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股神王启年(2 / 2)
对于这个估值,很多人投资者大骂“泡沫”,就连嘉禾的原来的主席邹文怀,也对王启年表示,股价是不是涨太高了。
“邹先生!”王启年笑道,“之前,嘉禾是受到成龙出走,何先生去世,嘉禾片场被政府收回等因素,以及投资者不看好您的年龄。现在的嘉禾,换了一个年轻的老板,仅此而已。假设,您现在的年纪是二十多岁,控制同样一个规模的企业,市值几十亿,并不是很难!”
“呵呵,现在的时代,钱越来越成为天文数字了!”邹文怀不禁唏嘘,早年在还在给邵逸夫干活的时候,一部投资百万的电影已经属于大片。
包括李小龙时代,几百万票房就是天文数字!
八十年代初,千万票房也是天文数字!
而在九十年代,港片由盛转衰之际,数千万票房的电影却不再罕见!
不过,港片转衰,主要是对手、成本、市场等等因素。对手是好莱坞大举进军香港电影市场,过去观众都不看好莱坞的,但现在好莱坞电影占据香港电影市场半壁江山,成为了主流。
成本方面,则是因为过去的香港电影辉煌,很多的明星片酬变成了亚洲最高的水平。除此之外,房租、物价的上涨,也是非常致命的。
市场因素是香港电影在90年代之后,反倒开始缩水。原本被认为是新蓝海的内地市场,因为长期萧条,对港片的收入贡献有限。其他的亚洲市场,港片被打的节节败退。
到90年代时期,嘉禾公司上市后市值2亿多港元,也是一个令人侧目数据。但在后来,电影市场被看衰,嘉禾的市值反而不算缩水。
而假设,嘉禾当初不投资电影,把资本投资房产去收租。现在租金的收益,应该就超过电影赚取的利润。而地产涨价至少是三倍,带来的资产增值,可能让嘉禾变成10亿规模的公司。
做各行各业,都不如买一栋楼等着涨价更赚钱,不得不说,这就是此时香港经济的写照。不仅仅是电影,各大行业何尝不是!
百业皆衰,地产一枝独秀!
而更可怕的是,内地在香港回归之后,不假思索的引进了香港的地产经济。居然提出了把地产当作支柱产业发展。
这让王启年想想,也觉得若举国都变成那样,真的太可怕了。
而正是因为对于未来地产价格上涨的畏惧,所以,王启年未雨绸缪,对于地产只能是买,而不会选择租!
“嘉禾20亿估值,现在是虚的,但我相信,几年后赚到利润,就足以对得起现在的估值!”王启年表示说道,“第一,嘉禾品牌的恢复,这会带来很多好处。第二,市场的扩大,内地电影市场,预计会保持35以上的年增长速度,维持很多年。第三,新技术新市场,嘉禾的过去的作品和未来创作的作品,会在小伙伴公司旗下的互联网平台销售,这是新兴的市场,相当于永远不会下画的院线。第四,一些经典版权,我们会进行游戏改编,以及通过其他手段,让它重新创造利益……”
“不愧是年轻人,想法多,也远远比我们更乐观!”邹文怀笑道。
20亿港元的市值,也算是泡沫?未来的不仅仅国内a股市场,一堆的几百亿元市值的股票。
再说了,后来阿里公司把一个业绩和资产质量比嘉禾更差的“文化中国”收购,然后,改名为“阿里文化”,随随便便的就将市值炒作到千亿元。这才是放卫星,大泡沫呢!
所以说,现在嘉禾的上涨,绝不是泡沫,仅是估值修复!
02元至3块钱之前,应该是嘉禾娱乐原本的估值修复。从非理智的看空嘉禾,修复到嘉禾娱乐公司现在的净资产。
至于3块以上的价格,则是代表小伙伴公司入主嘉禾之后,给嘉禾带来的成长空间。对于未来的资产增长,王启年根本就不用担心!
别说未来中国大市场和互联网给娱乐产业带来的新机遇,光是地产增值,就足以让嘉禾未来资产可以增长几倍。(未完待续。。)