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国子监改革(1 / 2)
坤宁宫
整个坤宁宫的宫女、太监都抖如筛糠
此时刚刚回来的朱元璋正在咆哮着:“气死俺了,这个杨伟,俺要灭他九族!”
马皇后赶紧劝到:“重八,做帝王的不因喜怒而随意的赏罚。你生气的时候,恐怕有所偏重。交付到有司,就能判定的比较合理了。”
老朱还是不解气:“这杨伟甚是可恶,为了博一个谏臣名声,竟然把俺家允熥也拉下水,俺诛他九族都不解恨。”
听到这里,马皇后也十分生气,不过还是在劝老朱,不要杀戮过重。
此时朱允熥正好从内宫监返回。
老朱也向朱允熥询问此事。
朱允熥:“祖父还是放了他吧。”
老朱满脸疑惑的问道:“俺们家允熥今天这是转性了?”
朱允熥自顾自的答道:“他不是说的头头是道吗?那就让他掌一地教化吧,就去太平府当个知府,也算是有所惩戒了。”
老朱愣了愣,突然反应过来,先是屏退左右,然后严肃地问道:“允熥,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朱允熥想了想还是回答:“孙儿这些时日在核算全国钱粮税赋,发现了一些猫腻。”
“允熥,你说的具体点。”
“祖父,孙儿发现太平,镇江等地的税赋有问题。这几天仔细算了下,同时比对了历年数据,并结合附近的情况。祖父稍等,孙儿去取些东西,祖父一看便知。”
老朱点头同意后,朱允熥这就去取。之前朱允熥就在为郭桓案进行铺垫,通过这些时日在武英殿的便利,朱允熥了解了这几年镇江、太平二府的赋税,并且借助前世cpa的水平,做了一些报表、图表。竟然发现洪武15年的时候郭桓案就已经有端倪。
待朱允熥回返后,发现此时朱标也到了坤宁宫。
朱允熥直接将各类报表、图表展示出来,并且向老朱、朱标和马皇后解释。
此时他们三人的关注点自然到了这些图表上,马皇后问道:“允熥,怎么会有如此奇思妙想,俺虽然不通政务,但是看了这些也能感觉出一些猫腻。”
其实主要也是对于朱允熥来说,郭桓案只是简单的篡改数字,对于来自后世的朱允熥来说,比起那些财务造假案,这种方法显得过于“幼稚”。完全就是一个大学生看着幼儿园的学生在做学问。
朱允熥很自然的答道:“俺哥教的。”
反正每次只要是俺哥教的,在这个时代自然是没有人怀疑,特别是旁边还有个特别迷信的老朱。
老朱:“那你打算怎么做?”
朱允熥冷冷地说:“放长线,钓大鱼,养肥了再杀,到时候杀他个血流成河。”
朱允熥确实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发展资本主义,资本家的软弱性、妥协性,对朱允熥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品质,至少比那些因循守旧而又野心勃勃的地主士绅要好。新兴的资产阶级想要发展势必需要依托皇权。
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也证明了,如果没有皇权的帮助,资产阶级是无法战胜强大的地主士绅的。
老朱闻言十分满意,继续问道:“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动手比较好?”
朱允熥:“下次科举以后。”
老朱:“你这是想考验那些科举士子?”
朱允熥点头承认,老朱又笑着说道:“所以你让那杨伟去太平府也是不安好心啊。”
“祖父,杀人不过头点地。这杨伟就是想搏个名声,那么俺们绝对不能随了他的愿。人可以杀,但是名俺不会给他留,当然若是他能发现问题,那么说明他还是个忠心有用之人,这样的人孙儿不会杀,也能容他。”
“那好,允熥,俺就依你所言。”,接着老朱又继续说:“你那个图表好学吗,俺之前就听闻锦衣卫奏报说是赋税有问题,但是俺一直没查出太大的猫腻。”
“祖父和爹爹只需要学会怎么看表就行了,俺打算让国子监加入相关课程。”
朱标此时说道:“允熥,这就是你说的要让国子监注重实务?要是户部的人都会这个,那么户部的效率就会高很多,俺们看这些也比现在他们报上来的那些容易。”
“爹爹,不仅如此,科道御史也得学,不会这个以后就不能做户科郎。”
老朱:“有理,允熥明个俺让保儿进宫一趟。”
“祖父能不能过几日,孙儿还虚把东西整理一下。另外,祖父看了今日常开森的奏报感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