实践而不要纸上谈兵,或者说在读万卷书后更要行万里路,总而言之是说实践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好比实践出真知,美国苹果公司执行总裁乔布斯曾说过,唯有实践者才是真正的思想家。
劝学或家长教育子女,是永恒的人生课题,如正是男儿读书时,一寸光阴一寸金等,多是劝导人们在年少时刻苦求学,趁少壮时期打好学识基础。从生理基础角度讲,是因为少年时,大脑处于发育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输入新物质,而人完成发育过程后,便很难再输入新物质了,正如人的思想观念一般,年纪越大越难接受新事物。其次,人在年少时,记忆力强,新知识吸收快,在当前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地球村”时代,学习一门外语甚至几种外国语言,显得非常有必要,而年少时期最能学好语言,因为成年人再学好外语的可能性极低。更为重要的是,年少所学,是成年后为人处世和建立学问的基础,俗话说开卷有益,趁年少多储备知识,艺不压身,多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艺本领,这对普通人显得更为重要的,毕竟社会淘汰人是悄无声息的,惟有年少好学建立起良好的学识基础,方能以不变应对社会的万变。
春风得意的唐代诗人孟郊,曾有一首劝学诗写到青春须早为,与颜真卿的这首劝学诗所表达的寓意相似,劝人应当趁年轻时有所作为,曾经大致的统计过一些名人创作成就的年龄数据,的确是如此,青春须早为,成名须趁早。人们熟知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42岁获得诺贝尔奖,但获奖成果是其26岁时所完成的,他42岁以后发表的《相对论》成就更为宏大,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35岁时获奖,很显然的是,他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在此之前完成,同年获得物理学家的李政道,获奖时的年纪更为年轻。唐朝诗人白居易写名篇《长恨歌》时34岁,王国维30出头时发表名作《人间词话》,民国时期的渣男代表徐志摩不用多说,整个生命历程未超过35年,在近代史富有知名度且留下名篇《再别康桥》,再明显不过的是,影视明星真正光辉的时候,几乎都在其年轻时。列举的人物,家世背景都不简单,或许会被认为不足以说明问题,这个粗略统计是否合理,可以留意下自己喜欢的人物履历,抑或统计身边认识的优秀人群,以示验证。
劝学的名言警句或者诗篇,远不止上面所列的三首和文中提及的篇目,他们的大意较为浅显易懂且过于宏观,而人们的学习是个持久耐力的过程,因此实践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当然了,能够有恒久耐力去坚持,想必它的回报也将是丰厚的,好比范进中举,长年累月的发愤图强和刻苦学习,终得一天中举,从此人生华丽转变。历史上都有劝学的诗词文章,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劝学之作,无疑是因为学习是个持久战,这个持久战不仅需要财力支撑,还需要名师的指点引路,总归而言,是需要财力支撑。我们常能听闻到,贫穷子弟很难改变命运,是因为不能持久的进行学习,这是个矛盾的伪命题,贫穷子弟是无力持久战的,要平民子弟持久学习,除非此人天赋异禀加上帝关照。上面三首劝学诗的道理,说来大家都懂,但真正实践的寥若晨星,正所谓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劝学犹如人生一般马拉松一般是持久战,大部分人都得中途退出战场,而品读这些劝学诗,想必可能是给想中途退场的人们警醒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