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8章 人形印钞机(1 / 2)
,最快更新北颂最新章节!
“如此甚好。”
敲定了王曾、王凯、杜伊三人的惩处方式以后,寇季辞别了赵祯,离开了皇宫。
当然,就有快马将惩处三人的文书送出了汴京城。
轰轰烈烈的清查官员从商的行动还在进行,各地均有不同的反抗发生。
但是当应州知州林文龙造反的消息被传出去以后,反抗的声音立马小了一半。
林文龙造反,开了一个坏头,他的事迹传扬出去以后,足以让那些想从朝廷手里保住家产的官员和官员背后的豪门大户铤而走险。
但林文龙的下场,让那些官员和官员背后的豪门大户迅速将自己心里不该有的想法掐死。
林文龙造反,轰轰烈烈,聚众二十万,足以让天下所有人动容。
但朝廷只调遣了一万兵马,花费了不到十日,就将林文龙的叛军清理了一个干干净净,更让天下人动容。
官员和官员背后的豪门大户们通过此事看出了朝廷革新官员从商弊政的决心和态度,也看出了大宋兵锋锐不可当。
‘顺者昌、逆者亡’六个字将此事形容的淋漓尽致。
稳居在大宋帝国最高处的两个人,权势滔天,不可逆转。
大宋上下所有人除了服从,就只能服从。
任何有异心的人,都将会成为他们二人刀下亡魂。
即便是一些不怕死的人,也很难在他们二人震慑下成事。
当往日里屯驻在大营里的将士出现在了田间地头的时候,任何不怕死的或者有异心的人,都会快速掐死心中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聪明人看透了一切后,果断的闭上了嘴,配合着朝廷清理起了弊政。
不是他们不愿意闹事,而是他们悲催的发现,中原腹地几乎没有他们闹事的土壤。
最容易蛊惑的那些街头浪荡子,那些不怕死的愣头青,早早的就被发配到了河西、兴庆府等地。
稍微容易蛊惑一点的赤贫百姓,也全部被迁移到了大理、交趾、辽地。
更有一大批勉强能被蛊惑的贫寒百姓,迁移到了辽地。
剩下的百姓即便是穷,也能勉强混饱肚子。
他们没有被逼迫到必死的路上,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在豪门大户的蛊惑下去跟朝廷拼命。
再加上赵祯大批量的发放了邸报,让百姓们看清楚了此次清查官员从商行动被针对的是谁,也派人不厌其烦的向百姓们宣讲此事,让他们不要闹事。
如此情况下,能陪着官员和官员背后豪门大户一起闹事的就只剩下了他们的族人和仆人。
仅凭一群族人和仆人,还翻不起什么大浪。
因为他们一旦起事,首要面对的就是衙门里那些从军伍中退下来的悍卒,其次是地方上的地方兵,再后面便是禁军。
三座大山压在他们头上,他们根本没有翻起大浪的可能。
所以中原腹地没有作乱的土壤。
四边上,也几乎没有作乱的土壤。
因为四边上安排的不是贫寒的百姓,就是那些军户,亦或者那些被从近乎于奴隶制统治下解救出来的罪籍。
他们比任何人都拥护处在大宋帝国最顶端的赵祯。
其中最凶悍的,就是兴庆府等地的新百姓。
他们在凭借着军功脱离了罪籍,享受上了大宋户籍提供的优越生活以后,他们就成了赵祯最忠实的拥护者。
他们中间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回到以前那种给人贡献长生马的压榨生活中去。
他们喜欢策马在广阔无垠的草地上牧马放羊,喜欢看着家里的妇人们跟街坊邻居拌拌嘴、扯扯话、一起下地劳作,也喜欢看见自家的孩子背着书袋子留着鼻涕往学堂里跑。
唯一的缺陷就是那些里正、巷长们的臭嘴惹人生厌。
若不是那些里正、巷长们骂他们是为他们好,他们早就发火了。
总而言之,现如今兴庆府等地的生活,对他们这些长期受惯了压榨的人而言,就是天国。
他们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们的天国。
此前前来破坏他们天国的人是辽人,被他们用最凶残的手段轰出了兴庆府等地。
若再有人出现,毁坏他们的天国,他们会用手里的弯刀和胸膛里的热血,杀光所有人。
所以,四边上的百姓是最拥护赵祯的。
当然了,四边之所以会如此安稳,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四边上的百姓成分并不复杂,阶级并不繁杂,贫富差距不大,所以没那么多仇富的人,没那么多麻烦。
大宋朝只有两个地方有出现叛乱的可能,就是燕云十六州和大理。
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对待罪籍相当苛刻,他们似乎想从罪籍身上讨回他们以前失去的一切,所以对罪籍压榨的十分狠。
所以在林文龙在放开了罪籍以后,才能在那么短时间内聚拢起那么多人。
大理主要是汉化不深,躲在山林里的那些部族,情愿在愚蠢的部族头人领导下过野人一般的日子,也不愿意走出大山,接受大宋的教化。
那些目光短浅的部族头人们,只喜欢大宋送给他们的货物、粮食,却不愿意承担他们该有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他们脑子一根筋。
他们情愿相信谣言,也不相信大宋的王法。
燕云十六州中的应州生出的叛乱被平定了以后,大理出现了叛乱。
三山十六寨的人共同推举出了一位蛮王,向距离他们最近的建昌府发起了进攻。
大宋此次的政令并没有针对他们,但是他们还是反了。
起因是一个在山林里收山货的人告诉其中一位部族头人,说大宋要收缴他们手里的权力,将他们部族的人当成奴隶押送到各处服役,也许要不了几年,他们的部族就会消失殆尽。
部族头人听到这种话,自然是惶恐不已。
他们对大宋不一样的统治本来就没有好感,他们想过那种桃花源一般的生活,不喜欢大宋朝廷的干涉。
但大宋朝廷一直派人要他们下山去城里居住,让他们放下刀弓去耕田,并且听从大宋的统治。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个部族头人轻易的选择相信了货郎的话,他联络了几个大头人,果断反了。
“他们是没脑子吗?”
