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再说梦境(2 / 2)
“十分强盛。”
“南都的官军能敌吗?”
“不能。”
“编练新军能敌吗?”
“短时间也不能。”
一问一答中,方以智已满是无奈和叹息。
定王面露忧心,但依然坚毅:“孤不怕世人悠悠之口,但孤怕有一天见到父皇时,责怪孤不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不能收复失地,还于旧都。
定王稍停,又道:“前几日,孤坠马受伤。”
“受伤?有无大碍?”方以智焦急道。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定王回道:“已经无碍。孤昏睡了好几日,做了个长长的梦。梦见了父皇,也梦见了母后。父皇告诉孤,自三皇五帝始,都是汉人坐天下,然从来没有铁打的江山,一个朝代左右不过二、三百年,便寿终正寝。皇帝的宝座,朱家坐得,李家也坐得。想我大明,托太祖庇佑,祖宗恩泽,传承近三百年。怎奈朕德行有亏,治国无方,惹得天怒人怨,民变四起。错在朕躬,不在他人。皇儿牢记,可以改朝换代,不能亡国灭种。流贼之罪可以宽恕,鞑子之心不可不防。”
定王停顿了一会,又道:“父皇写几句诗,要孤记牢,还要悟透:
豕突狼奔在今冬,闯贼仓皇丧九宫;江南烽火遮蔽日,扬州十日染江红;南朝多是宵小辈,同室操戈失江东;宜下荆楚整军马,再复山河告乃翁。”
说完,定王静静看着方以智。为了编这几句所谓的诗,烧坏了不少脑细胞。方以智和张家玉没有分辨诗的真假,因为他们压根也不会去怀疑。
他们反复品味,领悟其中的意思。这些诗句,是对局势的预判。其一,鞑子很快南下。其二,李自成很快要完完。其三,战火很快烧到江南而且很惨烈。其四,南都内耗,江东不保。其五,定王必须去荆楚。
虽说这是崇祯皇帝托梦给定王的,方以智还是不太相信,但又不能张口质疑,只是颤抖声音问道:“局势果真会糜烂如此吗?”
定王一脸严肃,“照此情形下去,这天不会远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大敌当前,莫说窦将军已经离开了闯军。就是哪天遇到闯军,或者张献忠的西军,我们是与他们为敌?还是合兵一处,共御外敌?师傅以为该如何选择?”
方以智虽说是文人,但也重实务,心中暗想,如果真是如此,哪还有这么多讲究。
张家玉见二人都没了言语,便道:“方大人,定王殿下准备明日去山东,大人赶紧收拾一下,同去山东。有方大人在,定王当如虎添翼了。”
“去山东?殿下不去南都吗?南都有六部官员,有史阁部,还有官军,战力再不济,或可周旋一二。臣可护着殿下往南都监国。”方以智急切道。
定王一点也不想去南都。他看过相关史料,南都勋贵一心谋私,文臣热衷朋党,武将桀骜不驯。只有一个史可法,算是忠诚,但是才能平平,缺乏远见。南都乱局,与他有撇不清的关系。所谓才不配位,必遭其累。
还有一个,南都文臣武将或是出于对闯贼的痛恨,或是出于对鞑子的忌惮,都热衷“联虏平寇”,错失运筹河南山东的良机,最后自取灭亡。
定王想改变历史,挽救大明,只能联寇抗虏。去南都,这个策略万万是推行不下去的。
但这些,定王不能说,说也说不清,“孤曾落入闯贼之手,南都众臣不知我近况,想必已经拥立监国之人了。”
定王记得,在李自成从北京逃跑的同时,南都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监国。十多天已经过去,应该是准备继位了。这时候去南都不是自投罗网吗?一年以后发生的假太子案,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说完这些,定王向方以智拱手作揖,“师傅,学生昔日懵懂年少,不知师傅教授之良苦用心。遭此劫难,才幡然醒悟。明日南下,还望师傅不计前嫌,时时在身边教导。”
定王一番话,让方以智感激涕零,急忙道:“教导殿下,乃先帝之命,微臣之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原主的记忆中,方以智有学问,但古板严厉,不苟言笑,定王不喜欢。从刚才言词中也能看出一二。但林旭知道,历史上的方以智涉猎广泛,学识渊博,在读书人中有影响。对大明,对定王,忠心耿耿。有这样的老师辅佐,大有裨益。这样一想,突然觉得方以智越发可亲可敬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