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摊丁入亩(2 / 2)
“现在的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都由地方官员征用,并不上缴中央。实际上这些收入多落入官吏的私囊。如今在中央,也没有全国丁银的统计数字,只有户丁的总数,在行政及政策制定方面,中央也未涉及丁银的处理以及如何支配的问题。丁银的编征自始就存在着弊端,人丁五年一审,分为九则,上上则征银九钱,递减至下下则征银一钱,以家之贫富为丁银之多寡,新生者添入,死亡者开除,此成法。且每遇编审,有司务博户口加增之名,不顾民之疾痛,必求溢于前额,故应删者不删,不应增者而增,甚则人已亡而不肯开除,子初生而责其登籍,沟中之瘠犹是册上之丁,黄口之儿已是追呼之檄,始而包赔,既而逃亡,势所必然。因此虚报和浮夸之风在很多地方都存在。”
“而官员士绅利用优免特权隐漏人丁,奸猾之徒又托为客籍以为规避,而丁银项目仍然存在,结果便落在贫苦农民的身上。其中在实行户等编审制的地区,出现了利用户等进行放富差贫的现象。一方面,地方上为追求溢额在编审时多行虚夸;另一方面舍富就贫,丁银溢额增多的结果便是使中下层百姓承担起更多的丁银来,饱受“代纳”和“包赔”之苦。”
“这样一种丁银编征,使得地方上矛盾更趋激化。对于丁赋的征收来说,其结果是:在民有苦乐不均之叹,在官有征收不力之参,官民交累。”
朱标和老朱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约而同的问道:“摊丁入亩如何解决?”
小朱胸有成竹的回道:“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丁税”。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各地方衙门,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小朱见老朱和朱标还在思索,直接解释起摊丁入亩的好处:
“摊丁以后,无地农民不再负担丁税,这自不待言。少地农民的情况,由于以前按人征丁时,他们人数最多,又经常受到来自士绅及其他有权有势者的负担转嫁,故其负担远超过按其土地应当承担的部分。而在摊丁以后,按土地或田赋数均摊丁银,这部分农民土地较少,负担自然较前减轻;摊丁后士绅优免权取消,他们的土地一例摊银,从而负担丁银的土地数量增加,也使得农民负担相对减轻一些。”
“摊丁入亩的推行,可以结束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丁税并入土地税,彻底废除丁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
“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因此摊丁入亩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给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铲除了官员的摇钱树。”
听完解释老朱红着眼睛说道:“这个法子好,俺以前要是有这摊丁入亩,俺爹娘兄弟也就不会都一个个饿死了。俺也不会活不下去投了红巾军,这法子要是推的下去,以后造反的人都能少很多。”
朱标则是恍然大悟道:“你之前的新四民论,还有废除士绅优待,都是为了这个摊丁入亩在做准备吧。你要摆脱农民的束缚,怕也和你现在图谋的倭国、高丽有关吧。”
“一切都瞒不过爹爹。所以孙儿才说要准备一些东西,趁着这场大案把这些个政策给推下去。”
朱标也向老朱说道:“爹,俺琢磨了一下,这摊丁入亩一旦实行,估计大明的税赋也会上升。而且底层百姓压力小了,大明的人口也会快速增长了。俺认为这摊丁入亩其利有四: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老朱闻言也欣慰道:“妹子,你看俺们家就是一代比一代强,标儿比俺厉害,俺琢磨半天也就只觉得这个好,标儿说得出门道来。俺家允熥更厉害,直接能想出这个个好办法,不但能够提高税赋,还能减少百姓的压力。”
马皇后此时也埋怨的说了句:“要是你们爷三再少造点杀孽那样会更好。”
老朱则是说道:“造杀孽的就俺一个,再说不杀的那帮人胆寒这个政策不好推。这政策要是好好地推下去了,百姓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马皇后也赞同道:“允熥想法好,俺也见过那些个穷苦百姓,以前官府收丁税的时候还有人卖儿卖女,这个办法下去以后,俺觉得穷苦百姓能有条活路。”
待老朱、马皇后、朱标交流消化了片刻以后,小朱拿出了第二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