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夏原吉爱我(1 / 2)
每次见证一段历史的发生,小朱都会有别样的心思。
小朱平复了自己的心情,还是正儿八经的回道:“既如此,孤就收下了。”
顿了顿小朱继续说:“孤一直在关注汝,也看了汝最近的表现,文才自是极好,不过缺了一些实务历练。现在只有17,有空不如去国子监转转沉淀一二,现在的国子监注重实务。好好沉淀自己,切莫自满。”
“臣,谢殿下教诲,今后必多去国子监进益。”
“孤今日未有教诲,明白否,好好去看,觉得有道理就去消化,都是汝自己所悟。若是有所得可在报纸上发表一二。”
“臣,惭愧。”
“最后送你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退下好好想想吧,孤看好汝。”
丁显闻言,又是郑重的行了一个弟子礼方才退下。
小朱不知道的是,今日起,小朱成为了丁显心中的圣人。
片刻后
黄淮进入了殿内
见礼后。
小朱直接把经过删减的高丽的情报扔给了他,并对他说:“先看看吧,孤觉得你在这方面有大才。”
黄淮接过情报,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小朱则是让李进忠给他拿了一张小案:“孤平日喜欢用铅笔,孤觉得比毛笔方便,你也可以试试。”
黄淮只是做了个礼,继续认真的看着情报,并时不时拿着铅笔在白纸上写写画画。
一刻钟后,黄淮起身,躬身道:“学生刚刚无状,请殿下恕罪。”
“孤这里无需多礼。”
“学生认为这高丽可图,若是操作得当,可让高丽自乱,届时大明可趁机取利。只是学生不明白殿下的盘算。”
“孤拿他练练手而已。”
小朱也没有多说,而是把宋忠召了进来。
“宋忠,这是黄淮。具体的情况你下去以后和黄淮详细解释,后续高丽有何行动,可先和黄淮商议,再报予孤。”
二人则是应喏退下。
第三个是杨士奇入殿
“起来吧,孤这里无需多礼。孤知道汝虽不是进士出身,但是汝的文章比大部分的状元都好。”
“殿下谬赞了,臣惭愧。”
“有何惭愧的,孤看来,无论是科举还是国子监考试,都只是入仕的一块敲门砖而已。况且有些人年少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科举只不过是一时之事,若是看不开这个一生的成就就会有限。”
“谢殿下教诲。”
“孤就不和你多说了,孤读过你的文章,知道你有大才。现在韩国公李祺虽任报社总编修,但是能力不足。令皇祖父有意将报社并入通政使司,孤推荐了汝,孤知汝不仅文章好,而有治国之才。汝先去报社熟悉熟悉,过段时间就接手韩国公的工作。不过孤还是想问问你对报社的一些看法。”
“臣谢殿下提拔。臣认为言论的管控不能一味的严,也不能一味的松,讲究张弛有度。平时大可畅所欲言,关键时就要实施严格的管控。另外要增加报纸的公信力,就如先行的应天日报,头版刊登之事目前为止皆无虚言,臣认为需要保持,若报纸无公信力,百姓不信报纸所登之事,危害无穷。”
“很好,有自己的看法,孤很满意。不过孤也有一些看法,你可以听听。堵不如疏,要利用手中的权利将他引导向有利于大明的方向;要推演一些舆论情形,建立应急管理预案。你明日就去报社吧,魏彬和高凤会配合你的。”
第四个是姚广孝入殿
小朱仔细的打量着姚广孝,发现这个和尚也长得和平常和尚差不了太多。
并没有后世小说描述的那种怪异长相,看上去倒也像个得道高僧。
“前些日,给你送去的倭国之事看了有何感想。”
“禀殿下,论谋算臣不如殿下万一,臣认为殿下之谋算极好,臣愿意常驻倭国。”
“倭国之事孤思来量去,整个大明只有汝一人最合适。”
“臣明白,倭国遍地寺庙,臣之身份甚为好用。”
“汝随使团出访大内氏和山名氏,届时锦衣卫会和汝联系。在倭国切记小心。”
“臣在想能否借寺庙收拢浪人,在必要时帮助我们想要扶持的人。同时京都之地多寺庙,臣想尝试离间天台宗与足利氏的关系。尝试挑起天台宗与日莲宗的争斗…”
小朱心里吐槽:想要造反的人到了哪里都是想着去造反,这和尚去日本真是如鱼得水,这么多寺庙宗派可以让他挑唆。
可惜是个和尚,要是之后能改信耶稣,以后的神罗都可以让你去霍霍。
“孤会让锦衣卫助你,倭国寺庙派系众多且好斗,汝当小心。”
“臣谨记殿下教诲,臣在暗中布局,挑唆内斗之事会等待合适时机。”
“好,下去准备吧,孤对汝期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