赵祯坐在资事堂内,看着建昌府知府给自己递上来的急报,不仅没有愤怒,反而像是看到了什么蠢到不能再蠢的事情一样。
寇季坐在赵祯下首,听到赵祯的话,苦笑了一声,没有多言。
赵祯扬着手里的急报,难以置信的道:“朕看他们在山林里磨牙吮血,过的像是个野人,就像让他们下山接受教化,过的像个人。
可他们居然不喜欢当人,反而更喜欢当野人。”
寇季感叹道:“他们中间大部分人其实和我大宋腹地的很多穷苦百姓都一样,一生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只是听从着部族头人和部族巫师的吩咐做事。
在他们心里,朝廷的千言万语,不如巫师一句神谕管用。”
赵祯没有兴趣在跟寇季讨论这个问题,他果断下令道:“让屯驻在嘉定府内的禁军动手吧。
等他们平定了叛乱以后,分批梳理一下大理四府,改屯苍山下,更名为苍山军。”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是不是该加强大理四府的地方兵?”
赵祯看向了寇季,苦笑道:“朝廷现在还能征兵吗?”
寇季苦笑了一声,没有再言语。
去岁朝廷征召了两百万兵马,几乎是将大宋能征调的,且愿意被朝廷征调的人抽空了。
大理四府,如今除了腾冲府和永昌府的地方兵马是齐备的以外,剩下的建昌府和秀山府,如今地方兵马十分少。
朝廷要征召的话,最少得征召八万多人。
大理四府不同其他大宋各府,小部族众多,山峦沟壑众多、巨木繁茂,所以需要的地方兵数量也相当大。
寇季苦笑过后,道:“要不发配一群罪籍过去?仅凭我们的人,恐怕很难将山林里的那些各部族的人引出来。
让罪籍们去闹一闹,让那些各部族的人主动走出来。”
赵祯沉吟着道:“如此一来,大理的建昌府和秀山府,恐怕就成贼窝了……”
寇季坦言道:“不破不立……”
赵祯思量了一下,点头道:“那就这么办……”
商量妥当此事以后,寇季就出了宫,到了政事堂,写了两份文书,让人快速的送了出去。
赵祯新改的苍山军会快速的进入到大理四府平叛。
远在燕云十六州的王曾也会快速的挑选出一部分罪籍发配到大理四府。
对于大理四府的叛乱,大宋上下没有人放在心上,也没有在民间掀起什么波澜。
大理四府的那些部族头人不服王化,也不知道什么是王化,所以他们只要一有问题就聚众造反。
从大宋拿下了大理到如今,每一岁都会有人造反。
起初的时候造反规模不大,随着时间推移,造反的规模越来越大。
大宋上下所有人都觉得,他们造反的过程,就是一个他们忘记大宋兵锋锐利的过程。
时间越久,他们对大宋兵锋锐利就越小。
所以起初造反的时候,地方上的兵马就能平叛。
如今愈演愈烈,自然需要出动禁军。
朝廷的文书传到了嘉定府,屯驻在嘉定府内的苍山军杀进了大理四府以后,大理四府内的叛军一哄而散,一个个重新躲进了山林里。
大军并没有在各部族的期盼下离去,反而一路西行,在苍山山脚下驻扎了下来。
一时间山林里的部族头人被震慑住了,躲在山林里一动也不动。
大宋疆土上再次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中,只有那清查天下官员从商的事情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
清查的行动一直持续到了年底。
大宋的商律,也在赵祯和寇季二人主持编撰下,出炉了。
赵祯和寇季二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彻底将商律抛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