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心学二圣(1 / 2)
最近一段时间,朝堂在总体上还算平静。
孔府案的余波渐渐平息,朝中官吏暂时也算是过了几天好日子。
虽说孔府竹简之事还在不断发酵,但是由于洪武皇帝的暧昧态度,这让很多人心存侥幸。
这段时间内,兰陵笑笑生还是不断地活跃在报纸的各个板块,大有一副舌战群儒的气魄。
不过由于杨士奇开始接手报社事务,原先被“奸臣”李祺把持的言路也逐渐开放,一些“百姓”的心声也能发表在报纸之上。
当四月底皇帝将报社并入通政使司,并且让李祺暂代通政使的时候很多“正直”的官员都开始了举杯相庆。
虽然同一道诏书内,皇帝任命杨士奇为左参议主管报社、丁显为右参议协助管理报社。
但是很多人都在庆祝李祺“高升”,直接忽略了这一个调整。
今天正好是光禄少卿马全的生日,几个好友自是来府上庆贺。
此时早已酒过三巡,马全也早已让下人通通退下。
刘三吾此时兴奋地说道:“韩国公高升,暂代通政使我等理当庆贺。”
马全也高兴的应道:“刘公说的对,此事当庆贺。”
说着酒桌上的几个人不怀好意的大笑着,并举杯以示庆祝。
许是因为酒喝了太多,渐渐地他们的声音也低了很多。
黄子澄:“我们为何不上书陛下,李祺这厮身为驸马怎可暂代通政使。”
练子宁:“子澄说的没错,通政使这个位置除了刘公,其他人没有资格。”
齐泰:“这杨士奇和丁显也是我士林中的败类,之前在翰林时就多谈及心学,我看以后难免会成为李祺这样的奸臣。”
马全:“现在通政使司的左右参议太重要了,不仅仅管着应天的报纸,一十三布政使司的报纸也归他们管。而且此二人经常被三殿下请去求教学问,想动这二人怕是很难。”
刘三吾:“谁说要动他们了,等他们坐个一年半载,给他们请功升官就是了。另外左右通政的人选才是我们要布局的关键,前几日皇上刚刚撤了左右通政的职,目前这两个职位空缺,咱们需要安排正直之士。”
练子宁:“刘老说的不错,这李祺是驸马所以只能是暂代通政使,而且时间肯定不得长久,不然我等就可以上书陛下。李祺一旦离开,只要左右通政上有一个人敢管着杨士奇和丁显,那么咱们对报纸的影响力也将大幅提升。”
黄子澄:“这报纸的控制权一定要拿过来,李祺这厮离开了真是天赐良机。这孔府案就是报纸先捅出来,以后要是再有什么惊天之事,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刘三吾:“而且报纸现在都会详细刊登受贿官员的详细信息,我等饱学之士竟要被那些贱民说三道四,实在是有辱斯文。”
齐泰:“这丁显为人狂傲,昔日在翰林院时也多有狂言,我这里在整理,打算参他一本。”
刘三吾:“这个法子好,你有多大把握?”
齐泰:“杨士奇去了报社以后我一直让人在和丁显交流,丁显此人年少得志,口无遮拦,狂妄自大。翰林中很多人早已看他不爽,他们要上书弹劾丁显。”
刘三吾:“好,齐泰这事做得好。通政使司那里我们需要详细安排,只要把丁显弄下去,我们争取把你或者子宁推上右参议的位置。”
练子宁:“就是杨士奇此人不好对付。”
黄子澄:“一个非进士出身之人有什么本事。”
练子宁:“子澄兄,还是小心为妙。杨士奇在的时候丁显很少犯错,而且此人在翰林院任职时做事滴水不漏,我和齐泰到目前为止都没抓住过他的把柄。”
黄子澄:“一个靠荐举上来之人,怕他作甚。”
……
几人关于通政使司的话题谋划到了深夜。
第二日,几封弹劾丁显的奏折出现在了御前。
洪武大帝确实勃然大怒,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几个上书的官员被皇帝流放去了象州。
当然这都是韩国公李祺“颠倒黑白”的功劳。
虽然弹劾之事引起了小小的波澜,但是整个四月还是平静地度过了。
时间来到五月,平静的水面像是掀起了一阵风浪。
之前的弹劾案主角,被朝臣们一致认为投靠了韩国公李祺的丁显,突然发力,在报纸上不断的发表自己对于心学的见解。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丁显对厉飞雨的三条心学纲领逐一解读。
后续更是发表了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逐渐地丁显和厉飞雨被人当成了当代两个心学圣人。
应天城中的心学热度不断上升,特别是国子监,对于心学理学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