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张顺张贵(1 / 2)
第267章张顺张贵“这是肺痨。”周辉检查完后说道。
“肺痨,可以根治吗?”
周辉恭敬地答道:“回公子,应该问题不大。这位先生所得的肺痨是由于风热犯肺引起的,此属风温犯肺之证,故治以辛凉宣透达邪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治以麻杏、石干、甘汤与银翘散化裁获效即可。而且这位先生体质甚好,脉象虽然低沉却延绵不断,加上老夫年轻时曾到过苗地,向苗人学习过医治肺痨的特殊方式,所以老夫采用汉苗相结合的方法医治,当很快见效的。最幸运之处在于他不是因为邪热内结引起的,否则就难治了。待老夫开份方子,大约在服药三日后自可痊愈。”
周辉说完,拿出硬笔,写下了药方,苗岭药材桔梗、一朵云、十大功劳、野姜叶、白果等作为主药,另用麻黄,杏仁,甘草,生石膏,银花,连翘,桔梗,芥穗,鲜芦根等作为辅助,用水煎服,早晚各一次,三日为一疗程。
灰衣大汉接过药方后谢道:“谢谢公子,谢谢周,周先生。”
“小事而已,朋友不必言谢。”我笑笑又对周辉道,“周先生,这些药都能买到吗?”
“一朵云和十大功劳临安城的药店极少,这两味药老夫会差人送来,其它的都能买到。”
“恩,小七,你再跑一趟,将这药方上的其它药都买来。”
“是,公子。”
肺痨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肺炎,肺炎之名来自西医。在古代,肺痨虽然也不是什么绝症,但也不是那么轻易医治的。引起肺炎的病原很复杂,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感冒、劳累时就容易受到感染。而苗人的药方在医治肺痨上却有其独到之处,但因汉苗交流一向不畅,是以其法并没有在南宋大地上得到推广。
周辉接着又对灰衣大汉道:“这位兄弟,你会武功吧?”
大汉愣了下道:“是,先生。”
“那就更好,你每日按揉病人的膻中穴、中府穴以及天突穴,可以帮助其恢复。”
灰衣大汉点点头,突然对着我跪下道:“张贵谢,谢过公子大恩,张某自幼嘴舌笨,笨拙,无法表达谢意,公子在上,请,请受张某一,一拜。”
“起来说话,原来你叫张贵。”
“正是。公子,生病者乃是张某大,大哥,叫做张顺。”
“张顺,张贵?”我一下想起南宋末年襄阳之战时出现的两位民间英雄。咸淳八年,时任南宋京湖制置大使的李庭芝派遣总管张顺、路分钤辖张贵率领都统制救援襄阳。两人率领轻舟百艘,士卒3000名及大批物资出发,历经一月,转战数百里,在襄阳被困已有5年之际,成功抵达襄阳,成为襄阳被困后唯一一支抵到的南宋援军,而张顺、张贵则先后牺牲于此。襄阳守将吕文焕感其兄弟二人之忠义,立双庙祭祀。
虽然历史上有关张顺、张贵二人的记录不多,却不可否认两人的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的抗蒙勇气。后世有研究《水浒传》的学者认为,这个张顺就是梁山好汉中排第三十位,位列三十六天罡星中的天损星的原型,在书中被作者称为“lang里白条”。
“张贵,说说你和你大哥的情况,如果你们的确有才能,我便向军队举荐你们。”
“是,公子。”张贵道,“我兄弟两人乃是两,两浙路安吉人氏,一直住在天目山北麓,家中以种,种植竹园为生,我自幼随父亲习武,大哥则,则喜好兵法,曾拜一无名老人为师,学习排,排军布阵之道。”
“等等。”袁棘突然打岔道,“天目山北麓的安吉县有条西苕溪,其两旁种植有大量的毛竹,而最有名的就是号称‘竹园张’的张家,张贵,你知道吗?”
张贵憨憨笑道:“当然知,知道。那,那‘竹园张’就是我家的独有招牌,自家父去世后,我便,便成为这一代的‘竹园张’了。这位先生,你莫,莫非认识先父?”
“令尊名为?”
“先父张青。”
袁棘哈哈笑道:“原来是故人之子。老夫游历天下之时,哦,对了,那是一个春天,老夫来到安吉,深感西苕溪一带的毛竹之盛,春笋之鲜,于是在当地住过七日,并和你父相识,老夫至今还记得你父亲所做的春笋焖肉,好吃啊。”袁棘说罢,紧接着又叹道:“哎,可惜你父亲早逝,袁某终究无法令其长寿也。”
这时,一直躺在床上的张顺问道:“袁棘?你是帝王谷袁棘袁先生?”
“正是。”
张顺激动之下却又引起一阵咳嗽,踹了一口气才道:“张贵,袁先生就是我家恩人,帝王谷袁先生,你赶快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