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儒家的崛起(2 / 2)
最后非但没有帮助百姓减轻负担,反倒是被勋贵、豪强、官宦世家们趁机大赚了一笔。
对于司农衙门的官员来说,将这些青苗贷贷给百姓,其中工作繁琐不说,收回贷款也麻烦,而将这些贷款交给那些勋贵,不仅轻松快捷,收回的时候也方便,不用担心坏账,甚至还能分润不少好处。何乐而不为呢?简直就是双赢。
若不是有一个百姓突然跑去贷青苗贷,恰好又有人为他做担保,根本没有人会察觉这些交易。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郯城这里的青苗贷做的太好了,好到在全国各地都是首屈一指的,怎么能让朝廷不注意,再加上他们运气不好。
有了足够的人手外,清查起来就变得非常简单了。阴谋诡计只有在暗地里才能起作用,一旦拿到阳光之下,那就再没有任何作用。
朝廷对这些官员以及勋贵、官宦世家、豪强的清算进行的很快,毕竟已经有了成套的抄家流程。数万人被抄家流放,然后一部分送到乐浪郡,一部分送到海外琉球岛、扶桑岛。
清理这些人很简单,但是继续给百姓发放青苗贷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就像是抵押物、保人,朝廷要是取消了,到时候出现大量钱粮收不回来,朝廷青苗贷每年大量亏损怎么办?
青苗贷是朝廷下发的,但是这笔资金自从下发之后,就很少再补贴,完全是自负盈亏。朝廷没指望赚钱,但是也不能让朝廷亏钱不是。
可是现在这个情况,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无解的问题。儒家的解决办法是提高官员的道德标准,让官员做到大公无私,公正公平,从不徇私枉法。看上去这个要求很简单,但是想要做到却是难如登天。
人人都有私心,即便是那些声名远播的大贤,依旧有自己的私心。想要让官员人人为公,大公无私,基本上是做不到。虽然不排除有个别官员能做到,但是九成的官员做不到。
法家给出的设立严刑峻法,加强监管,朝廷虽然勉强能够做到,但是这也会造成,官员们为了防止犯错,就尽量少做,毕竟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可这又和朝廷初衷相违背。
其他的墨家、道家都有各自的解决办法,但是同样不行。
在看到这个情况后,皇室最终决定用了法家和儒家的办法,一方面来以法律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则是以道德进行约束。至于能否成功,朝廷也不知道。只不过儒家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了。
伴随着时代发展,即便是朝廷依旧重视法家,但是儒家也开始在大乾朝堂之上起到越来越重作用。学宫之中,儒家和法家的士子也已经渐渐持平了。
朝廷大量向边地移民,用以减轻中原的人口压力,同时又借助这些流放之人来开拓蛮荒之地。然后等几十年之后,这蛮荒之地发展的成熟之后,朝廷就会加大移民,大力开发,将这里纳入诸夏文明之中。
看上去这是一个良性发展,但是开发蛮荒之地需要付出大量伤亡,有几个人愿意去的?现在朝廷的开拓已经跟不上人口的增长,而这个问题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